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封神演义中有没有直接说文殊广法天尊、慈航道人、惧留孙、普贤真人后来成为的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弥勒佛、普贤菩萨?3.为什么佛家、道家都坐的是莲花台?在古印度和其他国家佛与菩萨是否都坐莲花台?
2.没有。封神以前没有所谓文殊天尊、慈航道人等形象。封神作者扬道抑佛,把很多佛教神仙都弄成道教出身,例如,哪吒本是佛教护法神,莲花化身是佛教的理念,道藏中没有这个形象。但封神后就变成道教护法神了,既然三教合一,各人自己崇拜就是了。
3.莲花台是佛教的东西,喻一尘不染。道家本没有莲花的观念。但前边我说过了,中国宗教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三教合一的观点,佛道神仙很自然的和谐共处,既然同是修真,那么佛家的莲花台被融入道家就没什么奇怪了。
果卿 著
《西游记》与《封神榜》
师父,听你讲了《白蛇传》的故事,我觉得非常有道理。对法海老和尚的歪曲丑化,就是对佛法的攻击,对许仙和白娘子人畜相恋的同情和赞美,实际上也是末法时期的颠倒行为。我们佛弟子有责任通过书籍和各种传媒工具把被颠倒了的,再纠正过来。我现在还有几个问题请教师父:
《西游记》是一部历代大众喜欢看的历史名著,被编成电视剧之后更受大众欢迎。但是,我从小时候看这出戏就觉得唐僧太窝囊了,观音菩萨怎么会叫孙悟空拜他为师?而且还教给唐僧一个紧箍咒,专治惩恶扬善的孙大圣?唐僧什么本事也没有,能教给徒弟什么呀!这个故事从佛教的观点应该怎么理解呢?
妙法老和尚答:“我觉得一个懂得佛法的人,应当这样理解《西游记》:唐僧原来讲的是自己修自己的小乘佛法,不能成就无上菩提。所以观世音菩萨化现成一个老和尚,指点唐僧去西方拜见佛祖,求取大乘经典。西天取经的路实际上就是唐僧自度度人的修行之路。而修行之路不是平坦的,充满了艰难险阻。
“唐僧的三个追随者,实际上集中体现了众生‘贪、嗔、痴’三种恶习。猪八戒代表贪欲重的人,贪财、贪色、贪名、贪利、贪吃、贪睡……所以给他取名八戒,意思是只有守戒才能熄灭贪欲,只有守戒才能获得智慧,所以叫悟能。孙悟空代表那些有本事,有能力但脾气大的人。取名悟空,就是告诉这些人要知道一切无常,万法皆空的道理。而沙悟净是指那些生性憨厚的‘老实人’,因为不明白佛法,造下了杀生吃肉的罪业(他曾在流沙河吃人为生),取名悟净是要他修净行,要想出离三界必须慈悲不杀。而身为师父的唐僧,四大皆空,不被财色名利所吸引,在生死存亡之际视死如归,宁向西方一步死,不向东土一步生。他在悟空破杀戒不听教诲的时候念紧箍咒,意味着用戒律来约束他,令他改邪归正。
“唐僧不会腾云驾雾,不会变化,只知一心念佛,表明修行的目的不是为了有神通。你看神通广大的孙猴子,在妖怪的神通大于他的时候,不是也束手无策吗?然而邪不压正的,在一心念佛的唐僧有生命危险时,观世音菩萨一定会逢凶化吉,助唐僧遇难呈祥。再说,那些猴子对付不了的妖怪,多是哪位圣人的侍者或坐骑之类跑下来作怪的,这应当理解成菩萨、仙人为帮助唐僧早证圣果,有意制造的障碍。“一切是考验,看你怎么办”,唐僧在生死悠关的时候,从来都没有怪过观世音菩萨让他取经啊!
“孙悟空一个筋头十万八千里,却出不了如来佛的手心。如果佛想把大乘经典交给唐僧那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或者由孙悟空去取不就省事了吗?所以,这部《西游记》是告诉我们修行的艰难。在每一个学佛团体里,都会有各种各样的人在求佛道。佛教的团体就是个大熔炉,兼收并蓄。佛法是至刚的,无坚不摧;佛法是至柔的,无往不利。只要大家禀持修行的正念,就可共图大业。所以在经历了千难万险之后,师徒四人终于拜见了佛祖。然而在去藏经阁取经书时又遇到了障碍,这实际上是说只要未成佛,就会有无明,也是说只有舍,才有得。
“归来途中,所有佛经都掉进了水里,最后只剩下“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佛在《金刚经》里也曾说过‘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同时也是说到了末法的后期,从《楞严经》开始,所有经书的文字都会逐渐消失,最后只剩下“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
“其实我的这种解释,是在以正纠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西游记》和《封神榜》本来就是佛道相争,互为攻击的产物。近代中国禅宗泰斗虚云老和尚曾讲述了这两部书的来历:
‘当年北京白云寺白云和尚讲《道德经》,很多道士跑来听后都作了和尚,长春观的道士就不愿意了。以后打官司,朝廷为化解矛盾,令长春观改名为长春寺,白云寺更名为白云观。道士们并不服气,写了一部《西游记》小说骂佛教。看《西游记》的人要了解这一历史背景,就能看出它的真相。最厉害的是小说中描写唐僧取经回到通天河,全部佛经泡水后文字都没有了,只留下“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这就是影射玄奘法师所翻译的佛经全部是假的。可惜的是世人误信《西游记》,却把真正记载史实的《西域记》埋没了。
针对《西游记》创作的小说《封神榜》是和尚骂道士的。从这个观点看它,就看出处处都是骂道士的。比如说道士修仙必有劫数,要挨刀刃。看这两部小说。如果不明白它的佛道相骂的关系,便会认假为真。所以看书要明是非,辨邪正。’”(请参阅《虚云老和尚方便开示》)
以上是妙法老和尚对《西游记》的解释。他还建议我们熟读《楞严经》,就可以具备择法眼,多读大德高僧的著作就能开启自己的智慧。
2.不知道
3.中国文化融合的产物;可以肯定不是,古印度的许多地方拜的都是佛和菩萨的凶相或怒相
菩提老祖是以一种似佛非佛,似道非道,佛道一体的形象出现的。
参考资料:
1.在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师父菩提祖师是以道家形象出现还是以佛家形象出现...
