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宫廷区的介绍

宫廷区

颐和园,原名清漪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占地290公顷,其中陆地面积约占1/4,湖水面积约占3/4。颐和园按其功能可分为宫廷区和园林区。另外宫廷区又分为以仁寿殿为中心的政治活动区和以乐寿堂为中心的帝后生活区;园林区分为以万寿山前中轴线为中心的风景游览区和昆明湖景区,并素以人工建筑与自然山水巧妙结合的造园手法著称于世。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皇林,更是我国皇家园林的典范。
辽金时期,帝王在今天的万寿山、昆明湖一带修建了金山行宫,于是这里的山和水分别被称为“金山”和“金海”。元代时传说有一位老人曾在山下挖出一个石瓮,因此山水改称“瓮山”、“瓮山泊”。明代时因其景色妖娆,在文人笔下又衍生出“西湖”的美称。明万历年间又有了“西湖十景”与“西湖十寺”的自然人文景观。乾隆十四年,开始疏浚西湖,次年将翁山改名“万寿山”,西湖改名为“昆明湖”。此后便开始大规模的兴建清漪园,共历时十五年。“何处燕山最畅情,无边风月属昆明。”咏出了乾隆皇帝对清漪园的情有独钟。历史上颐和园经历了三毁三重建,才形成了今天的格局。

(东宫门) 在颐和园的东宫门外有一座三间四柱七楼式的过街牌楼。牌楼上的匾额,东题“涵虚”,寓意山水广阔;西题“罨秀”,寓意捕捉秀色,均是乾隆的御笔。过了涵虚罨秀坊,我们可以看到照壁,它是清漪园时期的遗物。照壁的正前方就是颐和园的东宫门了。抬头见正门匾额上的“颐和园”三个大字,据说是光绪帝的御笔。“颐和”是颐养精神、心平气和之意,寓意颐和园是慈禧太后养老的地方。门外台阶正中镶嵌了一块雕刻精美的云龙石,俗称“龙垫儿”,是从圆明园安佑宫废墟上移来的。门前一对铜狮为清漪园时期的遗物。
(仁寿门内) 进入颐和园我们首先来到的是政治活动区,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仁寿门。走进仁寿门,我们一眼就能看到庭院里有五块太湖石,其中最大的一块叫“寿星石”,是从墨尔根园移过来的,其余的四块则分别象征一年的四季,是从圆明园移来的。这五块太湖石被称为“峰虚五老”,寓意长寿,摆在这里主要起屏障的作用。而汉白玉须弥座上的青铜制神兽,人称麒麟。因它有鹿角、龙头、狮尾、牛蹄,故又称“四不象”。院落的北边有一口井,名为“延年井”,是帝后茶膳的专用水源。据说当年慈禧太后在一次游园中中暑,喝此井水解去了暑气,故赐名“延年井”。接下来我们再回到仁寿殿前,我们可以看到殿前月台两侧,摆放着铜龙、铜凤,象征龙凤呈祥,实际作用是香炉。但是这里的铜龙在外侧,铜凤在内侧,似乎不合礼制,为什么呢?其实当时光绪皇帝只是一个傀儡皇帝,并没有实权,真正掌握大权的是慈禧太后。这样摆放就寓意光绪和慈禧的关系是“龙在下,凤在上”。
(仁寿殿) 我们面前这座坐西朝东的建筑就是仁寿殿了,原名勤政殿。“仁寿”二字出自《论语·雍也》篇中的“知者乐,仁者寿”,意为心怀仁德与施行仁政者能长寿。仁寿殿是皇家在园中进行政治活动的主要场所,如皇帝朝会听政、接见外国使节等。此外,也在此举办过慈禧太后庆寿典礼前后几日的“筵宴”和光绪皇帝的生日庆典。

我们向殿内看去,殿内正中的地平床上是九龙宝座,宝座后面设有一架屏风,屏风是紫檀木框架的,项部雕有九条形态各异的金龙,屏心是玻璃的,镜面上有226个不同写法的“寿”字,是专为慈禧太后定制的寿礼。【宝座前那个形似蛤蟆的兽叫做“甪端”,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可以日行一万八千里,通晓四夷各国语言。置于皇帝宝座旁,象征八方来朝,当今皇帝是圣明之君。珐琅甪端的实际用途是香炉,当帝后临朝时,里面放入檀香,燃起来给人一种既神秘又庄严的感觉。】

大殿后面的墙上有一幅百蝠捧寿图,是缂丝工艺品。慈禧太后亲笔写了一个“寿”字在蝙蝠和彩云中,取意多福多寿。殿内还有一架点翠插屏,是乾隆年间制作的玻璃风景台屏,玻璃屏内描绘的洞庭湖胜景是用翠鸟羽毛粘制而成的。

