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结果红细胞、血红蛋白偏高是什么病症?应当如何治疗?如题 谢谢了

如题所述

正常成人男性血红蛋白正常值为120-160g/L,成人女性血红蛋白正常值为110-150g/L。 如果血红蛋白稍微增高,增高幅度小于10g/L,一般认为意义不大。 如果还要更高,或者同时伴有面颈部发红或高血压或有血栓性疾病的病史,那么要考虑血液系统的疾病。 一般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需要正规治疗,否则容易导致血栓性疾病发生。这种疾病并不是一般人所说的营养过剩引起的,而是属于骨髓增值性疾病。 一般这种疾病还会伴有白细胞和血小板轻度的升高。 另外也见于特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病情发展慢,但不正规治疗,容易形成血栓和栓塞。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4-24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的任何一个阶段,甚至是最初的内皮功能障碍都可能会形成血栓,造成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和心血管死亡等严重后果。所以,防治动脉粥样硬化血栓的形成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并不仅仅是在有斑块以后才开始。因此防止在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形成血栓,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阿司匹林作为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已经应用了几十年,其循证医学证据也相当充分,已成为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用药,而且阿司匹林的效价比高,适合我国国情。然而,阿司匹林的应用现状却不容乐观,多项研究和ESC专家都指出,阿司匹林应用严重不足,许多可能会获益的患者并没有充分接受阿司匹林的治疗。而且,阿司匹林的应用剂量也不足。研究显示,阿司匹林在100mg时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最明显,随着剂量的增加,血小板抑制率并不随之增加。ATT研究亦表明,临床上每日500~1500mg大剂量的阿司匹林不比160~325mg的中等剂量及75~150mg的小剂量更为有效,而且胃肠道毒性更大,每日剂量小于75mg时则疗效不慎确定。现有证据支持75~150mg/d的阿司匹林用于高危患者严重血管事件的长期预防。多国权威指南普遍推荐,100mg/d的阿司匹林长期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 那么什么样的患者需应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主要通过权衡患者的获益和风险来决定。实验表明,中高危患者在应用阿司匹林后,所避免的冠心病事件超过出血性卒中和胃肠道出血事件,对此类患者长期应用阿司匹林治疗获益大于风险。在二级预防方面,应注意对任何一个表现在任何部位的缺血事件,都应视为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局部表现。所以,在关注某一部位病变的同时,应注意其他部位缺血事件的预防,此时有效和强化的二级预防显得非常重要。 抗血小板药物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不同抗血小板药物通过不同部位阻断血小板的黏附和激活,能够更有效地预防血栓形成。而强化抗血小板治疗首先应强调普及阿司匹林的应用,加强阿司匹林对心血管疾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同时以循证医学为指导,联合不同作用途径的抗血小板药物,在不同疾病状态下,进行有效的抗血小板治疗。 血红蛋白是关于什么的指标? 血红蛋白是血常规中的一项指标,红细胞内含大量血红蛋白(Hb),红细胞的机能主要由血红蛋白完成。血红蛋白除作为血液缓冲物质而发挥作用外,其主要功能在于携带氧气(O2)和二氧化碳(CO2)。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多是什么意思? 1.相对性增多:由于某些原因使血浆中水分丢失,血液浓缩,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相对增多。如连续剧烈呕吐、大面积烧伤、严重腹泻、大量出汗等;另见于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2.绝对性增多:由各种原因引起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绝对值增多,多与机体循环及组织缺氧、血中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升高、骨髓加速释放红细胞有关。 (1)生理性增多:见于高原居民、胎儿和新生儿、剧烈劳动、恐惧、冷水浴等。 (2)病理性增多:由于促红细胞生成素代偿性增多所致,见于严重的先天性及后天性心肺疾病和血管畸形,如法洛四联症、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肺动-静脉瘘以及携氧能力低的异常血红蛋白病等。 在另一些情况下,病人并无组织缺氧,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增多并非机体需要,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多亦无代偿意义,见于某些肿瘤或肾脏疾病,如肾癌、肝细胞癌、肾胚胎瘤以及肾盂积水、多囊肾等。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