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兔儿爷故事来源

如题所述

在金易和沈义羚合著的《宫女谈往录》中,荣儿这位宫女的口述为我们揭示了清朝宫廷中秋祭月的独特习俗。那一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慈禧太后在逃亡途中仍不忘传统,于寄寓的忻州贡院中举行了中秋祭月仪式。按照宫规,皇后应负责祭祀‘太阴君’,这与民间‘男不拜兔,女不祭灶’的习俗相符。庭院东南角设供桌,供奉神码,即月宫捣药的兔儿像,用晋北特有的方形斗盛满新高粱,配以水果、月饼(高达半尺的叠层月饼和直径一尺的圆月饼)、毛豆角以及清茶。即使在逃难中,对神的敬畏和虔诚并未减少,每个人都积极参与,生怕疏忽礼仪带来不幸。

故事中提到,宫廷将月中的玉兔称为‘太阴君’,而民间则亲切地称其为‘玉兔儿爷’。在北京的民俗中,中秋节祭兔儿爷的仪式虽然带有娱乐成分,可能略显不敬,但反映了民间敬神心理的演变。随着祭月礼俗的民间化,中秋逐渐成为以游赏为主的节日,玩兔儿爷的风俗便成为这一转变的见证。

在几十年前的北京街头,特别是六十岁以上的老一辈记忆中,七月十五后,兔儿爷摊子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前门、后门、西单、东四等地,高低错落,热闹非凡,是那个时代中秋文化的一个生动体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大家正在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