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小学的六年数学知识整理与七年级的知识进行对比、联系

我想要在网上看见其它知道的那个人回答的doc文档,谢了!

数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第三学段的数学内容与第二学段的数学内容既有必然的内在联系,又在的二学段数学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发展产生飞跃。因此,七年级的数学老师应瞻前顾后,找出这些联系和区别,使六年级的学生平稳过渡到七年级的学习环境中。对六七年级数学的衔接问题个人谈一点粗浅看法:
一 、 送
六年级下册数学将课程标准提出的四个领域的内容分六快,即数和数的运算,代数初步知识,应用题,量的计量,几何初步知识和简单的统计进行整理和复习。教师要引领学生将小学阶段分散在各年级中所学到的知识,按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利用表格式、括线图、集合图等形式,进行必要的梳理、分类、整理,弄清它们之间的来龙去脉,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的结构。这样不但有利于加深理解所学知识,而且有利于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切实为升入七年级打好数学基础。
二 、迎
学生升入七年级,课程增多,内容加深,任课老师与学生接触少,学生一时很难适应。有的学生因学习环境发生了变化学习松懈而掉队。总会有七年级老师责怪学生小学基础差,脑子笨,不会学习等缺点。这就迫使七年级的老师尽快了解每个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方法、性格特点和心理活动等多方面的情况,使学生很快适宜于七年级的学习生活。作为七年级的教师应在中、小学数学知识间架起衔接的桥梁,让学生顺利的过渡。
1、再现知识结构图。
七年级的数学老师,尽可能的把分布于小学里的知识内容,利用图表等形式张贴于教室内,或与学生一起重新绘制知识结构图,采用多种方法与形式,使同学们在脑子里再现小学阶段学过的知识,加深对小学数学知识的巩固。
2、数与代数方面。
〈1〉负数的引进。负数的引进是学生对“数”认识的一次飞跃。教师要引导学生加深理解“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多举一些实例,从发现中把负数引进。使学生从心理上接受有理数的分类。
〈2〉对乘方的理解。教师可引导学生从正方形的面积公式S=a 与正方体的体积公式V=a 出发,再次理解 a 与a 的意义。在此基础上研究乘方。
〈3〉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在小学见过的是一些简单方程,像2x=50 、 3x+1=4等。探究一元一次方程,学生要打好用字母表示数、式的基础,实现从具体数到抽象数,从数及其运算在转入式及其运算的飞跃。在具体教学中,即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好用字母表示数和表示数量关系的方法,又要注意挖掘中、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本身的内在联系。如,对整数与整式、分数与分式、有理数与有理式、等式与方程、方程与不等式等等,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并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区别,在知识间架起衔接的桥梁,从而抓好知识间的过渡。由于引进了用字母表示数和式,同学们的一般思维比较顺畅,可以使未知数与已知数共同组成一个等式(即方程)。所要区别的是方程的应用:小学里列式(或解方程)解题的思考是以综合为主,即从已知出发推得未知,而七年级列方程应用题则是抓住等量关系,以分析为主,教师要通过比较它们的差异,使学生体会到新方程的长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小学数学中学生已经获得的有关知识和能力,搭好新旧知识之间的桥,帮助学生渡过从解简易方程到解一元一次方程。
3、空间与图形方面。
认知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要从生活中的物体入手。七年级的教师在讲有关内容时,尽量指导学生巩固小学阶段所学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概念与特征,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分类。在此基础上继续探索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直线、射线、线段和角。最后在适时地进行概念分类、归纳、揭示相近或同类概念的异同,使学生条理清楚,概念清晰,逐步形成较完整的概念体系,为以后学习平面几何奠定学习基础。
三、衔接
以上所论述六年级的“送”与七年级的“迎”侧重于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衔接,在此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衔接略作简述。
1、暑假作业的布置。
小学毕业后往往没有暑假作业。部分小学毕业班的老师存有解脱的心理倾向,对学生暑假的学习生活也不作过多的要求,加上小学生的自觉性低,自学能力差,部分学生暑假虚度了光阴,再加上同学们对文化知识的遗忘,暑假开学升入七年级时文化水平就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所以六年级毕业班的老师如果能邀请七年级的老师来给学生布置语文、数学、英语等作业(包括复习与预习、课内与课外),来充实学生的暑假学习生活,以引起学生对暑假学习的重视,为升入七年级做好准备。
2、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
从小学到中学,随着课程的增多,老师授课艺术的不同,七年级的老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如何听课做笔记,如何搞知识小结,习题归类,以及作业的书写格式,做题规范等等。其次要引导学生学会读数学书,大家都知道,课前读书能使学生找出疑点,抓注重点;课后读书能弥补课堂上探索知识时的不足,还能深化所学知识。再次要教会学生如何订正错题,怎样写单元小结,逐步在较高的层次上会知识概括等等。使七年级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有个良好的开端。
3、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
刚刚踏入七年级门槛的学生,同小学生一样,“自制力差”,行动易受情绪支配,“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优势,课堂上老师的教学基点不要太高。教师要充分的让学生眼、耳、手、脑、都得到合理的使用,增强学习的目的性,分段式的将“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化”,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
以上仅仅谈了对六七年级数学衔接的一些想法,仅是个人观点,不够完善。事实上,数学的衔接问题 ,存在于每个学段,每个单元,每个章节的教学中。研究数学知识的“衔接”,是为使每个知识“点”知识“段”成为整个“知识链”。为学生下一步的学习奠定好基础。追问

感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9-01

六年级主要是应用题,相对而言,只要掌握扎实就不是问题。七年级的话,后期的几何不仅要上课认真听,还要有足够的思考,自己做出来!

六年级:πr的平方=

πd=圆的周长

圆柱s侧=ch=2πrh

圆柱s表=s侧+2s底

圆柱v体积=s底乘h

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

:分子比分母大或等于分母

除以除数=被除数分之除数=分子分之分母

三角形角的性质:

1、在平面上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内角和定理)。

2、在平面上和等于360° (外角和定理)。

3、在平面上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其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

4、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最少有两个锐角。

5、在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角大于等于60度,也至少有一个角小于等于60度。

6、 在一个中,若一个角等于30度,则30度角所对的直角边是的一半。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