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的意象和意蕴

如题所述

“春雨”在我国是一种极具象征意义的气候现象,其在古代农业中是决定粮食丰歉的重要因素。自古以来,人们就将春雨喻为生命之水,“春雨意象”也随之形成。在我国古代文学中,春雨意象是独具特点的抒情载体,使得春雨的文化内涵不断提升。
春雨代表着希望,代表着开始,代表着生机与活力。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美好的,是人们开始一年美好生活的开始,万物复苏,一切生机勃勃,春雨象征着勃发向上,它洗去旧一年的尘埃,为新一年带来光彩。代表新一年人们工作和新生活的开始。
春雨[chūn yǔ]
汉语词语
本词条是多义词,共25个义项
春雨【chūn yǔ】,汉语词词,意为:(1)春天的雨;(2)用以比喻恩泽;(3)曲名。
中文名
春雨
国籍
中国
拼音
chūn yǔ
释义
春天的雨
快速
导航
释义主要谚语
名词解析
词语:春雨
读音:chūn yǔ
注音:ㄔㄨㄣ ㄧㄩˇ
释义
春天的雨。
《庄子·外物》:“春雨日时,草木怒生。”
唐方干《水墨松石》诗:“垂地寒云吞大漠,过江春雨入全吴 。”
明刘基《春雨》诗:“春雨和风细细来,园林取次发枯荄。”
用以比喻恩泽。
明 无名氏 《鸣凤记·林遇夏舟》:“幸天恩同沾春雨,最堪悲,又分襟云山两处暌违。”
曲名。
苏曼殊《本事诗》:“《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自注:“《春雨》,曲名。”
描写春雨的经典天气谚语[2]
春雨贵似油,多下农民愁。
春雨贵如油,夏雨满地流。
春雨满街流,收麦累死牛。
春雨漫了垅,麦子豌豆丢了种。
春雨贵如油,点滴无白流。
清明前后一场雨,豌豆麦子中了举。
春雷响,万物长。春雨贵似油,多下农民愁。
麦要浇芽,菜要浇花。
春插时,夏插刻,春争日,夏争时。
春得一犁雨,秋收万担粮。
春雷响,万物长。
立春三场雨,遍地都米。
雨洒清明节,麦子豌豆满地结。
麦怕清明连夜雨。
夏雨稻命,春雨麦病。
三月雨,贵似油;四月雨,好动锄。
春天三场雨,秋后不缺米。
立春三场雨,遍地都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2
春雨意象的基本含义
我国古代是一个“以农立国”的社会,人们所崇尚的是靠“天”即大自然气候生活,在农业生产上主要采用的是春天耕种,秋天收获的生产模式,这就使得人们把一年的经济收入以及生活希望都寄于春雨之上。人们认为,只有雨水浸润土壤才能带来五谷丰收,使得农作物春天生秋天成熟。时间越往前推移,春雨在人们心里的位置就越重要。正是由于春雨与古代农耕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才使得古代文学作品中对春雨的寓意更深刻。早在中就对春雨有所描绘,但早期文学作品对春雨的描绘并不是直言其为“春雨”,而是将其称之为“”或是“灵雨”等,如在中写到“琴瑟击鼓,以御田祖,以祈甘雨……”,这主要是描述人们在祈求春雨时的情景。在魏晋之前,文人还常用“喜雨、”表示春雨,该说法最早出现在的作品中,其有一首中写到“时雨中夜降,长雷周我庭。嘉种盈膏壤,登秋毕有成。”诗中的大致意思是说:春雨果真是知道时节的,它在该下的时候还是来了,并且还是下在夜晚,伴着阵阵的雷声。人们听到后便可期待秋天的丰收了,这样的雨就是“喜雨”吧。虽全诗中未有“喜”出现,但其表达的喜悦之情洋溢在字里行间。文学作品中,作者把春雨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将人们对漫长的农耕生活感受在字里行间充分体现,春雨意象的基本意义形成,这基本意义也可称为描述性意义。这就是早期古代文学作品中春雨的意义,在唐代之后,文人、作家又在描述性意义的基础上对春雨景色之美与意境美进行了更为具体的描述与表达,这就使得春雨的情感内容与文学意象更为丰富。
春雨意象的情感蕴意
虽然从表面上理解春雨只是一种自然气候现象,但在文学作品中,由于文人生活经历以及创作环境的不同,其对春雨描绘时所融入的情感也有很大差异。因此,古代文学中春雨意象成为了文人别具一格的抒情载体:文人会因春雨伤花而惜春,可因春雨绵绵不尽而心生离别愁绪,又或因身处异乡突遭春雨而想念故乡、怀念亲人等,不管将春雨与以上的哪种情感融合,都能够为春雨的文学意象增添文化内涵。“惜春”是文人把对春雨两种不同心理感受的描绘,是古代文学对春雨两种不同情感的表达。一种是对春雨滋润万物、惠泽人间的由衷赞美,而另一种则是对春雨将盛开的花朵摧残的感伤、对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的以及时光易逝的哀伤。在我国古代文学中,“春恨、惜春”的意识最早体现在的“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作品中。直至唐宋时期,以春恨为主题的文学达到了创作的高潮,充分表达出对春雨滋养了万物、催开了百花,但同时又作为摧花者的悲悯之情。“离别相思”则是将文人细腻柔软的性格以春雨绵绵、淅沥的特征衬托出来,表现出春雨对其敏感心理的触动。同时在人的所有情感中,离别相思之情是最让人觉得迷茫和伤感的,这种情感就如同春雨来临时那种如丝如缕、如烟如雾的形态极差不多,因此,古代文学中将离别相思之情用春雨比喻,使其别具情感蕴意。“思乡怀人”其实与“离别相思”所表达的情感相似,只不过前者是利用春雨意象细腻的情感韵味以及明媚的春色为背景,通过清丽的文笔来表现,使其与自身落寞的情绪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出一种良好的艺术效果。例如在南朝何逊的一诗中写到“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就利用对夜雨的描绘表现出离别之情。除了上述几种情感蕴意之外,春雨意象还包含了一种闲暇意趣。这主要是由于一般春雨来临时,许多农耕活动或是其他户外工作都不能进行,这就使得平时忙于劳作的人们能够在春雨绵绵的日子里“偷”得半日的清闲。所以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常采用春雨来体现闲暇、愉悦的生活与心情。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1-02
1、唐诗中雨意象的愁与苦

