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设立和废除丞相的朝代分别是

如题所述

秦朝和明朝。

试题分析:秦朝时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其中丞相为百官之首,明朝时明太祖朱元璋为了消除相权对皇权的威胁,废除丞相制度。

秦武王增设左右丞相作为相邦的副手,此后相国与左右丞相同时并存。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继续保留左右丞相。自秦至明朝初年朱元璋(通过胡惟庸案)废丞相的1600年间,丞相的设置断断续续,作为官名的丞相在历史上存在时间并不长。

扩展资料:

丞相一职在中央政权里的彻底废除,是在明太祖洪武十三年(1380年),罢丞相之职,建议权归六部,决定权归皇帝。而最后的三位丞相是李善长、胡惟庸、汪广洋。为丞相这一制度殉葬的是这最后的三位丞相以及与之有关联的几万人:原丞相李善长,在十年后(1390年)李善长以胡党获罪,连其妻女弟侄家口七十余人一律处死;左丞相胡惟庸,以谋反罪被处死,株连杀戮者达三万余人,前后延续达十年之久;右丞相汪广洋,也因为与胡惟庸案有牵连,在流放途中被诛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丞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6-06
宰相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

宰相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管仲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杰出的宰相。到了战国时期,宰相的职位在各个诸侯国都建立了起来。 秦朝时,宰相的正式官名为丞相。有时分设左右,以右为上,称为“右丞相”,“左丞相”,宦官担任宰相职务的称为“中丞相”。 汉朝与秦朝相仿,只是如果称为相国的话地位更高一些,并以御史大夫为副职。汉武帝时,起用儒生当丞相,处理日常行政事务,而政务中心则转到了内廷。宰相的职权逐渐转移到了尚书台长官的手中。汉哀帝改丞相为大司徒,东汉由司徒、司空、太尉共同执政。汉献帝时,复置丞相,由曹操担任。 魏晋南北朝时,丞相或相国多为权臣自命,成为了一种篡位夺权的手段。南北朝制度多变,皇帝所与议论政事或委以机密者,即是宰相,官名有中书监、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仆射或将军。其位最尊、权最大者则为录尚书事。 隋朝定三省制,三省长官内史省的内史令、门下省的纳言、尚书省的尚书令都是宰相。 唐改内史省为中书省,内史令为中书令,纳言为侍中。唐高宗后,只有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者才是宰相。 宋朝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正式官名,以参知政事为副。从汉至唐,皇帝待宰相之礼,逐渐降级,至宋太祖废“坐论”之礼,使宰相地位大降。神宗元丰改制,设宰相二人,首相称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次相称尚书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另设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右丞为副相。徽宗政和时,改左仆射为太宰兼门下侍郎,右仆射为少宰兼中书侍郎。高宗建炎间,再改宰相官名为尚书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副相为参知政事。孝宗乾道间又改为左、右丞相。 元朝以中书省为政务中枢,主官中书令常由皇太子兼领,不常设,下为左右丞相,再下为平章政事,副职为左右丞及参知政事。 明朝初亦设中书省,左右丞相。太祖洪武十三年(1380年),罢中书省,废丞相,由皇帝亲决国政。宰相制度遂废。后皇帝以不胜庶政之繁,设内阁大学士协理文书。后阁职渐重,大学士成为事实上的宰相,称辅臣,居首者为首辅。 清沿明制,雍正时设军机处,内阁成为闲曹,军机大臣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明、清习惯上都称授大学士为拜相,但无正式宰相名份。 宰相最早起源于春秋时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20-01-21
设立:秦朝的秦始皇(秦始皇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建立起一套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皇帝最上,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并列二,然后郡守,再县令…)废除:明朝的朱元璋(废丞相,权分六部,加强中央集权)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0-06-06
秦最早设丞相,其职能主要是帮助皇帝处理政务(我们历史书上写的)
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原因是因为他认为丞相会分皇权,并且他认为前几个朝代的消亡就是因为丞相的原因。
第4个回答  2010-06-06
设立:秦
废除:明

丞相(也称宰相),是古代中国,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
目录[显示]

简介
职能
历史起源
三公制
董卓相国
朱元璋废除相国
太平天国时期
记载
历代丞相1.先秦
2.秦
3.汉
4.三国
5.晋
6.南北朝
7.隋
8.唐
9.五代
10.宋
11.辽金
12.元
13.明
14.清
简介
职能
历史 起源
三公制
董卓相国
朱元璋废除相国
太平天国时期
记载
历代丞相 1.先秦
2.秦
3.汉
4.三国
5.晋
6.南北朝
7.隋
8.唐
9.五代
10.宋
11.辽金
12.元
13.明
14.清

