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早在什么时候就出现了任官亲族回避之例

如题所述

  西汉武帝时
  汉武帝规定除京畿外,其余地方上至郡国守相,下迄县令、长、丞、尉,均不用本郡国人,这是明确规定籍贯回避的最早记载。唐代规定官吏不得在本籍及其邻近州县任职。宋代规定地方官不得在原籍任职,与本人或本家族有密切利害关系的地区,如本人或其父辈曾经生活过或曾任职、置有财产等地区,都在回避范围之内。清代进一步规定,即使待任命的官员,其籍贯与即将担任官职的地方,虽然不属于同一省、府、县,但二者相隔距离只要在五百里之内也必须回避。
  ——摘自吕建中《中国古代的人事回避制度及其意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1-14
西汉
我国早在西汉就出现了任官亲族回避之例。
第2个回答  2015-01-14
战国以前我国的官吏职位是世袭的,即所谓“世卿世禄”制,国家对于官员的任免并无太多的管理。秦汉时期对官吏的任用已经逐步形成一些严格的法规。西汉景帝时即开始实行回避制度,对地方官吏的任用在地域上逐渐增加限制。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发展和唐宋元明时期的补充、完善,到清代时,我国封建社会的官员回避制度达到了顶峰。
  官员回避制度的具体内容在不同朝代、不同时期不大一样,总体来说可以概括这样几类:一是地理回避,即官员的籍贯与就任地区不得相同或接邻;二是亲属回避,即有直接血缘关系和姻亲关系的人员应避免在同一衙门,或有上下级关系的衙门,或互为监察的单位担任职务。后一种回避制度至今仍然存在,大家也比较熟悉,可是前一种至今仍然沿袭的范围有限。不过仔细研究之下,地区回避制度似乎对于遏制腐败、尤其是防止地方保护主义应该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三是用人回避、科场回避、诉讼回避等其他方面的回避。
  科场回避,即主考官及同考官的子弟不得同入试场。后来,回避对象延及五服之内及亲姑、姐妹之夫与子,母、妻之亲兄弟子侄等。科场回避制度可以追溯到宋代,科举考试中的“别头”是最明显的例证。清初规定,凡乡试、会试主考、总裁和其他考官的子弟不许入场,当时就叫“回避”。雍正以后,令考官子弟应回避者别试于内阁,或仍在考场而别编坐号,另派大臣出题阅卷,等于“别头”。乾隆以后,科考选人回避制度更加严厉,回避亲属范围非常大,殿试、朝考阅卷官也不用应考者的父兄。
  诉讼回避,即主审官凡遇有亲属诉讼案件,或主审官与当事人素有仇隙,此案须更换他人去审。诉讼回避在古代称为“换推制”。诉讼回避立法首见于《唐六典》:“凡鞫狱官与被鞫狱人有亲属仇嫌者皆听更之。”发展到宋代,诉讼回避的范围更广,规定也更为细致。南宋时期,法律对于有应回避情形而不回避的,还要科以杖一百的处罚。
  亲属回避是指有亲属关系的人不得在同一地区或同一衙门做官。如遇及,则官小者回避;同级官,后到者回避。亲属回避制度在清朝时期比较完善。早在顺治时,就已作出亲族回避的规定:现任三品以上的京官,其子弟不得考选科道官;父子、伯叔、兄弟不得共事,官位低者回避即调离另任。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又补充规定,凡大学士之子弟,不得任内阁学士。这些规定,主要限定在有血缘关系的亲属范围。乾隆时,进一步扩大应回避的人员,即外姻亲属被列入主要对象:要求在京的各部院满汉堂司各官员,有外姻亲戚关系者,如母之父与兄弟、妻之父及兄弟、本人之女婿、嫡甥等,若在同一个衙门任职,官职低者回避。个别特殊的部门,如军机处,又制定该部门的回避规则。
此外,对部分特殊身份的人如盐商人员,亦有回避之规定:不准他们入选户部司员;如祖孙、父子、嫡亲伯叔、兄弟中有盐商者,其相关的亲属不得在户部为官;如堂兄弟以下远近宗族,即使无运本股份投入,但与盐商系同宗同族,也应引为嫌疑而回避。户部掌全国钱粮、土地及税收等。盐业为国家财税之源,亦在户部的掌握之列。避盐商子弟在户部为官,是防止其亲属徇私舞弊,防患于未然。
以上,为京官回避制。当然,并不是所有部门与相关的内外亲属皆需回避,对此也区别对待,作出了不需回避的政策性规定。
地方官回避制,同样具体而严格。顺治时,首先规定:现任总督、巡抚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其子弟不准考选御史官。因为御史为监察官,专司各级官员行为风纪,如系亲属,怎好监督其老子?难免有包庇的嫌疑,故应避开。如父兄已补授或升任督抚,其子弟现任科道官员,本人应向都察院呈文,转奏皇帝,予以回避。康熙初,进一步规定:地方官任职司法、钱谷考核、纠参等,其本族人皆令回避,不得在这些部门再任职。雍正时,又把京官回避条例引进地方官回避:外姻亲属,同在地方为官,亦令官小者回避。乾隆时,又作出新规定:道、府以上级别诸官,如有其同胞及同祖兄弟、叔侄等同在一省为官,即使不是上下统属关系,亦由督抚查明上报,考虑与邻省对调。道光又申严回避:凡祖孙、父子、胞伯叔、兄弟等,自道、府官至下尉佐杂等官,“概不准同官一省,令官小者回避”等。
