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文化知识

春联文化知识

中国人过新年都有贴对联的风俗,而且这种习俗已经代代沿袭了一千多年。

据说,在很早很早以前,人们逢年过节,都喜欢在两块桃木板上,画上降鬼神将,悬挂在大门两侧,以示驱妖除怪,称为桃符,这就是对联最原始的形式。

从周朝就有史书记载的桃符,一直到了明代,桃木板才被红纸替代。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对对联产生了兴趣,特地在有一年的除夕前,号召家家贴上春联,寓喜庆热闹、国泰民安之意。经朱元璋如此一"抬爱",一直沉寂的题联作对之风便猛然盛行起来。

到了清朝,对联已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常常可以在寺庙道观、旅游胜地或祝寿婚庆、会场上看到四处张帖的对联。

对联是一门语言艺术,是诗的一个分支。它要求对仗工整,平仄相对。经过一千多年的锤炼与演绎,这种语言文化已经成为中华艺术宝库中的瑰宝之一。

首先,家里有长辈去世以后,三年之内不能贴春联。

对于家里的长辈在去世的三周年之内是不允许贴春联的,这主要是因为春联具有喜庆的味道,而且春联都是用的红纸,这与所谓的家人去世的三年守孝的习俗是格格不入的。毕竟亲人去世以后,需要一段时间进行悼念,这也是对去世人的一种尊敬。即便是在平常家里有结婚的事情,家里面也是必须贴对联的,但贴对联的纸不允许用红色的,在我们这边是用紫色的只写对联,有的地方是用黄色的纸写对联。

其次,贴春联需要做到应该贴春联的地方必须都贴上。

对于贴春联家里有几套房子,而且房子里面有多少个门,都必须贴上春联。对于屋里面有小门的话也必须贴上春联,当然对于窗户上只贴上一个横批就可以。雨天这样的春联是非常有讲究的,不能够把自己住的地方贴上春联就可以了,而要把所有自己的房子的地方都必须贴春联,包括自己营业的场所也必须贴上春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2-27
春联,就是春节期间贴的对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是一种独特的中国文学形式,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春节贴春联是中华民族传统习俗,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一副副春联,似家家户户向春天发出的请柬,又似春天给家家户户送来的喜帖;不仅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愿景、幸福生活的殷殷期盼;而且从风格不同、内容丰富的对联中,可以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淳厚的乡风民俗和浓郁的年味,感受到万家团圆、和和美美、喜气洋洋的春节欢欣。

春联,起源于桃符。"桃符"是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
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据《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就有"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这便是贴春联的开始。
“春联”一词的出现,则是在明代初年。春联普及盛行于明朝。据《簪云楼杂说》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忽传旨,公卿士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太祖微行出观,以为笑乐。”据说,在一年的除夕前他颁布御旨,要求金陵的家家户户都要用红纸写成的春联贴在门框上,来迎接新春。大年初一的早晨,朱元璋微服巡视,挨家挨户察看春联。每当见到写得好的春联,他就非常高兴,赞不绝口。在巡视时见到一家没有贴春联,朱元璋很是生气,就询问什么原因,侍从回答说:“这是一家从事杀猪和劁猪营生的师傅,过年特别忙,还没有来得及请人书写。”朱元璋就命人拿来笔墨纸砚,为这家书写了一副春联:“双手劈开生死路 ,一刀割断是非根。”写完后就继续巡视。过了一段时间,朱元璋巡视完毕返回宫廷时,又路过这里,见到这个屠户家还没有贴上他写的春联,就问是怎么回事。这家主人很恭敬地回答道:“这副春联是皇上亲自书写的,我们高悬在中堂,要每天焚香供奉。”朱元璋听了非常高兴,就命令侍从赏给这家三十两银子。另外,他还为王公大臣们御书春联,赐给中山王徐达的对联是:“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赐给陶安的对联是:“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由此可见,“春联”的得名和推广,是因为皇帝身体力行,再加上文人墨客的喜爱,广大群众的传播,春节贴对联便作为风俗习惯流传下来。
第2个回答  2021-02-10
1贴春联在大年三十吃年夜饭之前必须贴完
2过了春节对联也不随便揭下来,来年把新的对联贴在旧的上面。
3贴对联的时候右边是上联,左边是下联。
第3个回答  2021-02-09
必须在大年三十的时候将今年的旧春年取下,然后在年初一的时候贴上新的春联,并且一定要注意春年的先后顺序,不能贴反。
第4个回答  2018-02-27
春联源于古代的桃符。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当时的“桃符”是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的桃木板,上面写上“神荼”,“郁垒”二神名,以驱鬼避邪。据《后汉书·礼仪志》所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降鬼大神“神荼”、“郁垒”的名字。“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五代十国时,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题写联语,据《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有文字记载的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后来,由于纸张大量生产,桃符逐渐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这便是贴春联的开始。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