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不同的语言,会对人们的思维方式产生怎样的影响

如题所述

1 认知发展差异
除了在成年到中年这段时期,多语个体和单语个体的认知发展差异没有显著差异之外,从婴儿时期到老年时期,单语群体都妥妥地被甩在看不见的地方了。多语个体在婴儿时期就表现出更强的感知力和注意力;在青少年时期表现出更强的记忆力,空间问题解决能力和物理科学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的优势;老年时期则显著比单语群体有更缓慢幅度更小的认知能力的减退,也就是说,多语个体患阿兹海莫症(老年痴呆)的可能性更小。

种种研究都表明多语个体和单语个体在认知发展上的差异,一方面说明掌握多种语言本身对认知发展的促进作用,另外也巧妙地从侧面说明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性,意即,如果语言之间没有差异性,即使学无数种语言,认知水平的发展也不会出现如此显著的差异。所以不同语言对于认知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 文化发展差异
语言和文化是没有办法分割的两个有机结合的整体,语言的发展是在文化中不断浸泡浸泡浸泡,摩擦摩擦摩擦的产物。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在学习一个新的语言时,一定会有一个课叫做《日本文化概览》《英美文化概览》《拉丁文化概览》这种东西。没有文化背景作为参考,赤背再多的单词和巨型,你都说的还是“中式日语”“中式英语”“中式拉丁语‘,说给中国人听,不但可以正常交流,还会被夸赞某某语说得真好,并暗自觉得自己的听力水平好像进步不小;其实呢,说给外国人听,他们真是听得挺辛苦的,只是文化问题,他们不爱计较这些,听个大概,打哈哈,也就过去了。

文化就是一个在一个身上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处处感觉得到的东西,它如影随行,就藏在你一颦一笑一投足之间。有研究找了大量的多语被试,让他们描述自己在说不同语言时自己的感受,多数人都表达了这样的想法:“我说中文(for example)和英文时,我的行为还有我身体做出的各种动作都时不一样的。说英文的时候明显地更多使用手势,更活泼。” 有一位名叫Sante的双语作家(英语是第二外语)在自传中这样写到:“没有人能用英语上伤我的心”。我这点特别有体会。有一次走在大街上,我不小心撞到了一个粗糙的白人大叔,尽管我连声道歉,他还是脱口而出“fuck you”,我的第一反应竟然是“哎,我咋没什么感觉”,然后冲他笑了笑,走了。

3 自我( Identity)和人格(Personality)发展差异
由于语言和文化的水乳交融性,以及上文提到的认知发展差异性,个体的自我和人格发展也受到了极其巨大的影响。多语个体用不同语言回忆事情的内容是不一样的,表现出来的性格是不一样的(比如很多美籍华人表示,在用英文时,感觉自己特别aggressive,但是一旦切换到中文,就瞬间羞涩了),甚至最令人震惊的是,曾有研究提到,有些双语个体会同时存在两种精神状态,在一种语言状态下是正常人,在另外一种语言下却有明显的心理障碍。

4 三观(根据本题补充,不是论文的内容)
说到这,认知,文化,人格都差这么多了,三观当然也不能幸免于难。因为一个人三观的硬核就是我在其它答案中多次提到的核心信念,核心信念形成的资源就是我们上述讨论到的这些,最原始的资源都哪哪都不一样了,三观自然也是相差甚远的。在美国待久了我自己也感知到了非常大的变化,我现在打心眼里不能理解的事情但是之前毫无疑问的事情越来越多:为什么要拼了老命买套房子?为什么别人夸我的时候我还得先不好意思?为什么教授对研究生的态度跟使唤丫头似的?为什么北京火车站地铁站各大景点售票处那卖票的工作人员总是给你一张你欠了他很多钱的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