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战死沙场的东吴五大名将,分别都是什么来头?

如题所述

东吴的武将群体中有一个很普遍的现象,病逝的将领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而自然死亡和战死的将领相对较少。据不完全统计,东吴战死沙场的将领不超过二十位,其中比较知名且具有代表性的将领,大致有以下五位。


第一位是东吴十二虎臣中的陈武。陈武十八岁的时候到寿春投靠孙策,从此在孙氏帐下效力。 孙策举兵渡江后,陈武在平定江东诸郡的过程中数战建功,被任命为别部司马,开始独自统兵。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孙策攻占庐江后,在本地组建了一支精锐部队,任命陈武负责统领。这支队伍在之后的战场上,攻城拔寨,所向无敌。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孙权继位江东后,将陈武晋升为五校督。


此后,陈武在平定山越的战斗中战功卓著,又被晋升为偏将军。不过,陈武的结局非常悲壮。《三国志•陈武传》载,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陈武遂孙权一起进攻合肥,遭到张辽的突袭。东吴大军伤亡惨重,陈武也不幸阵亡。


第二位是东吴十二虎臣中的董袭。孙策进入会稽时,董袭投靠到帐下效力。董袭身材魁梧且勇武过人,深受孙策喜爱,起初被任命为门下贼曹,主要负责平定贼寇叛乱。当时山阴县贼首黄龙罗、周勃等人聚集朋党数千人,在当地作乱,孙策亲自率部征讨。在此战中,董袭身先士卒,勇破贼兵,手刃两位贼首。战后,董袭被晋升为别部司马,授兵数千,迁扬武都尉。


此后,董袭在平定鄱阳贼首彭虎等叛乱的行动中战功卓著,被晋升为威越校尉、偏将军。董袭的经典战绩是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在征讨江夏时,董袭与凌统担任前锋,率领敢死队大获全胜。战后,孙权特地为董袭举办庆功宴,对他的英勇表现进行嘉奖。


董袭的命运与陈武相似。据《三国志•董袭传》载,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曹操亲率大军南征伐吴,董袭等将率部迎敌。在濡须口作战时,董袭所部遭遇风暴,最终船毁人亡。


第三位战死沙场的是钟离徇。钟离徇是东吴名将钟离牧的第三子,也是东吴后期的主要将领之一。据《会稽典录》载,钟离徇偏将军期间,率部驻守西陵。为了抵御西晋的进攻,他曾与监军使者唐盛讨论布防事宜。钟离徇认为,作为战略要地建平的侧翼,应该加紧修筑宜城、信陵两地的防御工事。


不过,唐盛却认为,施绩、留平在此地经营多年,都是当世名将,没有必要再耗费精力修筑城防,因此没有采纳钟离徇的建议。半年过后,西晋果然以信陵为突破口,向东吴防线发动攻击。钟离徇被任命为水军都督,率部迎敌,在与晋兵交锋时牺牲。


第四位战死沙场的是陆景。陆景是名将之后,他是东吴中期主帅陆逊之孙,东吴后期名将陆抗的次子。据《三国志•陆逊传》载,陆景,字士仁,成年后迎娶了吴末帝孙皓的妹妹为妻,被任命为骑都尉,封毗陵侯。父亲陆抗去世后,陆景被晋升为偏将军、中夏督,与众兄弟分领兵马。天纪四年(公元280年),西晋举兵伐吴,陆景率部与晋兵交战,被西晋名将王濬的部将张尚斩杀。


第五位战死沙场的是张悌。张悌是东吴阵亡将领中职务最高的一位,死前的职务为丞相。据《三国志•三嗣主传》载,张悌是荆州襄阳人,少年时便以才华出众、明辨事理而闻名当地。吴景帝孙休在位时,张悌被任命为屯骑校尉。吴末帝孙皓继位后,他又被任命为军师将军。天纪三年(公元279年),张悌被晋升为丞相,封山都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大家正在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