清朝官员任职的亲族回避,十分细密而严格,以上仅举其要。至于从中央到地方,各个部门、各级官员都因情况不同而制定相互区别的回避条例。就是说,哪个部门需要回避哪些亲属,各有规定,不胜繁琐。
  地理回避是指凡为官者不得在本地做官,即回避本籍。
  东汉时期出台“三互法”,即“三互谓婚姻之家及两州人不得交互为官”。唐朝规定不许任本籍州县官及本籍邻县官。宋代,地方官员不仅须回避本籍,而且非本籍但有地产的亦须回避。北宋时正式规定任职须回避原籍。北宋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曾有诏文规定,“知县注选虽甚远,无过30驿。”古代一驿30里,30驿为900里。可见北宋的地理回避制度以900里为限,其概数即为千里。北宋的这种制度被以后的历代王朝所沿用,至明代形成一种非常重要的人事制度。其中最重要的是地理回避和亲属回避,其次还有师生回避、拣选回避、科场回避和审判回避。
  到明代便成为非常严格的重要制度。这个制度规定,一般文官必须避籍、避亲,即不得在本籍或原籍作官,有亲属关系的不得在同一地区或同一机构做官;如果出现了籍、亲方面的问题,则须迅速调整,在同一地区或同一机构做官的亲属中职位低的官必须调往别处;避籍避亲之处,以远为好,如有的朝代规定避入他省者要离本省边境五百里以上,等等。有时还严格规定任满必调,防止官吏原地“坐大”,盘根错节,尾大不掉。这可以叫做“避任”,即不得连任。
  明代回避制度颇严,规定实行大区域回避,即北人官南,南人官北。清代的回避制度打破传统的按行政区域划分的做法,改以五百里为限,即官员虽在外省做官,但与原籍、寄籍在五百里以内的地区,都得回避。应该回避的官员,本人隐瞒不说的,降一级调用。如假报亲属、师生关系,或里程不实,借回避之名挑选官缺的,按规避(逃避)例革职。
清朝对于官员地区回避的规定分为京官(相当于现在的中央政府官员)和外官(地方政府官员)两种情况。京官的地区回避是指出任户、刑两部司官和道监察御史者的籍贯,不得与所管省份相同。之所以作此规定,除了因为这些职位都属要害部门外,还由于这三个衙门都以省名设司、设道,并各按所称省名辖理或监督所在省份的钱粮、刑名等事。既然诸司、道的职司均与所名省份关系直接,为防止弊端计,于是便有像浙江籍人不得充任户、刑两部浙江司和都察院浙江道监察御史等职务的规定。外官的地区回避是指自总督(相当于省长)、巡抚(相当于地区的行署专员)至州(相当于市)、县官,不许以本省人任本职,有的虽非本省,但本人原籍与所任地方相距在五百里以内,也得照例回避。清朝初年,需回避的官职还仅限于各级地方政府的正职;后来回避的范围逐年扩大。有的人因迁居他省,属于长期寄籍者。对于这些人,乾隆七年规定,无论原、寄籍,“均令回避”。另外还有一种人存在原籍和祖籍的问题,原则上也是原籍和祖籍都回避。
  清政府为了保证回避制度的执行,规定候选官员向吏部投供验到时,都得随缴履历亲供和同乡京官印结,如实填写原籍、祖籍、寄籍等情况,以及祖孙三代身份等等。官员领凭赴任后,所在督抚还得进行审核,“确查所指之省有无先行流寓、寄籍、置买田产,与本身父子胞兄弟、胞伯叔侄开设典铺,及各项经商贸易,及在各衙门协办钱刑等事,取具同乡官印结,声明是否顶替。”然后咨报吏部,“以凭核办”。违反回避规例,像本人应该声明的而没有如实说明,或“故意掩饰,希图规避”等等,分别要受到革职、或降一级到三级调用、以及罚俸等处分。有关主管官员若有“徇私瞻顾”,或“讳饰隐匿”、“扶同捏报”者,也要受到革职、降调、降级留任等处分。由此可见清代回避制度之严格。
  为了保证监察职能的公正实现,中国古代还实行监察官任职回避制度。北魏时有明确的规定,士族子弟不得任监察官。唐宋以后回避制度趋向严格。唐代宰相杜佑之子杜从郁被任命为谏官左拾遗。便由于遭到反对而改任他职。宋代规定,凡宰相所推荐为官的人,以及宰相的亲戚、子弟、属官,都不得充任监察官。明代在唐宋的基础上进一步规定.“大臣之族不得任科道”,并令巡回监察官回避原籍,或曾任官、寓居处所等地.以防亲朋故旧干扰监察。在监察过程中,若案件牵涉仇嫌,主管监察官亦应提出回避;否则,因此而致案件枉违者,加重处罚。清代规定,现任京官三品以上及外省督抚子弟不得考选科道,本籍和亲属也是监察官领受使命时必须回避者。
回避制度是一种预防性的措施,在当时的情况下,不可能根本解决结党营私弄权的问题,但究其用意,仍应充分予以肯定,而且这一制度也十分值得我们加以借鉴,以避免官员的乡土意识和地方保护主义倾向。
回避制度发展到清代形成了三个特点,一是较之历代更全面、更具体、更严密;二是满洲官员较汉官为宽;三是外官严于京官,文官严于武官,内地严于边疆,内陆严于海防。
回避制度是我国古代在任用官员时,为了避免亲友邻里请托徇情,制定出一定的限制规范,以防患于未然的一种制度。这一制度,对我们今天的党风廉政建设和法治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