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残疾人的感人事例

如题所述

爱是一个含义深刻的字。在我们的身边,有一群身体有缺陷的人,有些人觉得他们身体有障碍,没用,是社会的累赘,于是就嘲讽他们,排斥他们,使他们原本脆弱的心变得更加容易破碎。遇到残疾人,我们不应该,也不能讽刺他们,我们要主动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
前一段时间,我和我的朋友去市区玩,走着走着,就听到前面传来了断断续续的歌声,我们都很疑惑这歌声从何而来?就加快脚步朝前走去,想看看发生了什么事。声音越来越清晰,我们看到了一个憔悴的大人在唱歌,跟他一起的还有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那个孩子只有一个手臂,正依偎在大人身边,大人看到孩子这样,心疼地皱着眉头。路旁的行人看到他们这副模样,纷纷慷慨解囊:10元、5元、20元……突然,我看见一双小手拿着100元朝他们走去,把100元塞到了大人的手里,大人热泪盈眶,一个劲地说谢谢。孩子走时,还回头朝大人和那个残疾的孩子甜美地笑了笑。然后在一片赞扬声中离开了这里。
望着她离去的背影,我在想:为什么大人会热泪盈眶呢?为什么路人会赞扬她呢?为什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她就像炽热的夏天里吹来的阵阵习风,让人身心舒畅;她就像寒冷的冬天里燃烧的火苗,让人的心底都暖融融的;她就像浑身散发光芒的天使,把人拉出黑暗的深渊。她在残疾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主动伸出了援助之手,她给予了残疾人关爱与自尊。我打心底里佩服她。在遇到残疾人的时候,我们要跟那个孩子一样,关爱残疾人,让残疾人感受到社会给予他们的温暖,让她们原本脆弱的心灵变得坚强起来,还要帮助他们走出自卑的阴影。爱,与我同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2-23
  在我国现代文坛上,活跃着一位身残志坚的文学家,他就是当代著名的作家史铁生。史铁生生于1951年,北京人。1967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响应党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到陕西延川插队落户。1972年因病致瘫,转回北京。1974年到1981年在北京新桥街道工厂做工,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   史铁生没有放弃生活,他在母亲的照顾和关爱下,在好心人的鼓励下,充满了生活的勇气,于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   1979年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中、短篇小说多篇,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他初期有的小说,如《午餐半小时》等,带有暴露“阴暗面”文学的特征。发表于1983年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成为当时小说创作的重要作品。小说在多个层面上被阐释,或说它拓展了“知青文学”的视野,或称它在文学“寻根”上有着很大的意义。   史铁生因为有肉体残疾的切身体验,因此,他的部分小说写到伤残者的生活困境和精神困境。但他超越了伤残者对命运的哀怜和自叹,由此上升为对普遍性生存,特别是精神“伤残”现象的关切。和另外的小说家不同,他并无对民族、地域的感性生活特征的执著,他把写作当作个人精神历程的叙述和探索。   史铁生著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短篇小说《命若琴弦》,散文《我与地坛》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分别获1982年和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老屋小记》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史铁生有许多富含哲理,催人奋进的语录,如“人所不能者,即是限制,即是残疾”。“我们生来孤单,无数的历史和无限的时间因而破碎成片断”。“左右苍茫时,总也得有条路走,这路又不能再用腿去趟,便用笔去找” 。“在奥运口号‘更快、更高、更强’之后,应该再加上‘更美’”。“死是一件无须乎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了的事,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   人教版高中第一册语文课本中,选录了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节选)》。这篇散文激励了许多处在阴影里的人们,使他们鼓起了生活的勇气,重新振作起来,笑着面对生活。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