出仁寿殿向西,我们的视线被两座小土岗挡住了,有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感觉,但是一走出曲径,湖光山色突然呈现在眼前,视野变得开阔了,让人不经意间感受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这种造园手法称为抑景。自此我们就到了帝后生活区。 (玉澜堂) 现在我们看到这组建筑别致,环境幽雅的院落叫做玉澜堂。“玉澜”出自晋代诗人陆机的诗句“芳兰振蕙叶,玉泉涌微澜”,意为湖水清澈潋滟。这里就是光绪皇帝来颐和园时居住和日常处理政务的地方。戊戌变法失败以后,这里又成为囚禁光绪皇帝的地方。

玉澜堂东西两侧的配殿分别是霞芬室和藕香榭,原来均为穿堂结构。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太后命人在此砌了多道砖墙,将玉澜堂全面封闭起来,以囚禁光绪帝。其他地方的已经拆除,此处的砖墙保留至今,作为戊戌变法的有关遗迹供游人参观。 【玉澜堂殿内,御案后面的紫檀木屏风很有特色,屏面用两层玻璃合成,画风为中西合璧,立体感极强。殿中悬挂着“复殿留景”匾。“复殿”是深宫的意思;“景”指景星,寓意是深宫中住着圣明之君。玉澜堂的西暖阁是光绪皇帝的卧室,床罩上方悬挂着一块长方形匾额,上书“风篁成韵”,寓意帝后早生子嗣。】

(宜芸馆) 玉澜堂的后面就是宜云馆,“宜芸”是适宜藏书的意思。在清漪园时期是乾隆皇帝藏书的地方,重建后就作为光绪的皇后隆裕的住所。西配殿是光绪皇帝的宠妃珍妃的住所。
穿过宜云馆就是帝后生活区的主建筑——乐寿堂。

(乐寿堂院内) 乐寿堂是皇太后日常起居之所,乾隆皇帝的生母钮钴禄氏曾在此居住。后来是慈禧太后游园时的居所,并在此接见王公大臣、外国使节等。乐寿堂是一座三进院落,前院是水木自亲码头,慈禧从水路来颐和园时,在此登岸,进入乐寿堂。码头上有一座灯杆,称“探海灯杆”,以前灯杆上吊挂一盏大灯笼,是慈禧太后入园的标志。

中院乐寿堂前,左右各陈设一组铜鹿、铜鹤、铜瓶,借“鹿”、“鹤”、“瓶”三字的谐音,取意“六合太平”,“六合”为上、下、东、西、南、北,即天下太平的意思。庭院中种植有玉兰、海棠、牡丹,象征“玉堂富贵”。院中还有一块巨石,因形似灵芝,色青而润,乾隆便赐名“青芝岫”。
乐寿堂殿门内两侧各有一张用金星紫檀木作框架的鱼桌,正中御案两旁是一对青花大瓷盘,用来盛放水果,供慈禧太后闻香。殿内正上方有一块匾,上书“慈晖懿祉”,意思是受母后之深恩,托母后之洪福。在乐寿堂内东西两侧还有百鸟朝凤、孔雀开屏两副屏风,均是粤绣精品。

【乐寿堂后东侧跨院是乐寿斋,当年太监总管李莲英就住在这里。西侧跨院是扬仁风,建筑平面呈扇形,又称扇面殿。“扬仁风”的典故出自《晋书·袁宏传》里谢安赠扇的故事。东晋时期,谢安与袁宏是一对挚友,后来谢安出任扬州刺史,袁宏出任东阳郡守。两人走马上任告别时,谢安取出一扇赠与袁宏,袁宏答谢说:“辄当奉扬仁风,慰彼黎庶”,意思是我一定扬仁义道德之风,以安慰黎民百姓。】

(德和园)
在仁寿殿的西北方向就是德和园,是专供慈禧太后在园内听戏的场所。“德和”二字出自《左传》中“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意思是君子听了美好的音乐,就会心地平和,而达到道德高尚的境界。

大戏楼高21米,底台宽17米,是清代三大戏楼(故宫畅音阁、避暑山庄清音阁、颐和园德和园)中最大的一座。戏楼共三层,自上而下分别称为福台、禄台、寿台。

在大戏楼的北侧就是颐乐殿,殿内正中安放有宝座,当年慈禧太后就是坐在这里看戏的,并在开戏前接受大臣们的叩谢赏戏。颐乐殿后院的正殿是庆善堂,是女眷们看戏时临时休息的地方。1903年至1904年。美国女画家卡尔曾为慈禧太后画了4幅画像,其中一幅现藏美国国家博物馆,而其中在庆善堂内画的一幅,是慈禧太后和卡尔最满意的。 望采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