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与真理的关系是怎样的

如题所述

知识是人类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它包括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发展的相对的知识结晶。真理是揭示宏观和微观宇宙生成和运行规律的科学结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6-30
现在各种各样的知识很多,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如何判断知识的真理性?
为了区分起见,我们把能反映客观情况的知识称作真知识,把没有反映客观情况的知识称作假知识,把能部分地反映客观情况的知识称作不完善的知识。
在学习时,对知识的真假进行判断非常重要。对于部分反映客观情况知识,了解其存在的不足,也是很重要的。如果我们把假的知识当作真的知识接受,或者把不完善的知识当作完善的知识接受,那么,我们在认识过程中和实际工作中都会出问题。
判断知识的真假最可靠的办法是用实践去检验。这里的实践既包括科学实验,也包括社会实践。某项知识能否真实地反映客观规律,只有通过实践来反复检验。如果知识中的表述与实践结果相符合,说明这项知识是符合实际的。但这种方法对于学习者,有时会存在较大的困难,因为有时不存在实践检验条件。那怎么办呢?我认为要区别对待。对于编入教材的自然科学知识,是已经经过科学家的反复检验的,绝大多数是真知识;对于主观性比较强的“社会科学知识”,尽管冠以“社会科学”的名称,许多知识并没有反映客观真理,但对它们进行实践检验又比较难,所以学习者要特别小心。我的建议是,对于没有经过自己亲自实践检验的知识,要保持存疑的态度,不能盲从。
对于学习者来说,还有一个检验知识真假的初步方法——理解的方法。理解的方法要求学习者通过分析某项知识是否符合内在的逻辑,来初步判断知识的真假。如果某项知识建立在某种牢固的起点基础之上,而这些起点一目了然,不容怀疑,并且每一步推理过程都符合逻辑,对得出的结论我们也能理解,那么,我们就可以初步判定这项知识是真的。
理解对于学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学习者,即使某项知识是真知识,如果没有理解,也不能算是已经学会了。因为尽管某项知识本身是真的,但如果学习者理解不到位,学习者得到的仍然是片面的知识。
学习者要养成这样一个观念:要把没有完全掌握的知识应当作完全不会来看待。似懂非懂比无知还可怕。
只要是科学知识,它必须从严密的起点出发,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从而得出各种科学结论。科学知识是非常严密的。在实际应用中,如制药、通讯、航空航天等过程中,只要一个环节、一个步骤出问题,哪怕是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百万分之一的差错,可能使整个产品报废,造成很大的损失。
在学习中,最可怕的是假知识当作真知识接受。这种现象在我国的道德领域、价值观领域和社会科学领域是非常普遍的。比如,许多人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许多人把自己的所谓成功建立在破坏自然环境和社会公平之上;许多社会科学不是建立在常识(公理)之上,而是建立在一些教条之上。
知识是不断发展的,有些过去认为是正确的知识,随着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可能被认为是不正确或部分不正确。我们常说的解放思想,就是要求人们从假的或片面的认识中,解放出来。
还有一些传统的习惯观念,长期存在于人们的大脑里,大家都习惯了,根本觉察不到它是假的,这就需要敏锐的思想家或科学家帮助我们把它们发现出来。
由于人性的弱点,有时一些假的知识比真知识还受人欢迎。这种现象老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指出来了,老子在《道德经·第八十一章》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意思是可信的话听起来都不太动听(因为不符合人的习性),而漂亮动听的话往往不可信。

理解是我们判断知识真假的前提。如果我们对某一项知识彻底理解了,认为它符合内在的逻辑,我们可以初步判断它为真知识,否则,就判断它为假知识。对于我们没有彻底理解的知识,我们根本就不能对它们进行判断。每个人在没有彻底理解某项知识之前,应把许多他人认为是真知识的知识放在一个有待理解的位置。至于如何理解知识,在“科学知识的构成”一章中,会专门讲解。
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对知识的真假进行判断是必要的。这样我们既可以节省学习的时间,又可以避免上形形色色假知识的当。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