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另类忠臣祖珽来说,尊严和生命哪个重要?

如题所述

公元565年,武成帝高湛退位为太上皇,太子高纬提前继位。高湛此举就是希望年幼的太子可以提前获得权力,不至于在自己去世之后被欺负。

可就在公元569年,高湛刚去世没多久,高纬的权威立刻受到了挑战:豪门士族和军政大佬联合发难,要求胡太后下调令,将首席辅政大臣和士开调离中央政府。

太尉赵郡王睿、大司马冯翊王润、安德王延宗与娄定远、元文遥皆言开齐主,请出士开为外任。——《资治通鉴》·陈纪四

豪门士族和军政大佬的理由简单粗暴:和士开是奸臣,本来该杀!念在他是先帝时期的重臣,我们给他留条活路,去外地反省吧!

会胡太后觞朝贵于前殿,睿面陈士开罪失云:“士开先帝弄臣,城狐社鼠,受纳货赂,秽乱宫掖。臣等义无杜口,冒死陈之。”——《资治通鉴》·陈纪四

胡太后坚决反对,理由同样简单粗暴:和士开是奸臣?先帝在的时候你们怎么不说?先帝尸骨未寒你们就集体发难,欺负我们孤儿寡母吗?

太后曰:“先帝在时,王等何不言!今欲欺孤寡邪?且饮酒,勿多言!”——《资治通鉴》·陈纪四

双方为此闹得不可开交,由于胡太后拒不合作,豪门士族和军政大佬气得抓狂,却没有丝毫办法。在这种背景下,胡太后的哥哥胡长粲出面说和:“这种事情,还是等先帝下葬之后再说吧!”

作为旋涡中心的和士开,他亲自找到胡太后,让胡太后答应豪门士族和军政大佬的要求,先帝下葬之后,和士开立刻会被调离,胡太后同意了。

左丞相段韶使胡长粲传太后言曰:“梓宫在殡,事太忽忽,欲王等更思之!”睿等遂皆拜谢。——《资治通鉴》·陈纪四

有了胡氏兄妹的保证,豪门士族和军政大佬觉得胜券在握,于是和士开调任的事情被暂时搁置,大家都把注意力放在了高湛的葬礼上。

但等高湛下葬之后,胡太后又说:“和士开和先帝的感情太深,我想等先帝百日之后,再把和士开调离。”

太后欲留士开过百日,睿不许;数日之内,太后数以为言。——《资治通鉴》·陈纪四

豪门士族和军政大佬傻眼了,这不是把我们当傻子耍吗?他们的代表人物赵郡王高睿找到了胡太后,劝胡太后不要一意孤行,赶快让和士开滚蛋。

睿曰:“吾受委不轻。今嗣主幼冲,岂可使邪臣在侧!不守之以死,何面戴天!”——《资治通鉴》·陈纪四

但无论高睿怎么说,胡太后就是油盐不进:我肯定会把和士开调走的,等几天吧!

豪门士族和军政大佬之所以要这样做,就是为了削弱宫廷势力,进而削弱皇权。如果胡太后不进行反击,高湛生前所做的集权工作就付诸东流了。

但随着胡太后一而再再而三地拖延,豪门士族和军政大佬就好像“曹刿论战”中的齐国军队一样,气势慢慢地消散。到最后,除了高睿之外,我们似乎看不到其他人参与逼宫了。

胡太后逐渐定住了神,因为她发现:豪门士族和军政大佬似乎并不可怕。发现靠山不再发慌之后,和士开就开始准备反击了。

和士开经过观察,发现娄定远(娄太后之侄)虽然是高睿那个小集团的领衔人物之一,但他的态度并不强硬。

娄定远的态度之所以不强硬,是因为宫廷力量过于强大。他们最初决定逼宫,只是趁着高湛尸骨未寒的时候发动突然袭击,能捞到好处就捞,捞不到就暂停,有合适的机会再集体发难。

西边那个北周越来越不规矩,北齐朝堂根本不敢引发大火并,否则大家都有可能付出极大的代价。

换言之,这帮老油条一看捞不到好处,就纷纷当起了缩头乌龟。反正法不责众,你胡太后与和士开肯定也不敢追责。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除了赵郡王高睿还在傻呵呵地上蹿下跳之外,朝堂上几乎已经没人愿意和宫廷势力硬碰硬了。

在这种背景下,和士开亲自拜访娄定远并当面服软,希望娄定远等人不要斩尽杀绝,自己很快就会滚出都城,再也不回来了。

士开曰:“在内久不自安,今得出,实遂本志,不愿更入。但乞王保护,长为大州刺史足矣。”定远信之。——《资治通鉴》·陈纪四

娄定远等人本就打算偃旗息鼓另寻机会,现在看到和士开如此懂事,那更没得说了,再等等吧!

在确认自己已经成功麻痹了豪门士族和军政大佬之后,和士开立刻发动反攻:第二天,赵郡王高睿被暗杀,娄定远受到了去地方任职的调令。

出,至永巷,遇兵,执送华林园雀离佛院,令刘桃枝拉杀之。——《资治通鉴》·陈纪四

娄定远立刻意识到:自己上了和士开的当。但事已至此,娄定远也无法可施,只得退还了和士开的礼物,同时奉上了大批珍宝贿赂和士开,表示臣服。

定远归士开所遗,加以馀珍赂之。——《资治通鉴》·陈纪四

只用了一个回合,豪门士族和军政大佬就被和士开打了个筋断骨折。厉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