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珙成为救火队长后是怎样帮助南宋逃离危机的?

如题所述

南宋理宗端平元年,即1234年,在金国被宋蒙两国灭国后,蒙古军队撤出了河南之地,南宋为了争取更多的战略空间,以及为了收复故土,同年发动了收复三京的计划,也就是收复原北宋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西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和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但这随即引起了蒙古人的大举南下,次年1235年,窝阔台汗下令攻宋,蒙宋战争拉开帷幕。

虽然端平入洛直接导致了宋蒙战争的发生,但是我不认为这次军事行动是完全错的,可以说宋蒙之前必然发生战争,那么莫不如提前占据有利地势,控制中原之地,进占黄河沿线抵御蒙古大军,这个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在此不再赘述。


我们回到正题,窝阔台第一次大举伐宋,主要的军事目标放在了川蜀和荆襄之地,对于江淮地区方向的进攻是辅攻,拥有牵制南宋兵力,而这两处也是南宋立国的根本,对应着南宋的川陕战区和京湖战区,控制着长江中上游,一旦蒙古占据这两大战区,之后安心发展水师,势必可以沿江而下,直取长江下游各城池。

在这个背景下,南宋后期防守名将孟珙再度上场,可以说他是帮助南宋渡过蒙宋战争初期的关键人物,他一度成为控制长江中上游宋军的统帅,力保了南宋十余年的相对稳定,而自蒙宋战争第一阶段,也就是窝阔台两路伐宋的阶段,他成为了京湖淮西地区战事的救火队长,先后挫败了蒙古部队南下的计划,稳住了长江中游一带,避免了长江中游成为另外一个被蒙古几近摧毁的川蜀之地。


孟珙的机动防御作战,大致是从端平二年(1235年)保卫江陵一直到嘉熙二年(1238年)春保卫黄州之战,最终蒙古撤军,才算是破坏了蒙古的渡江计划,这前后大概2年多的时间,孟珙的表现的确使南宋免于突然崩盘的局面。

《元史.太宗本纪》是冬,口温不花等围光州,命张柔、巩彦晖、史天泽攻下之,遂别攻蕲州,降随州,略地至黄州,宋惧请和,乃还。

《元史.张柔传》宋师惧,请和,乃还军。

这里要注意一件事,那就是蒙古一方是并未承认孟珙防御作战功绩的,《元史》中将蒙古大军北撤的原因说得很清楚,那就是当蒙古大军围攻黄州后,南宋害怕了,请求和议,所以蒙古就撤军了。


乍一看,这很正常,而且说句实话,这也符合南宋割据长江以南后的一贯策略,那就是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请求议和,多少次北伐,不都是和金国和议了吗?不过问题是,如果蒙古大军是在围攻黄州,正处于优势的时候,接受了南宋的和议,率军北撤了,这不符合此次窝阔台两路伐宋的大战略,而且是在没有取得预先设想战果前接受和议了,这都显得不正常。

我们来看看西线战场,窝阔台的儿子阔端率领号称50万联军在先入汉中,并在随后于阳平关击败了宋军主力的曹友闻所部,川蜀在外围就没有足够的兵力驻防了。

《宋史.曹友闻传》血战愈厉,与弟万俱死,军尽没,北兵遂长驱入蜀。

当时阔端攻入蜀地后,目的也很明确,不是为了统治,而是摧毁蜀地遮蔽长江中下游宋境的能力,所以蒙古军队四处洗劫,也使得给予南宋经济支持的蜀地遭遇重创。

这也是符合窝阔台当时战略部署的,毕竟宋蒙战争刚开始,蒙古也没有一击就可以灭宋的能力和准备,所以进一步削弱南宋的国力是最好的选择,直到南宋再也无法和蒙古相抗,最终也是可以实现不战而胜的。

和蜀地遭遇重创相比,虽然南宋的京湖地区也遭遇了极大的损失,但是京湖战区的最大作用就是保护长江中游各重镇,以求在襄阳、枣阳、随州一线,抵挡北军南下,以此来稳固南宋边境。


那么当时京湖之地的战事情况如何呢?可以说是一线防御溃败,二线防御尚能支撑。

《宋史.孟珙传》大元兵攻蕲州,珙遣兵解其围;又攻襄阳,随守张龟寿、荆门守朱杨祖、郢守乔士安皆委郡去,复州施子仁死之,江陵危急……一攻复州,一在枝江监利县编筏窥江。

《宋史.理宗本纪》襄阳北军主将王旻、李伯渊焚城郭仓库,相继降北。时城中官民兵四万七千有奇,其财粟三十万、军器二十四库皆亡,金银盐钞不与焉。南军主将李虎乘火纵掠,襄阳为空。

南宋在京湖地区的一线防御重镇,襄阳、枣阳、荆门、随州等地相继被蒙古大军攻陷,大多是郡守直接跑了,并没有发生大规模战争。

最可惜的还是重镇襄阳,南宋将领王旻、李伯渊等人反叛投敌,致使重镇襄阳非但没有成为抵挡蒙古军南下的坚城,反而成为了帮蒙古军补了一波,完全没有后来宋蒙襄樊之战那样战况激烈,后来孟珙收复襄阳时,也是花了大力气才恢复襄阳地位的。

