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介绍《儒林外史》及其作者

注意! 简要! 不要从网上COPY下来

  作者:(清)吴敬梓
  一、《儒林外史》的思想内容:
  《儒》用小说的形式,向我们生动地再现了一幅幅八股取士制度下的社会状况,以此说明八股制度是造成官场腐败,社会风气堕落的直接原因。具体到作品中,作者主要是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读书人的精神面貌,或讽刺,或赞扬,来表明这种主题的。1、对功名富贵的追求,耗尽了大多数士子一生的精力,使他们丧失了应有的是非道德观念,知识贫乏,精神上陷入麻木不仁的状态而不自知。(考取八股前的士子们)
  2、展现官场的腐败和黑暗。(考取八股后的士子们)
  3、还描写了一些招摇撞骗的假名士。(八股考试彻底无望者)
  4、讽刺了士子以外的普通人,说明功名富贵不仅腐蚀了士子们,也对士子以外的广泛社会散布着恶劣的影响。5、作者倾心于两种人:一种是以杜少卿为代表的轻视功名富贵,襟怀淡薄,讲究品德、学问者;一种是以篇末“四大奇人”为代表的靠自己的劳动来生存的儒林之外的人。

  二、《儒林外史》的讽刺手法和结构特色:
  一)讽刺手法:1、“口无所臧否,而心有所褒贬”的“史笔”法。2、鲁迅先生所说的“戚而能谐,婉而多讽”的特点。具体应用的方法有:2)把一个人物前后相反的语言和行为相对照,使读者看清其真面目。3)描写某个人由于认识上或品质上存在着缺陷,对自己的真实处境很不了解,盲目地去干一些对自己无益甚至有害的事。他的行动越积极越认真,讽刺效果就越强烈。4)让反面人物一本正经地讲假话或讲大话,但轻轻一笔点出漏洞,或者突出其最荒谬之处,使读者很容易看穿,不觉会心而笑。5)让反面人物弄巧成拙,事与愿违,或者陷入困境,当场出丑。等。二)结构特点:1、全书没有贯穿始终的主要人物和主要故事,而是由许多分散的人物和自成段落的故事前后衔接而成,“虽云长篇,颇同短制”(鲁迅语)
  2、书中每个相对独立的段落,既不同于《水浒传》中较长的人物传记,也不同于《西游记》中那种展示事件全过程的完整的故事,而是一个或几个精彩的生活片段。这些片段往往是社会矛盾的集中点或爆发点,经过作者的精雕细刻,很容易显出人物的思想性格。3、书中许多人物和故事之间,虽然缺乏紧密的联系,但也不是杂乱无章地拼凑起来的,作者是在一个明确的主题思想指导下,对所有的人物和故事做了安排。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4-26
作者是吴敬梓(wu jing zi)
全书是以讽刺为主,书中时代是在明朝,从元末到万历年间(实则是明清两代)
讽刺的有三种:
欺压百姓的“父母官”——官僚(例如王惠)(作者感情:憎恨)
越读越迂腐并不高中的儒士——儒者(例如王玉辉)(作者感情:同情、可怜)
冒充名士没有才学的人——表面“名士”,实则“市井无赖”(例如杨执中)(作者感情:厌恶、反感)
挺简洁的了(说实话,是懒)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