隋朝和北宋农业的区别

如题所述

有区别

   区别:隋朝农业是以政府为主导的,提出新型制度;而北宋是以劳动人民为主导,多总结归纳出新方法,创造出新工具。在水利方面,隋朝有突破性的运河,北宋继承。


    隋朝农业:

    一.种植业  实行均田制,从而引申出租庸调制,同时鼓励开垦农田,人们披荆斩棘,开垦了很多荒地,使垦田面积不断扩大。据《通典》记载,开皇九年(589年),全国的垦田数19404176顷。至大业年间,增至55854040顷。20来年增长了两倍多。这一记载虽不一定确切,但垦田面积扩大这个事实,是可以肯定的。


    二.水利   在公元584年开“广通渠”引渭水直达潼关。 公元608年开“永济渠”引沁水南通黄河,自辉县至涿郡,长达两千余里,最终构成了京杭大运河。此外,隋以前有不少水利工程因战乱割据而年久失修,隋统一后,遂有条件进行修复改造。杨希尚任蒲州(山西永济)刺史时,颇有惠政,督导人民“引瀵水,立堤防,开稻田数千顷,民赖其利”。寿州(安徽寿县)的“芍陂旧在五门堰,芜秽不修”,总管赵轧“劝课人吏,更开三十六门,灌田五千余顷,人赖其利”。有的地区农民改造了盐碱地、沼泽地,如怀州(河南沁阳)刺史卢贲引导农民决沁水东注,修筑“利民渠”和“温润渠”“以溉舄卤,民赖其利”。兖州地区因沂水、泗水泛滥成泽,刺史薛胄引导农民“积石堰之,使决令西注,陂泽尽为良田,又通转运,利尽淮海,百姓赖之,号为薛公丰兖渠”。

    宋朝农业:

一.种植业 

1.工具  

   北宋时期,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的发展。当时,南方农民普遍使用龙骨翻车来灌溉,同时,比龙骨翻车运转力更大的筒车,也用来引水上山,灌溉山田。在北宋的墓葬中,往往发现成组的铁制农具,如犁、耧、耙、锄、镰等,其中耙、锄等中耕农具较多,表明了农民对精耕细作的重视和耕作程序的增多。

2.方法 

   北宋农民有许多伟大创造,注意积肥和施肥。他们在长期生产实践中认识到,土壤的性质不同,应施用不同的粪肥。所谓“用粪如用药”。当时对作物栽种的深浅疏密与产量高低的关系,也有所认识。禾谱、农器谱、农书、蚕书等农业生产知识的专著,纷纷出现,反映了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 
二.水利

   与隋朝一样,北宋在水利建设方面也有突出成就,南方地区水利兴修的成绩更为显著,其中规模较大的有江北捍海堰、浙江捍海石塘、钱塘江堤、西湖等处。


总结:隋朝农业和北宋农业都取得很大进步与发展,成就大多集中于种植业和水利方面,都大大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体现了”精根细作”的农业特点。两者也存在较大差异,主要是主导阶级不同,究其溯源,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政治进步的结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