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安与杨氏的点点滴滴(怎么相遇等)

如题所述

至情潘安充满争议的一生
潘安的《怀旧赋》中这样写道:“余十二而获见于父友东武戴侯杨君。始见知名,遂申之以婚姻。”潘安12岁与父亲的朋友、大儒、扬州刺史杨肇相见,被杨肇赏识,许以婚姻。后来杨氏早亡,潘安对杨氏感情至深,自此不再娶,并作《悼亡诗》怀念杨氏,开中国文学史“悼亡诗”之先河,这之后“悼亡诗”的范畴仅限于悼念亡妻。《悼亡诗三首》(其一)中有一句“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是说夫妻一人先去,像比目鱼的分崩离析。潘安的三首悼亡诗都写得情真意切,李商隐曾作诗说“只有安仁能作诔,何曾宋玉解招魂”,写的就是潘岳的这三首诗。唐朝诗人元稹对潘安的《悼亡诗》有个评价:“潘安悼亡犹费词。”这当然是妒忌潘安的才华,要知道魏晋时期文风是铺垫、堆砌成风的,诗体也属于古体诗。
潘安对其妻扬州刺史荥阳杨肇之女杨容姬的至深挚爱,也与另外一件事有一定的关系,潘安与杨氏的一对儿女都早夭。儿子未取名就于襁褓之中夭折,女儿潘金鹿12岁时病死(潘安12岁时与杨氏订婚,女儿12岁时病逝,冥冥中是不是早有安排,这或许也是上天对潘安卑劣人品的惩罚吧)。
潘杨之好:潘岳对妻子杨氏忠一,深情,他和妻子杨氏12岁订婚,相爱终身。杨氏逝世后,他为她写的《悼亡诗》情谊真挚,缠绵无尽,并未再娶。更成为千古佳话,有“潘杨之好”的评价。
潘岳(潘安)有美好的容貌和优雅的神态风度。年轻时驾车走在街上,连老妇人都为之着迷,用水果往潘安的车里丢,都将车丢满了。这就是成语“掷果盈车”的由来,比喻女子对美男子的爱慕与追捧。左思文才很高,但长得非常难看,他也来学潘岳到处游逛,这时妇女们就都向他乱吐唾沫,弄得他垂头丧气。但是潘安的心扉岂是那些砸瓜果的庸俗女子能砸开的。他的心扉只为一人而开——与他订下婚约尚未过门的妻子、杨肇的长女杨蓉姬。潘安《内顾诗二首》(其一):“漫漫三千里,迢迢远行客。驰情恋朱颜,寸阴过盈尺。夜愁极清晨,朝悲终日夕。山川信悠永,愿言良弗获。引领讯归云,沉思不可释。”杨蓉姬其人,史书上几乎没有任何记载,只知其名,其父名,只道她是潘安唯一的妻子,其他一概不知。但是应该不会是庸脂俗粉之辈。潘安写这首诗时19岁,正是洛阳道上“掷果盈车”的翩翩美少年,潘安穿行在洛阳大道的百媚千娇之中,一颗心却守成一道纯净风景。都说自古多才情太浅,他的情却那么深,令人讶异又感动。
一篇词藻清艳的《藉田赋》,结束了他光风霁月的前半生。20岁入仕,西晋初建,晋武帝司马炎率诸侯耕田祈求丰收。潘岳作了一篇《藉田赋》歌颂武帝躬身耕种的美德,这篇锦绣文章让初入仕途的潘安声震朝野,却也因此遭人嫉恨。很快他就被排挤出了朝廷,滞官不迁达十年之久。29岁那年他正式迎娶了杨蓉姬。从订婚到完婚,他们经历了17年漫长的两地相思。婚后一对恩爱夫妻长相厮守,偕老到白头。潘安“弃官奉亲”使他在《二十四孝》故事中占了一节佳话。但是,他强烈浓厚的功利之心根深蒂固,使他的双眼深心都被蒙蔽,已经年近50岁的潘岳攀附上了奸人权臣贾谧,看似仕途通达,前途无限,但世间万事不可两全,52岁时,与他相濡以沫23年的妻子杨蓉姬不幸因病逝世。在他郁不得志的很多年里她是他最大的慰藉。