作为愁绪的载体,越是连绵不绝,淅淅沥沥的雨,越凄凉,越能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愁苦。下雨天,气温往往是清凉的,加上诗人自己的主观意想,天气的清凉映照在诗人心中多数就是凄凉,下雨的自然现象与人的惆怅忧伤有了默契的结合。

说到凄凉的雨就不得不提唐代诗人李商隐,他的《夜雨寄北》可谓是和雨融为一体,秋雨悲凉,内心更是凄凉至极。诗的前两句“问君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把氛围营造淋漓精致,看着眼前的池塘被一夜秋雨涨满,自己的归期尚未知晓,妻子询问的日子无法给出确切的答复,心中的空虚与秋池涨满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后两句诗词把作者的意境更进一步升华,作者想象着他日重逢的温馨画面,缠绵的夜话与现在独居的凄凉进一步对比,反衬出今夜巴山夜雨的凄凉,表现了作者的无奈孤独的旅居生活。李商隐的这首诗,可以说是唐代诗词苦雨意向运用的制高点。

诗人描写的苦雨不但只有连绵的秋雨,还有急促的春雨。唐代诗人韦应物就有一首写春雨的诗词《滁州西涧》,诗人在春天外出游玩,来到滁州的西涧边上,忽遇大雨。诗人在诗中这样描写道“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无人的野外渡口横着一只小船,春风带着急促的雨水猛烈地浇灌着,这使一首借景抒情诗,诗人写春雨与野舟。表达了诗人内心对时运无可奈何的忧伤。

借雨写生活的困苦。“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白居易的茅屋在被风吹毁以后,又赶上下大雨,这种艰难的环境写出了唐朝遭遇战乱后的广大人民的悲惨处境