[编辑本段]简介
官名。中国古代皇帝的股肱。典领百官,辅佐皇帝治理国政,无所不统。丞相制度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起源于战国。秦从武王开始,设左、右丞相,但有时也设相邦,魏冉、吕不韦等都曾居此职。秦统一后只设左、右丞相。西汉初萧何为丞相,后迁为相国,何死,曹参继任。惠帝、吕后到文帝初年,设左、右丞相,以后只设一丞相。汉初各王国拟制中央,也在其封国中各设丞相,景帝中元五年(前145)改称为相。
[编辑本段]职能
丞相负责管理军事大计或其他要务,逢有机要事情皇帝召集公卿、二千石、博士共同在御前商议,避免专断。一般政务,则由丞相决定即可施行。皇帝有事,常向丞相咨询,丞相有时可封驳诏书,表示对皇帝命令持保留态度。丞相具体职权是:任用官吏,或是向皇帝荐举人才;对于地方官的有考课和黜陟、诛赏的权力;主管律、令及有关刑狱事务;地方上若有暴动等事,丞相派属官前往镇压;在军事或边防方面也承担一定的责任;全国的计籍和各种图籍等档案都归丞相府保存。西汉时御史大夫辅佐丞相,,职掌大致相同,所以不少事务常由丞相、御史共同出面处置。 丞相之秩为万石,月俸之谷三百五十斛,钱六万。属官有长史二人,为丞相的助手。另有少史、征事等。又设西曹、东曹、奏曹、集曹、议曹等机构,分管官吏迁除、郡国事务、章奏谋议、征集租谷等事。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又置司直,专司刺举百官不法者,从而加强了丞相的监察职能。
[编辑本段]历史
起源
西汉初,为相者多为开国功臣,位尊职重,敢于直言进谏,如吕后欲封诸吕为王,王陵即当面表示反对;景帝时周亚夫曾反对封王信、废栗太子等事。到武帝时,擢用公孙弘为相,开以后布衣登相位的先例。随着君主集权加强,武帝重用内廷近臣,对丞相不甚信任,其在位者如薛泽、赵周、庄青翟、石庆、田千秋等人,皆谨小慎微,庸碌无能。武帝末年,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从此到西汉末,大司马权势在丞相之上,而大司马多由外戚充任。西汉晚期,丞相职权为内朝所取,已无所作为,如韦玄成、匡衡等,在君主和权贵面前,阿意曲从,以保持其禄位而已。
三公制
汉成帝时,何武以丞相一人难以处理烦多的政事为理由,建议立三公制。于是成帝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遂以大司马、大司空、丞相为三公,这是旨在分散丞相权力的一项措施。丞相、御史被分割为三,三公实际上是三个宰辅。哀帝时改丞相为大司徒。东汉初又改大司徒、大司空为司徒、司空,改大司马为太尉,三公之中以太尉为最尊。东汉初为了加强君主权力,权归君主,协以内廷尚书,三公仅为备员。以后,大权又转移到外戚、宦官手中。三公汉成为一种空衔。三公制一直实行到东汉末。
董卓相国
汉献帝时董卓董卓为相国,强梁跋扈,俨然在众官之上。后来曹操(见魏武帝曹操)又废三公而恢复丞相、御史大夫曹操,并自任丞相。董卓和曹操都是大权独揽,和君主无异。 魏晋南北朝在易代之际有时也设丞相或相国,性质均与董卓、曹操时无异,并非正常官制。隋朝设三省六部,内史省的内史令、门下省的纳言、尚书省的尚书令都相当于丞相。唐、宋以后尚书省或中书省有时设左、右丞相,相当于原来的尚书左右仆射,位居尚书令或中书令之次,握有实权。明初中书省无令,仅设左、右丞相,权极重,后为明太祖所废,以内阁大学士行丞相职权,迄清末未再恢复。
朱元璋废除相国
洪武十三年(1380),明太祖(即朱元璋)以“图谋不轨”之名诛杀了丞相胡惟庸,并下令撤中书省,废除丞相,由皇帝亲自掌管六部(关于其发展详见三省六部制),直接管理国家政事。至此,中国历史上实行了1600多年的丞相制被废除(胡惟庸也成了最后一位丞相)。
太平天国时期