在他开始“得志”的时候她却永远地离他而去,留下他成了头白鸳鸯失伴飞。妻子的离去带走了潘安生命中所有的锦绣时光,他也很快离世。千年之后,他的刻骨离殇人们依然可以在他的《悼亡诗》中看得清楚分明。《悼亡诗三首》(其一):“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怅恍如或存,回(有版本作“周”)遑忡惊惕。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春风缘隙来,晨溜承檐滴。寝息何时忘?沈忧日盈积。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悼亡诗三首》(其二):“皎皎窗中月,照我室南端。清商应秋至,溽暑随节阑。凛凛凉风升,始觉夏衾单。岂曰无重纩,谁与同岁寒。岁寒无与同,朗月何胧胧。展转盻枕席,长簟竟床空。床空委清尘,室虚来悲风。独无李氏灵,仿佛睹尔容。抚衿长叹息,不觉涕沾胸。沾胸安能已,悲怀从中起。寝兴目存形,遗音犹在耳。上惭东门吴,下愧蒙庄子。赋诗欲言志,此志难具纪。命也可奈何,长戚自令鄙。”《悼亡诗三首》(其三):“曜灵运天机,四节代迁逝。凄凄朝露凝,烈烈夕风厉。奈何悼淑俪,仪容永潜翳。念此如昨日,谁知已卒岁。改服从朝政,哀心寄私制。茵帱张故房,朔望临尔祭。尔祭讵几时,朔望忽复尽。衾裳一毁撤,千载不复引。亹亹朞月周,戚戚弥相愍。悲怀感物来,泣涕应情陨。驾言陟东阜,望坟思纡轸。徘徊墟墓间,欲去复不忍。徘徊不忍去,徙倚步踟蹰。落叶委埏侧,枯荄带坟隅。孤魂独茕茕,安知灵与无。投心遵朝命,挥涕强就车。谁谓帝宫远,路极悲有余。”
这是他=潘岳为亡妻写下的痴情恋歌。杨蓉姬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幸运女子之一,因为她得到了潘安一生不变的深情,这在那个妻妾成群的中国古代更属难得。她死后潘安没有再娶,她成了潘岳心灵住房里唯一的住客。与杨蓉姬的这段传世爱情,让专一痴情成为潘岳的醒目标签。杨氏过世,潘安写下的那三首《悼亡诗》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中“悼亡诗”的先河,成就了他在“悼亡”题材上的不朽诗名。在潘安之前中国文学史上几乎没有悼念亡妻的作品出现。
其实,潘岳与其妻子杨氏的爱情的感天动地,或许也与潘岳随后不久也就因朝政突变受牵连很快被夷灭三族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他再多活几年或者十几年、几十年,情况就会大不相同了。这就像有人曾经评价英国伟大的抒情诗人拜伦一样,如果拜伦不是在希腊联军统帅位置上身感风寒去世,或许他在不久之后就很有可能会变节……
一年后赵王司马伦发动兵变,尽诛贾后党羽。潘安也被株连。虽然他受了牵连,但当初并没有定罪,如果有人肯为他求情,他也许能逃脱一死。但是赵王司马伦的心腹孙秀与他有宿怨,誓要置他于死地,孙秀趁机诬告潘安及石崇、欧阳建等人阴谋奉淮南王司马允作乱,潘安悲剧终于无法扭转。晋惠帝永康元年(300)53岁的潘安以谋反罪在洛阳被杀,并“夷三族”,70岁高龄的老母亦不能幸免,杨蓉姬留给他的三个孩子也一同遇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