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的理想是什么?

如题所述

联纵抗秦,壮大楚国。

屈原不仅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而且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终其一生,他都在为楚国的兴盛奔走呼号,可惜由于小人当道,国君又善恶不明,邪正不分,致使屈原美好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反因被谗两次离开了朝廷。

屈原始终不忘作为“苗裔”所肩负的责任,他多次规劝怀王“抚壮弃秽”,修德任贤,治理美政,意思就是要怀王“以政为德”。

诗人通过对夏禹王、商汤王 、周文王三位贤明君王“杂申椒与菌桂”做法的描述和对尧舜光明正大,在遵循古代治国的正确轨道基础上,开辟一条治国平天下的康庄大路的颂扬,又通过对桀纣放纵不检、走上邪路,以致弄得寸步难行史事的重述,希望怀王能够以史为鉴,任人唯贤,以政为德,并表示“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

屈原虽没像孟子那样,明确提出“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的民本主张,但人民在他的脑海里始终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诗人被逐朝外,不能容于同列,但她始终如一的惦念着祖国的人民,他“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想到“民生之多艰”他就“长太息以掩涕”,从中可以看出屈原对人民的感情是多么深厚,多么真挚。诗人把自己的爱国之情由关心国君转移到同情民生疾苦上来,这是诗人爱国思想的升华。

屈原始终坚信,明君贤臣是治平的先决条件。他说“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屈原平生憎恶“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之徒,他渴盼楚国出现圣贤的臣子,能像他那样弃“余身之惮殃”于不顾,勤勉的奔走于国君前后,帮助国君赶上前代贤明君王的足迹,使楚国免于败亡的厄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