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是一代名帝,乾隆年间的宰相有哪些?

如题所述

乾隆年间军机大臣是事实上的宰相,有鄂尔泰;张廷玉;钮祜禄·讷亲;博尔济吉特·班第;索柱;丰盛额;乌雅·海望;莽鹄立;萨尔图克·纳延泰;徐本;富察·傅恒;汪由敦;高斌;蒋溥;

陈大受;舒赫德;来保;尹继善;刘纶;兆惠;刘统勋;雅尔哈善;阿兰泰;钮祜禄·阿里衮;裘曰修;梦麟;三泰;富德;于敏中;阿桂;富察·福隆安;索琳;温福;丰升额;

桂林;章佳·庆桂;福康安;袁守侗;梁国治;阿思哈;和珅;明亮;李侍尧;董诰;福长安;王杰;孙士毅;松筠;台布等。

1、徐本

徐本(?—1747)清朝大臣,字立人,浙江钱塘人,吏部尚书徐潮之子。康熙五十七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办理军机大臣、太子太保兼管户部,谥文穆。

2、富察·傅恒

富察·傅恒(1722~1770年),字春和,满洲镶黄旗人。清朝外戚、名将,户部尚书米思翰之孙,察哈尔总管李荣保第九子,清高宗孝贤纯皇后之弟。

初为蓝翎侍卫、山西巡抚、总管内务府大臣,累迁户部尚书等职,乾隆十三年(1748年),督师指挥大小金川之役,降服莎罗奔父子。

乾隆十九年(1754年),力主攻打伊犁,平息准噶尔部叛乱,担任《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平定准噶尔方略前编》、《平定准噶尔方略续编》正总裁,撰写《钦定旗务则例》、《西域图志》、《御批历代通鉴辑览》等书。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担任经略,督师云南。次年四月,率领京师及满蒙士兵,分三路入缅作战,身患重疾,仍督军进攻,屡败缅军。

后与云贵总督阿桂合攻老官屯不下,遂乘缅甸遣使请和,上疏奏请罢兵,授一等忠勇公、领班军机大臣加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二月,班师回朝,不久病卒。乾隆皇帝亲临府邸奠酒,谥号文忠。嘉庆元年(1796年)五月,其子福康安平苗之功,赠郡王衔,配享太庙,入祀贤良祠。

3、陈大受

陈大受(1702—1751年),字占咸,号可斋,湖南祁阳下马渡藕塘冲人。雍正十一年(1733年)进士,选庶吉士。

乾隆元年,授编修,御试第一,擢侍读,充日讲起居注官,历任内阁学士、吏部右侍郎、兵部右侍郎、太子少保,兵部、户部、吏部尚书。

乾隆十三年,升任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外任安徽、江苏、福建巡抚,直隶总督、两广总督。

乾隆十六年(1751年)积劳成疾,卒于两广总督任所。军功加三级,死后谥文肃。有《陈文肃奏议》。

4、刘统勋

刘统勋(1698年—1773年),字延清,号尔钝,山东诸城(今山东高密)人,清朝政治家。

雍正二年(1724年)中进士,历任刑部尚书、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内阁大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及军机大臣等要职。

刘统勋官至军机大臣,为政四十余载清廉正直,敢于直谏,在吏治、军事、治河等方面均有显著政绩。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猝逝于上朝途中,乾隆皇帝闻讯慨叹失去股肱之臣,追授太傅,谥号文正

5、福康安

福康安(1754年—1796年7月2日),富察氏,字瑶林,号敬斋,满洲镶黄旗人,清朝中叶名臣、外戚、民族英雄。大学士傅恒第三子,孝贤纯皇后之侄。

福康安历任云贵、四川、闽浙、两广总督,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福康安早年参加第二次金川之战。

他先后率军平定甘肃回民田五起事、台湾林爽文事件、保卫西藏的廓尔喀之役、苗疆起事,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领土统一和完整,累封一等嘉勇忠锐公。

此外,他参加制定的《钦定藏内善后章程》和金瓶掣签制度,对于巩固清朝中央与西藏地方的政治关系,维护祖国的统一,加强民族团结等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

嘉庆元年(1796年)二月,赐福康安贝子,同年五月去世,追封嘉勇郡王,谥号文襄,配享太庙,入祀昭忠祠与贤良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宰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军机大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徐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富察·傅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陈大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统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福康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22
清朝没有宰相。