1.菩提祖师的形象是三教合一。三教合一理念是从宋朝开始,明朝趋于成熟。“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西游记第二回)。2.没有。封神以前没有所谓文殊天尊、慈航道人等形象。封神作者扬道抑佛,把很多佛教神仙都弄成道教出身,例如,哪吒本是佛教护法神,莲花化身是佛教的理念,道藏中没有...
菩提祖师是和尚还是道士
菩提祖师是《西游记》中的神秘人物,担任孙悟空的师傅,传授给他七十二变和筋斗云等法术。在众多影视作品和艺术表现中,菩提祖师通常被描绘为一位道家仙人的形象:白发长须,身着道袍,手持拂尘。这样的形象让人很难将他与和尚的身份联系起来。例如,1986版的《西游记》、张纪中版的《大闹天宫》以及动画...
悟空的师父菩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他与三清,如来
菩提祖师是《西游记》中一位深不可测的师傅,他兼通佛道两家之学,以隐士的形象出现,传授孙悟空武艺和道理。在小说中,菩提祖师的形象体现了道教的隐逸和佛教的慈悲,以及儒家的人文关怀,是三教思想的融合体。菩提祖师所居的“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寓意深刻,反映了作者对于三教合一理念的寄托。孙...
孙悟空师父是佛教还是道教的?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师父是菩提祖师,以道家仙人的形式出现,但是他给孙悟空起的名字,“空”是佛教的法门,《心经》中便出现过”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菩提也是佛教中常见的名称,一般被认为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须菩提,须菩提解空第一更是对此的印证。但菩提祖师教会悟空的本领——七十二变,却...
菩提老祖是道家还是佛家?
菩提祖师这一形象融合了佛道元素,其名字体现佛教色彩,而形象和传授的知识则带有道教特色。他在《西游记》中的角色兼具佛道两家之长,既懂得佛教中的大智慧,也精通道教的房中术,并以此教授孙悟空,尽管后者未能完全领悟。菩提祖师的装束和主要教学内容倾向于道家,但他却以佛教中代表智慧的“菩提”为名...
西游记中的道士有哪些?看到有人说有24位道士,能帮我列举下吗?谢谢
1. 菩提祖师:在西游记中,菩提祖师是一位高深莫测的道士,他传授孙悟空武艺和道理,对其成长影响深远。2. 四大天师:他们是道教中的四位高级神祇,分别为张道陵、葛玄、许逊和萨守坚,分别在小说中以道士的形象出现。3. 三清:指的是道教三位至高无上的神祇,分别为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太上老君,...
菩提老祖是道家还是佛家
1. 名字与形象的融合:在《西游记》中,菩提祖师的名字具有佛道合一的特点,其形象则展现了道家的气质打扮。这本身就已经体现了菩提祖师不是单一教派的代表,而是多个教派的融合。2. 思想与行事的融合:菩提祖师的行事思想中蕴含着儒家的智慧。他教导孙悟空等弟子时,不仅传授法术,还注重品德修养和为人...
菩提老祖到底算是和尚还是道士?
菩提老祖的出现只在西游记中,他是孙悟空的师傅。教了悟空一身七十二变的神通和筋斗云的本领。在多数影视作品中,菩提老祖就是一个道家神仙的样子,长长的白胡子,一身道袍,手中还有一把拂尘。怎么看也不会把他想到和尚那边去吧。如86版的西游记,张纪中版的包括电影大闹天宫,就连动画片中的菩提老祖...
菩提祖师是道教还是佛教
菩提祖师既不属于道教,也不属于佛教。他以佛家之名,道家之貌,儒家之行为规范,通晓道教、佛教以及诸子百家之学。在孙悟空学艺期间,菩提祖师所教授的课程体现了他博采众长,精通多种学问。其中包括道教的多种技艺,佛教的修行方式,以及儒家的道德理念。菩提祖师的教学内容丰富多样,从“术字门”的请仙...
菩提老祖是道家还是佛家
菩提祖师是《西游记》中的神秘人物,其身份并不简单地属于道家或佛家。他的名字中虽包含佛教的“菩提”,但他的生活和教导方式却带有道教色彩。菩提祖师的形象反映了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思想,这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下是显著的。在《西游记》的故事里,菩提祖师教会了孙悟空法术,这体现了道教修炼元素。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