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守和知州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太守是知府的别称,明清时期直隶州的知州和知府的地位是一样的。
一、秦朝时期的郡守到汉景帝时期更名为太守。知州是宋代出现的官职名称,宋以朝臣充任各州长官,称“权知某军州事”,简称知州。
二、太守的职权除治民、进贤、决讼、检奸外,还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史。知州下属官有同知、通判,分别掌财政、刑法、治安等。
三、太守在历史上每个朝代的地位不一样,西汉时期太守位置最高,隋朝撤销郡,太守改名为刺史,正四品。宋、明两朝知州是从五品,到了清朝为正五品。
扩展资料:
知州是为了削减节度使权利而产生的职位:
宋太祖为了削弱节度使的权力,防止唐五代时期武人割据的局面重演,规定诸州刺史得直接向朝廷奏报和接受诏令,节度使不得干预除所驻州之外(所谓支郡)的政务。后来,逐步派遣京朝官(文臣)接替刺史管理州务,称“权知××州州军事”。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知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11
首先说级别:
刺史:在唐代以前相当于省长或省委书记,封疆大吏,前提是有实权。否则就是省检察院检察长,只管监察;唐时,相当于地级市市长,这是全国有280多州,每州一刺史。五代以后,就是虚职了,只领工资不管事。
太守
=
知州
=
知府
=
地级市市长(但是知州级别稍低于知府),都是管5、6县,几十万人的水平。而且三者基本上都是五品。
再说年代,太守(即郡守)产生于战国,到唐代随着郡的消失而消失。
知州产生于北宋,至清末时也消失了。
知府也产生于北宋,至清末时也消失了。但唐时就已经有知府存在,不过当时称**府尹,如京兆尹、成都尹。
所以,可以认为“太守”“刺史”“知州”“知府”是一个级别。
第2个回答  2020-03-30
知州
官名。宋以朝臣充任各州长官,称“权知某军州事”,简称知州。“权知某军州事”,简称知州。权知"意为暂时主管,“军”指该地厢军,“州”指民政。明、清以知州为式官名,为各州行政长官,直隶州知州地位与知府平行,散州知州地位相当于知县。
【宋朝】宋太祖为了削弱节度使的权力,防止唐五代时期武人割据的局面重演,规定诸州刺史得直接向朝廷奏报和接受诏令,节度使不得干预除所驻州之外(所谓支郡)的政务。后来,逐步派遣京朝官(文臣)接替刺史管理州务,称“权知××州州军事”。“权”表示不是正式职务,只是代理;“知”就是管理的意思;州军事的州代表民政,军代表军政。简称知州。由此,刺史非奉特别诏令不得过问所任州的州务,演化为武臣的迁转之阶,属于横行正使之一。
同时,节度使也很快演化成一种地位崇高的虚衔,成为武臣的最高等级,不再有实际权力与职掌。州也就由隶属藩镇变为隶属以转运使为长官的路、以及以留守、知×府事、尹为长官的府。
【元朝】元朝沿用宋朝制度,州的长官正式称为知州,但是路、府、州均置达鲁花赤,专由蒙古人、色目人充,地位在知州上。
【明清】明以知州为一州之长,辖县;明清有直隶州、散州之别,前者直隶于省,可以辖县,后者隶属于府、道,不辖县,长官均称知州。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