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图片上的文字翻译成现代文,谢谢:

如题所述

姚察,字伯审,吴兴武康(今浙江省德清县)人,是吴国(汉朝时的诸侯国)太常卿(官职名)姚信的第九代玄孙。他的父姚僧垣,是梁朝的太医正(医官名)。姚察很小就有灵性,六岁就能背诵经书一万多字。不爱好游戏和豢养宠物,勤奋学习,十二岁就能写文章了。姚僧垣精通医术,在梁代很出名,内外两宫所获得的赏赐,都回来分给姚察和他的兄弟们,作为他们出外求学的资本。姚察用这些财务积累图书,因此他的知识日益广博。姚察十三岁时,梁简文帝(萧纲)当时还是太子(东宫,太子代称),注重文学修养,就把姚察带到宣猷堂(宣猷堂,宣讲经典的殿堂)聆听(学官)讲经并参与辨论,被儒家学者们所称赞。等到简文继承皇位的时候,更加优待他。起初做南海王(诸侯国)刘国的左常侍(官职名),兼任司文侍郎(官职名)。后来又兼任尚书驾部郎(官职名)。遭遇梁朝亡国战乱,跟随父母亲回到乡下老家。在战乱期间,勤奋读书学业依然没有荒废。梁元帝(萧绎)在荆州登基,封姚察为原乡县(今浙江湖州境内)县令。后来辅助史官写作,撰写史书。太建(梁元帝年号)初期,提拔为宣明殿学士。不久升为通直散骑常侍(官职名),政聘他作为使者出使北周(朝代,宇文觉所建)。祖籍江东德高望重的老人原先住在关内的,都非常仰慕他。沛国人刘臻偷偷到姚察的使馆求解汉书不懂的地方十多处,姚察为他分析,都有经典史据可靠。刘臻对他的亲近们说:“(姚察)的弟子一定没有徒有虚名的。”姚察自己在高官的位置,从来不结交外人。曾经有一个他的学生不敢给他送厚礼,送给他一段南方的布,一匹花色的布。姚察对他说:“我身上穿的,最多是麻或蒲草做成的布,(你送的)这些东西对我来说没有用。既然想表示尊重我,只要我不讨厌你就够了。”那个学生又谦逊的请他(收下),姚察发怒把他赶出来,从此以后没有敢向他送礼的。陈代灭亡以后进入隋代,封姚察为秘书丞(官职名),另外主持编写梁、陈两个朝代的史书。又任命他在朱华阁做长参(官职名)。隋文帝(杨坚)知道姚察日常缺乏蔬菜,特地单独把他召入内宫,赏赐给他水果蔬菜,指这他对大臣们说:“我听说姚察的学问品行当今没有人比得上的,我推翻陈朝只得到这么一个(有用的)人。”仁寿(隋文帝年号)二年,朝廷下诏封姚察为员外散骑常侍(官职名)、晋王的伴读学士。隋炀帝即位以后,封他为太子内舍人(职位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