太平天国时置丞相一职,名目很多,有六官丞相二十四员,每官分正、又正、副、又副。以天官为例,分天官正丞相、天官又正丞相、天官副丞相、天官又副丞相。地官及春、夏、秋、冬四官仿此。丞相并非执政官,常领兵为大钭。此外有平胡丞相、殿前丞相、东殿丞相、西殿丞相、北殿丞相、翼殿丞相等,均非常设之官,地位也比六官丞相低,其因功赏丞相衔者,地位更低。又女官也有六官丞相。
[编辑本段]记载
【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如《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广《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编辑本段]历代丞相
1.先秦
姜尚(姜子牙、姜太公、吕尚、吕望),管仲,苏秦,张仪,伍子胥
2.秦
吕不韦,李斯,赵高
3.汉
萧何,曹参,陈平,周勃,张苍,卫绾,窦婴,田蚡,魏相,丙吉,黄霸,匡衡,王商,张禹,孔光,朱博,邓禹,伏湛,侯霸,蔡茂,虞延,袁安,丁鸿,鲁恭,杨震,刘恺,种皓,黄琼,胡广,杨赐,杨彪,黄琬,王允,董卓,曹操,荀彧,申屠嘉,周亚夫,公孙弘,公孙贺,刘屈牦,田千秋,于定国,韦玄成,翟方进
4.三国
韩暨,华歆,钟繇,王朗,陈群,陈矫,刘放,高柔,蒋琬,费祎,董允,顾雍,陆逊,步骘,朱据,孙峻,孙綝,濮阳兴,陆凯,张悌,司马懿,司马昭,诸葛亮
5.晋
贾充,裴秀,石苞,何曾,荀勖,卫罐,杨骏,张华,王戎,王导,何充,蔡谟,桓温,谢安,司马孚,司马亮,司马伦,司马冏,司马乂,司马颖,司马越,诸葛恢,王彪之,司马道子,司马元显
6.南北朝
傅亮,沈约,崔浩,元勰,元禧,元祥,崔光,李崇,元徽,杨椿,高欢,杨愔,高俨,刘穆之,徐羡之,刘义康,何尚之,刘义恭,萧宝夤,尔朱荣,斛律金,和士开,宇文护
7.隋
高颖,苏威,杨素,裴蕴,宇文化及
8.唐
裴寂,萧瑀,封伦,裴矩,高俭,李靖,王珪,魏征,戴胄,张亮,马周,裴炎,姚崇,李峤,苏瓌,崔湜,宋璟,张说,韩休,房琯,张镐,元载,刘晏,杨炎,卢杞,李晟,浑瑊,李勉,马燧,韩滉,李泌,董晋,陆贽,杜佑,李藩,李绛,裴度,王涯,元稹,李训,李绅,毕諴,杨收,郑畋,张浚,崔胤,陆扆,刘文静,杨恭仁,房玄龄,杜如晦,褚遂良,许敬宗,于志宁,李义府,上官仪,刘仁轨,武承嗣,苏良嗣,狄仁杰,苏味道,武三思,魏元忠,张柬之,刘幽求,窦怀贞,郭元振,源乾曜,张嘉贞,宇文融,张九龄,李林甫,牛仙客,杨国忠,韦见素,苗晋卿,郭子仪,李辅国,李忠臣,张延赏,郑余庆,杜黄裳,武元衡,李吉甫,权德舆,令狐楚,牛僧孺,韦处厚,李德裕,杨嗣复,崔彦昭,杜让能,长孙无忌,宇文士及
9.五代
敬翔,刘鄩,冯道,张文蔚,桑维翰,杜重威,李守贞,苏逢吉
10.宋
范质,赵普,吕端,寇准,丁谓,晏殊,富弻,韩琦,蔡京,王黼,李纲,张浚,秦桧,薛居正,吕蒙正,王钦若,吕夷简,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范纯仁,郑居中,张邦昌,汪伯彦,吕颐浩,贾似道,文天祥
11.辽金
韩延徽,耶律隆运,完颜希尹,完颜宗翰,石盏女鲁欢
12.元
安童,崔斌,伯颜,桑哥,脱脱,哈麻,成遵,史天泽,阿合马,萧拜住,耶律楚材,铁木迭儿,燕铁木儿,铁木儿塔识
13.明
徐达,杨荣,解缙,彭时,李贤,万安,张璁,严嵩,夏言,徐阶,高拱,李善长,汪广洋,胡惟庸,杨士奇,徐有贞,李东阳,杨廷和,张居正,叶向高,吴道南,钱龙锡,温体仁,徐光启,杨嗣昌,周延如
14.清
希福,图海,张英,傅恒,阿桂,和珅,刘墉,松筠,长龄,琦善,耆英,桂良,肃顺,荣禄 ,宁完我,洪承畴,范文程,熊赐履,徐元文,李光地,隆科多,张廷玉,鄂尔泰,史贻直,刘统勋,尹继善,舒赫德,于敏中,福康安,孙士毅,曹振镛,穆彰阿,叶名琛,曾国藩,李鸿章,翁同龢,张之洞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