可以说蒙古大军几乎是没有遭遇大战,就突破了京湖之地的一线防御,为了攻打江陵(今荆州),开始在江陵的上游枝江制作船筏,意图顺江而下,直取江陵。


而枝江就是今天的湖北枝江市,可以看到蒙古大军已经兵临长江了,这也是南宋京湖地区的二线防御,也是最后的防御真想。

在窥伺江陵的同时,蒙古另一支部队攻取蕲州(今湖北蕲春),此地是南宋的淮西之地,可见蒙古是在多方位施压,意图也很明显,那就是一举渡江,彻底摧毁南宋的京湖地区的防御能力。

那么在没有攻破江陵黄州等重镇,在没有实现渡江作战前,握有优势的蒙古大军会接受南宋的议和撤军?谁都知道议和代表着什么?南宋给再多的好处都不如直接摧毁京湖战区更对蒙古有利,除非南宋直接说被打了,京湖地区给你了。

那么蒙古撤军最有可能的就是战局受挫,而这大部分都是孟珙的功劳,在那段时间,孟珙是长江中游,南宋最大的功臣。


先来说说保卫江陵之战,当时京湖制置司从襄阳撤到了江陵,京湖制置司可以看做是京湖地区的最高军事机构,镇抚地方, 掌经边防军旅之事。 可以说蒙古若拿下江陵,不仅仅达到了进一步控制长江中游,而且也可以摧毁南宋在京湖地区的军事机构,使宋军陷入进一步的混乱中。

在这种情况下,在黄州(今湖北黄冈黄州区)的孟珙率部驰援。

《后村先生大全集·孟少保神道碑》公至荆,虏栅去,分两路,一攻复州,一散在枝江监利县,编筏窥江。

《宋史.孟珙传》珙变易旌旗服色,循环往来,夜则列炬照江,数十里相接。又遣外弟赵武等共战,躬往节度,破砦二十有四,还民二万。

端平二年(1235年),孟珙率部救援江陵,而进攻江陵的蒙军随即分兵两路,并未继续攻打江陵,可能是因为害怕陷入被宋军夹击的困境,也可能是因为忌惮于孟珙的名声,也可能只是正常的军事策略抉择,反正蒙军是没有在江陵城下和宋军死磕的。


一路蒙军去攻打复州,也就是今天的湖北省仙桃、天门一带,而另一路去了枝江,大张旗鼓的制造船筏,准备渡江,孟珙采取疑兵之策,让蒙古军一时无法预判宋军强弱,这给孟珙作战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孟珙接连在江上做大的军事调动,也是让蒙古军队放松了警惕,最终被孟珙一举击溃。

在枝江的蒙古军被击溃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宋蒙双方军事优势的不同,毕竟蒙古军在江陵城下分兵了,在兵力上就不具备绝对的优势,再者宋军最大的优势就是水师,而蒙古军队战事缺乏水师,还要临时制造船筏,而不是战船,可想而知,在面对孟珙所率水师的突然进攻之下,蒙古军队难以抵抗。


在解救了江陵之围后,蒙古并未放弃对长江中游的争夺战,嘉熙元年(1237年)十月,蒙古宗王口温不花、大将张柔率领的主力进攻黄州,黄州所临近的长江江面相对较窄,同时其上游婉转,江水流速并不是非常快,加之是在当天十月,水位基本上不会突然暴涨,这是有利于蒙古军队渡江的一个地点。

《宋史.孟珙传》大将口温不花入淮甸,蕲守张可大、舒州李士达委郡去,光守董尧臣以州降。合三郡人马粮械攻黄守王鉴,江帅万文胜战不利。

口温不花调集了投降三郡的兵马围攻黄州,一开始宋军是作战不利的,直到孟珙回到黄州,稳住了军心,斩杀了畏战的49名将士,暂且稳住了战线。


此后蒙古主将口温不花多次调集重兵,“虏添回回、河西兵” 大致上就是蒙古征服的其他国家士兵,日以继夜的围攻黄州,可以说这是不考虑伤亡代价的攻城战,口温不花要的不是伤亡数字,而是黄州城,一个可以作为蒙古大军渡江的基地。

但是黄州城在孟珙的驻守下,屹立不动,随着战事的延长,天气变冷,蒙古军队发生了大规模非战斗减员,嘉熙二年(1238年)春,苦战数月的蒙古军只能选择撤军离去。

可以说在蒙宋战争的第一阶段,孟珙在2年多的时间里,辗转长江中游各地,驰援战局危机之处,稳定了局势,毕竟川蜀已经被蒙古攻破,若是京湖之地也被蒙古占据,那么窝阔台必定改变战局规划,不是尝试性进攻南宋,而是一步到位,发动一次灭国战,那样的话,南宋就更加危机了,而孟珙守住了长江中游,并且很快收复了襄阳,基本上恢复了京湖战区的整体防御结构,也是让南宋从危机中暂时走了出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