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红顶商人”胡雪岩,为何说他是商界楷模?

如题所述

晚清时期,胡雪岩凭借自己的才能,不仅问鼎中国首富,更以商人的身份,第一个获得朝廷赏二品顶戴,赐黄马褂加身,甚至紫荆城骑马的殊荣。他横跨官商两界,被后世尊为“商圣”!1823年,胡雪岩出身在安徽绩溪县胡里村的一户普通农家,一家人守着几亩农田算是勉强度日,因家境贫寒,8岁的胡雪岩只能辍学回家给人放牛挣点零钱补贴家用。

简单说起来,胡雪岩就是一个放牛娃出身,11岁那年,他跟往常一样,赶着牛去村口吃草,自己则在村口的凉亭里玩耍,玩着玩着他看见凉亭的石凳下有一个包袱,打开包袱一看,他惊呆了,包袱里竟全是金银珠宝!

胡雪岩很快镇定下来,把包袱原样扎好,然后藏了起来,坐在凉亭里面等人来寻包袱,等着等着。

等了一天了,终于有人来找包袱,胡雪岩问清那个人包袱的颜色,里面的东西,分毫不差,立刻把包袱递给这位失主,这个人接过包袱后非常激动,立马抽出两根金条要谢胡雪岩,胡雪岩摇摇头说:“东西是您的,我不能要。”

听胡雪岩这样说,丢包袱的人大为感动,就说我一定要谢谢你,要不这样,我是绩溪县城粮行的掌柜,我那儿正好缺个伙计,你要是不嫌弃就跟着我进城吧?胡雪岩正是从这里踏上商道的。

短短几年,胡雪岩就成了杭州城里的大富翁。就在他踌躇满志,准备大展宏图的时候,意外的一件事让他的人生陷入了低谷,1851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爆发,1860年,太平军攻入杭州城,就在这场战役当中,胡雪岩发展商业帝国的重要靠山浙江巡抚王有龄弹尽粮绝城破身亡。

唯一所幸的是,当时胡雪岩被王有龄派到上海去搬救兵和买粮食了,躲过一劫。命保住了,但是产业没了,靠山没了。

然而胡雪岩看到战争也给他带来了更大的机会。那是1862年秋,王有龄死后,胡雪岩一直在寻找更大的靠山,他的目标便是浙江统帅左宗棠。

当时,他正在为一件大事发愁–粮饷。于是,胡雪岩资助左宗棠二十万石粮食,要想打动目标合伙人,那就得让他看到你的价值,这就是胡雪岩的成功秘诀。

那几年,胡雪岩俨然就是左宗棠的后勤部长,他不仅长期在宁波、上海等许多洋人聚集的通商口岸奔波往来,经办粮台转运,接济军需物资,还通过与外国人交往的机会联络外国军官,暗中为左宗棠训练一支一千多人全部用洋枪洋炮装备的常捷军。

后来,左宗棠搞洋务,创办的福建船政局,甘肃织呢总局,甚至还用西洋新机器开凿泾河,这些都是胡雪岩一手操办起来的。胡雪岩逐步走上了他人生最辉煌的顶峰,成为了富可敌国的红顶商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29

说到红顶商人,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胡雪岩、盛宣怀,一个商人在做生意的时候,捐了一顶官帽,融入了制度,用银子铺路,管理官场关系,使官商勾结,实现财富的快速积累。但是,“红顶商人”的定义并不局限于商人,而是所有戴官帽的人的总称,包括以清朝为幌子从事合法经营的各级官员。


他们通常不参与民间财富排名,所以财富往往是隐藏的。除非法院查抄他们的房屋并公布结果,否则世界永远不会知道他们的真实财富有多少。这样的公告,法院一般不会去,也不会直接把宫廷金银首饰浪费掉。所以只要不查,清朝的官员都吹嘘自己是虞成龙,但中国的有钱人却改变不了他们建院子、养妾收藏古董的三大爱好。今天,人们想了解清朝的官员。除了读传记,他们还必须到老家去看看祖坟,或者他们有多少孩子,还有多少古董、书画留给这个人的咸猪手。

比如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任淮河、淮河的江宁织盐使者。他处于一个开放的位置。他可以控制一方的经济命脉,所以他不必冒着违法行贿的风险。只要是为朝廷做生意,他也让兄弟、侄子、亲戚朋友在这一带做生意,这绝对是一笔财富的来源。政府不敢让他们难堪,甚至一路为他们开绿灯。商人看了看官员的脸,给了他们三份薄面条。同样一英尺的丝绸,你可以卖给别人一两个银币,但他们可以做很多生意。当权力可以支配一切的时候,有很多方法可以送钱。那些直接把钱和礼物带到门口的人都是愚蠢的。

成年人有白手套,他们知道什么是脏的。他们需要用别人的手洗。权钱交易不是食品市场,不是交割,而是一套完整的潜规则。了解日常生活的商人知道如何使编织或盐运输使他们周围的人富有。他们只想让成年人知道他们是孝顺的,下次他们批准这张纸条或是惩罚的时候,他们就会发财。

第2个回答  2019-09-28
他创造的经济效益是不可估量的说是商界楷模不为过
第3个回答  2019-09-28
当时会做生意的人很多,但是想胡雪岩这样有头脑的不多
第4个回答  2019-09-28
胡雪岩从一个钱庄伙计到顶级富豪,可为是个奇才,而且一直用自己的钱财支持军队。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