宰相是中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宰”的意思是主宰,商朝时为管理家务和奴隶之官;周朝有执掌国政的太宰,也有掌贵族家务的家宰、掌管一邑的邑宰,实已为官的通称。相,本为相礼之人,字义有辅佐之意。宰相联称,始见于《韩非子·显学》,但只有辽代以其为正式官名,其它各代所指官名与职权广狭则不同,而且名目繁多。通常和丞相是一个概念。
明朝初设中书省,左右丞相。洪武十三年(1380年),罢中书省,废丞相,由皇帝亲决国政。宰相制度遂废。后皇帝以不胜庶政之繁,设内阁大学士协理文书。后阁职渐重,大学士成为事实上的宰相,称辅臣,居首者为首辅。
清朝沿明制设内阁大学士,雍正时设军机处,内阁成为闲曹,军机大臣成为事实上的宰相。明、清习惯上都称授大学士为拜相,但无正式宰相名份。
第2个回答  2019-09-22
历代王朝都有一位或两位宰相辅佐朝政,只不过称谓不同。朱无璋建立明朝这后,开始还有宰相佐政,但朱元璋权力欲重。猜忌心强,唯恐朱姓天下难以长久,遂借口左丞相胡惟庸和大将军蓝玉等“谋反”,而进行镇压,前后十余年内,杀戮功臣宿将4万多人。他还敕谕群臣:今后倘有奏置宰相者,“论以极刑”。历史上沿用了近2000年的宰相制度就此废除。后来,为解决皇帝独自处理国家大事精力有限的予盾,在明朝时,设立了由“殿阁大学士”进内宫办事的“内阁”。“内阁”成员是皇帝亲选的学识高明人士,人数不定,6名到7名这间。“内阁”成员任期不定,皇帝可随时更换。

清朝是继承明朝,叫“清承明制”。清雍正八年(1730年),“内阁”取消,建立了军机处。军机处便成为神秘的、权倾朝野的皇帝的代言机构。

清朝没有宰相或丞相的官称,皇帝之下统管文武朝政的最高行政长官,叫做大学士,也足见满清朝廷对于任政府总理一职的人选,有多么高的学识要求。
大学士——清朝设满、汉大学士各二人,自雍正八年起其品级定为正一品。这就使得大学士成为清朝最高的官员,犹如历朝的丞相,品列文官之首。专以三殿(保和、文华、武英),三阁(文渊、体仁、东阁)为名称,满汉各2人;协办大学士满汉各1人。均为文臣中的最高官位,汉人非翰林出身不授此官(除少数例外)。大学士的副职为协办大学士,满汉各一人,乾隆四年始有,其品级为从一品。

阁臣权力虽比宰相权力小得多(实际上,大学士如果兼军机大臣就相当于清朝以前的宰相了,如刘统勋等),但人们还是习惯把阁臣看成宰相。所以在一些文献内还是出现“清朝宰相”这个说法。

乾隆时的大学士有:
高斌乾隆十年授命协办大学士,后官至文渊阁大学士。
嵇曾筠乾隆年间官位为文华殿大学士。
嵇璜,嵇曾筠之子,乾隆年间历任吏部尚书兼协办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
王杰乾隆五十一年,命为军机大臣兼上书房总师傅,次年拜东阁大学士。
傅恒乾隆年间累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兼首席军机大臣。
刘统勋乾隆年间累官至东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
阿桂(阿贵)乾隆年间累官至武英阁大学士兼首席军机大臣。
和珅于乾隆四十九年由吏部尚书授协办大学士兼步军统领,乾隆五十二年授文华殿大学士兼步军统领(属军机大臣)直至嘉庆四年获罪被革职。
刘墉于乾隆五十年由吏部尚书授协办大学士,乾隆五十四年反而由协办大学士降为侍郎阁学,直至嘉庆二年才被再授体仁阁大学士。
纪晓岚乾隆年间任礼部尚书,至嘉庆十年正月被授协办大学士。(电视剧中乾隆年间称纪晓岚为“纪大学士”是不正确的)
蔡新于乾隆四十八年官拜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
程景伊乾隆乾隆三十八年任协办大学士,四十四年授文渊阁大学士。
梁国治乾隆四十八年命协办大学士,五十年晋授东阁大学士兼户部尚书。
于敏中乾隆二十五年任户部侍郎兼军机大臣,后就任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文渊阁领阁事先培植职。
英廉乾隆四十二年任协办大学士,后寻授东阁大学士兼直隶总督。
彭元瑞乾隆五十五年任协办大学士。
舒赫德乾隆年间官拜武英殿大学士。
刘纶乾隆授为协办大学士,三十六年授文渊阁大学士兼工部尚书。
来保乾隆十年授武英殿大学士,十三年命为军机大臣。
徐本乾隆元年授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三年授办理军机大臣。
陈宏谋乾隆二十八年奉调进京,历任吏部尚书、工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东阁大学士。

共计21人。
参考资料:《清史稿》
第3个回答  2019-09-22
乾隆时期主要的宰相是刘墉、纪晓岚、和珅、阿桂四位。四川的没有,阿桂和和珅是满洲人,当时属于关外,乾隆常说的龙兴关外。纪晓岚和刘墉应该是属于江南一带的,才子之乡!
第4个回答  2019-09-22
张廷玉、庆复、纳亲、刘统勋、傅恒、阿桂、于敏中、和砷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