2、唐朝诗中雨意象的喜与乐

连绵不绝的雨,使人烦闷与忧愁,但当雨应时而降,滋润万物,使得世间万物焕发生机的时候它又是喜雨了,久旱逢甘霖的雨是惹人喜爱的,它洗涤花草的纤尘,净化诗人的心灵,带给人愉悦的心理感受。

其实唐诗中的喜雨诗词也是颇多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诗人杜甫看到这应时而下的雨时,仿佛按耐不住心里激动的心情,《春夜喜雨》中诗人杜甫描写的这场及时春雨,充斥着诗人欢快的情感,这雨好像就是一位许久未见的朋友应邀按时出现的一样。这雨知人意,识人心,让人不得不喜。

诗人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与杜甫的这首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天街的小雨如丝如缕,如同奶油一般细腻爽滑地滋润万物,雨中朦朦胧胧的草色如同婴儿般吸允着这如同母乳般的细雨。这首诗中,诗人运用雨的意象,描写了生机勃勃的早春景象,表达了诗人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乐观的心态,这首诗中诗人的欢喜之情溢于言表。

3、唐朝诗中雨意象的雅与俗

唐诗中不仅有表现雨的喜和愁的情感,还有处于两者之外的情感模式,它不因雨而喜,也不因雨而愁。它是对雨的自然欣赏,我们暂且把它界定为雨意向的雅与“俗”。这里的“俗”,不是俗气,而是通俗,平易近人的意思。这种意向中的诗人对雨不再有过度的主观想想,多数是对雨这种自然现象的简单描述,参与的情感不多,但读来更有另一番别致的趣味。

说到唐诗中这种雨意象的诗词,不得不提一位诗人韦庄,唐朝诗人韦庄在他的一首诗中描写到“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充分体现了古代文人的美学思想。简短的两句诗,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清新婉约,休闲舒适的暖春时节的生活。碧绿的春水与湛蓝的天空交相辉映,在漂浮于美丽水面上的小船中听着雨声睡眠,一种温暖舒适的春季生活跃然纸上。

在唐诗雅与俗的雨意象中,不仅有写春雨的诗句,秋雨同样也适用于雅的美学。在这里阴冷的秋雨不再是惆怅与凄凉的,相反的是它是一种舒畅,清爽。凉丝丝的秋雨仿佛带走了夏日的烦躁,闷沉的空气环境被一扫而尽,那些沉积在人心头的愁苦心情也一并带去了。例如唐代王维在诗中写道:“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这首《山居秋暝》是唐朝诗词中的山水名篇,对山水的描写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怀和纯净的理想境界,刚下过秋雨的山中,人烟更加的稀少,空空荡荡的山里,在秋雨洗刷之后,秋意更加的浓重,山雾环绕,景色美妙。在初秋的傍晚,山中空气清新使人闻之心情舒畅。

诗人通过写自然的景色之美,表达自己的人格之美,同时衬托诗人内心的理想社会,诗人通过对山水景物的刻画,运用比兴手法,借景抒情通过雨的意象美,寄情于山水,蕴含丰富,耐人寻味。

4、唐诗中雨意象的禅意思想

唐代诗词雨意象除了在景物描写和悲喜的情感寄托之外,还有从雨中寄托的禅意的哲学思想,唐代诗人多认为雨是来清洗世界的污浊的,也是洗涤人的心灵的。在物欲横流的世俗社会,难免会迷失自我,迷失自己的初心。在下雨的天气里,独坐静观雨的变化,同时结合自己的人生旅途,从中悟出某些人生哲理,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这种雨的意象也是颇有几分禅意的。

唐诗中李商隐的诗句“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单独分析这两句诗其实就是描写秋日池塘里枯萎的荷花与荷叶,但诗人把荷叶、荷花与雨的意象结合起来就变成了另一番趣味。

阴暗的秋天,连绵几日不散的雾气,使得晨霜久久没有下来,池塘里只留下几片的的凋残的荷叶,仿佛是留着供人们听雨珠滴落的声音的。这首诗是一首思念友人的诗,但这单独的后两句诗,有表现了诗人空、静的艺术心灵,这种不可言语的禅意,与大自然的空灵景象融为一体,表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