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一生五拜明孝陵,评价16位大明皇帝,隐藏怎样的政治智慧?

如题所述

康熙是一位传奇帝王,这种传奇不仅在于他能在执政61年的历程中,将刚刚开国的大清朝构建得完美坚固,还在于他精通汉人王朝治理的方式,确立了大清得国的正统性。他时常和大臣玩“盖棺定论”的游戏,对大明王朝的16位皇帝进行评价和总结,这一政治行为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深意和智慧?

一、大明君主的两幅面孔

就整体印象来说,康熙对大明的印象还是不错的,他曾在祭拜明孝陵时亲手写下“治隆唐宋”四个大字,以表达他对明朝的评价。但具体到大明的每个皇帝,康熙对他们的评价却是相差甚远,将大明君主分成了两个阵营。对于明朝开国初期的几位皇帝,康熙将他们视作“圣君”,尤其是朱元璋,尽管康熙也认为其诸多措施有暴政的因素,但他一生中五拜明孝陵,表现出对朱元璋的惺惺相惜之感。



明孝陵康熙手书“治隆唐宋”

对朱棣、朱高炽等其他几位明初帝王,康熙也很赞赏。在康熙看来,以朱元璋为首的明初数代帝王,都是励精图治的英明君主,“为君事业,各克殚尽”。他们开创了200多年的大明基业,为后代帝王执政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对于同样生长于清代初年的康熙帝来说,无疑是学习的榜样。



《郑和下西洋》中的朱棣

但对于明代中后期的数代皇帝,都被康熙冠以“懒惰”、“昏庸无能”、“奢靡淫乱”的大帽子。康熙认为作为国家的最高领袖,这些皇帝竟然连早朝都不上,书也不读,对民间情况一无所知,只知道在宫廷中过享乐奢靡的生活。由于皇帝的惰政,使得明代中后期宦官把持朝政,他们残害忠良,致使朝野内外一片混乱。康熙甚至将这些皇帝视作明朝灭亡的“罪人”,不配与他们的祖辈一同入祀太庙。



明朝太监

二、评价帝王的背后深意

康熙是一位聪慧的君主,他对明代诸帝的评价,显然并不只是满足自己品评风流人物的瘾而已,在评价前朝帝王一事的背后,还隐藏着康熙更为复杂的政治目的。无论是多次祭拜明孝陵,还是写下“治隆唐宋”的碑文,对明代前期皇帝作出好评,无疑是康熙对汉人王朝表示尊重的最好的手段。康熙登基时距离明朝灭亡仅十数年时间,大量汉人与汉臣依旧满腹对前朝的怀念,康熙可以凭借此手段表明蒸蒸日上的大清是大明最正宗的继承者。



康熙祭拜朱元璋

通过对明后期皇帝的批判,正好表明大明的灭亡乃是人祸,是他们自己不珍惜,大清取代大明是天命所归,并不是大清篡夺了大明的江山,康熙希望通过一夸一贬的双重话语,确立大清得国的正统性,从而进一步获得汉人的支持。

当然,康熙的目的远不止使大清获得正统性这么简单,他对明末诸帝的严厉批判,使得大清朝廷一直存活在大明灭亡的“阴影”之下。也就是说,康熙努力让后世之君和大臣们明白一个道理,要想避免走上明朝灭亡的路,每个人都必须打起精神来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上至皇帝,下至官员,都不能再像明朝末代皇帝那样懒惰昏庸。事实上康熙也的确做到了这一点,他在位61年的时间里,与明末皇帝完全相反,真正做到了勤勉、节俭与果断。



三、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康熙评价前明诸帝,其实是在总结明朝的优劣之处,他在执政生涯中,尽量避免大明朝昏庸皇帝的弱点。此外,他从大明吸取到的最大的教训即是对文官集团的压制,明末党争所带来的巨大隐患使得康熙对朝廷官员始终采取打压分化的举措,尽力遏制结党营私情况的出现。而这一点也被康熙写进了遗训,并为大清后代皇帝所踵蹈。如在乾隆朝,乾隆曾明确表示要遵守《圣祖仁皇帝实录》当中所记载的康熙遗训。

在《实录》中康熙明确说道:“言路不可不开,亦不可太杂,明朝国事,全为言官所坏。”乾隆在位期间,始终不敢逾越康熙设下的这道“红线”。他认为皇帝固然要用人,要让他们表达意见观点,但是正如康熙对大明朝言官误国的观点一样,官员绝对不能干涉皇帝的人事任免权力,乾隆也始终对言官保持警惕。



乾隆

1790年,朝内学士孟生蕙认为开挖矿产是损伤“地脉”的,因此上书请求乾隆停止昌平地区的开矿行为,但这却遭到乾隆帝的严重反对,他甚至将孟生蕙比作是招致明末灭亡的言官,滥用手中的上书权力。他对孟生蕙说:“明朝科道朋党恶习,好为虚词,激成廷杖为荣,以致屋社,终无益于国。”仅仅是言官的一次劝谏,就引得乾隆如此恼火,甚至将其与明末文官党争联系起来,可见自康熙朝开始以大明末代皇帝为教训的深刻影响。这也是大清皇帝自康雍乾之后,虽然一茬不如一茬,但始终没有像明末帝王那般奢靡昏庸的重要原因。



清末皇帝光绪也曾想过励精图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