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酒释兵权的时候两名不愿交出兵权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如题所述

古代皇帝最在乎两件事,一是自己能活多久,二是皇位是否稳固。对于第一件事,担心也没多大作用,除了一些意外情况,寿命由上天所决定;而第二件事就不好说了,万一有将领图谋不轨,就会对皇帝产生致命的威胁。



为了防患于未然,每个帝王都会采取一定的措施,只是手法略有差异。秦始皇依靠绝对的自信,足以震慑群臣,文臣武将都老老实实的;刘邦和朱元璋手腕比较强硬,心也相当的狠,把那些有威胁的功臣一一铲除;赵匡胤的手段非常仁慈,给予功臣优厚的赏赐,只是收缴了他们的兵权。

赵匡胤本来是后周的武将,与皇帝柴荣的关系很好,几乎亲如兄弟,柴荣死前托孤与他,希望他能够尽心尽力辅佐小皇帝。当然了,赵匡胤之所以取得后来的成就,并不是靠关系,而是他的能力的确很强,攻城略地毫不含糊,每次作战都一马当先。



历史上大多数的开国皇帝,都是通过多年的征战,推翻了之前的王朝,并且打败了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历经各种磨难才坐上皇位,甚至可以是九死一生,艰难程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赵匡胤则不同,只从难易程度来看,不说与朱元璋相比了,就连刘秀都比他得位困难的多,他跟隋文帝杨坚较为相似。

当时赵匡胤带兵来到陈桥,部下趁他睡着,直接把龙袍给他穿上,一觉醒来就从将领变成了皇帝,并且略显惊讶和无奈。回到京城后,后周的小皇帝柴宗训只能禅位,除此之外别无选择,赵匡胤就这样建立了北宋。虽然登基称帝,但赵匡胤整天闷闷不乐,时刻担心拥立他称帝的部下有异心。



换位思考一下,就能理解赵匡胤的心思了,既然他能通过这种方法坐上龙椅,手下的将军也可以,毕竟他们都是坐镇一方的将领,能力和实力不容小觑。谋臣赵普与赵匡胤相处多年,一眼就猜出皇帝的担忧,为君主分忧乃臣子的本分,赵普就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计策,即杯酒释兵权。

赵匡胤登基的第二年,通过杯酒释兵权,就让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等大将乖乖交出兵权,但也没有亏待这些跟着他打天下的功臣,赏赐良田美宅,出手不可谓不阔绰。然而,却有两位将领死活不肯把兵权交出来,结果一人得以善终,一人惨死。



先说第一位,他是都指挥使罗彦环,以前与赵匡胤同为柴荣的爱将,功劳也相当显著。黄袍加身的时候,罗彦环坚决支持赵匡胤,因此成为心腹将领,跟着宋太祖征战各地。罗彦环掌管着禁军,辅佐保护赵匡胤的安危,他说道:“一旦交出兵权,别人未必能像微臣对陛下一样忠心。”听了罗彦环的话,赵匡胤感动的不行,提拔了他的官职,罗彦环也因此善终了。

第二位是张琼,这哥们当时是的职位是殿前都虞侯,而且兼任一方刺史。最重要的是,张琼在一次战斗中,看到赵匡胤有危险,冒死把赵匡胤救了出来,于公是大宋的功臣,于私是赵匡胤的救命恩人。



但是,性格耿直的张琼,得罪了石汉卿,结果被石汉卿诬陷,赵匡胤二话不说把张琼赐死,之后觉得自己做的太过分了,把张琼的哥哥提拔为副指挥使,算是一种补偿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