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源抗病毒农药有哪些类型?

如题所述

1.保护膜型

在美国等地使用脱脂牛奶,可作为这种作用机制的代表。它们在植物叶片表面形成一层薄膜,减少病毒感受点,对由机械摩擦传染和蚜虫传染的植物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这种类型的农药,一定要在植物感病前喷施,才能起到防治作用。所以,要在苗期就开始,每隔一定时间使用1次。如等到病毒已经入侵到植物体内,则不会有效果。

2.钝化病毒

作用于病毒粒子,使其暂时或永久钝化,失去侵染能力。如从商陆(PhytolaccaacinosaRoxb.)汁液中提取的蛋白质PAP,可以和TMV结合,降低其侵染活性。某些五羟基黄酮类似物可以与病毒粒子形成稳定的复合物,减弱病毒外壳蛋白亚基间的结合,使RNA暴露,破坏病毒粒子的完整性,从而降低病毒的侵染。这种类型的制剂,兼有保护和一定的治疗作用,最好也在植物感病前喷施,以发挥其最大功效。属于这类型的生物农药制剂有抗毒丰、NS83增抗剂等。

3.抑制病毒在寄主植物中的复制和扩散

植物病毒在寄主内的复制和扩散主要分为脱壳、病毒核酸复制、病毒蛋白合成、病毒装配和寄主体内长距离运输等几个环节。对其中某些环节的抑制可以防止病毒的增殖,达到防治病毒病的目的。这类抗病毒制剂对病毒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可以在植物发病初期使用。但此类农药目前较少,且多为化学合成农药。

4.诱导抗性

某些植物在受到病毒侵染和抗病毒剂激发后能在植物体内产生一些抗病毒物质。在受TMV侵染的心叶烟中产生一种具有抗病毒能力的含磷糖蛋白,被称为抗病毒因子,它能够抑制病毒的复制。一些诱导剂能诱导抗病毒因子的产生,如用酵母RNA注射到心叶烟中,可诱导产生抗病毒因子,起到抑制病毒的作用。另外,水杨酸、草酸等可以诱导植物中过氧化物等一些酶的活力增强,从而增强植物抗病毒的能力。

5.植物生长调节剂抑制症状表达

有些抗病毒药剂可以调节植物生长,如赤霉素、芸薹素等一些激素对番茄、辣椒、西瓜等蔬菜病毒有明显的疗效,喷施后表现花叶、卷叶的植物可以恢复,新叶完全展开。另外,一些植物性抗病毒剂在喷施后对促进植物生长的一些内源激素的含量有一定的影响,虽然寄主植物中病毒含量并未降低,却可以通过维持植株中叶绿体含量而抑制病毒症状的产生。

生物农药的大量使用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从而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又能保持对病害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达到可持续控制病害的目的。抗病毒生物农药来源于动植物或微生物,对植物药害小、副作用小,低残留,对环境无污染,所以应大力提倡各种生物源农药的开发和利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6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