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的过桥米线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要叫“过桥”呢?

如题所述

过桥米线是云南滇南地区特有的小吃,属滇菜系,起源于蒙自地区,由汤料、佐料、生的猪里脊肉片、鸡脯肉片、乌鱼片及五成熟的猪腰片、肚头片、水发鱿鱼片制作而成。

辅料有来过的豌豆尖、韭菜,以及芫荽、葱丝、草芽丝、姜丝、玉兰片、氽过的豆腐皮;主食,即用水略烫过的米线。鹅油封面,汤汁滚烫,但不冒热气。

过桥米线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相传,清朝时滇南蒙自市城外有一湖心小岛,一个秀才到岛上读书,秀才贤慧勤劳的娘子常常弄了他爱吃的米线送去给他当饭,但等出门到了岛上时,米线已不热了。后来一次偶然送鸡汤的时候,秀才娘子发现鸡汤上覆盖着厚厚的那层鸡油有如锅盖一样,可以让汤保持温度,如果把佐料和米线等吃时再放,还能更加爽口。于是她先把肥鸡、筒子骨等熟好清汤,上覆厚厚鸡油;米线在家烫好,而不少配料切得薄薄的到岛上后用滚油烫熟,之后加入米线,鲜香滑爽。此法一经传开,人们纷纷仿效,因为到岛上要过一座桥,也为纪念这位贤妻,后世就把它叫做“过桥米线”。

其实,过桥指的是一种做法,而不是真的要过一座桥。即先把配料都准备好,包括码碟、烫好的米线、及提前加热的鸡汤,上桌后再把食材倒入砂锅中,用砂锅的余热把食材烫熟,这个过程叫过桥。所以是不是正宗的过桥米线看两点,一是不是用的砂锅,二是不是上桌子后再把食材倒入砂锅中。如果没有这两点,那你吃的肯定是假过桥米线。

过桥米线已经列入昆明市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昆明市首个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类项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27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在中国这个极为注重饮食的国度,东南西北个个地方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美食。当然,每个地区的风味不同,人人也都各有所好,从宴会的正餐大菜,到街头的风味小吃,都是许多美食家和小吃货津津乐道的话题。

今日,小编带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云南的美食——过桥米线。这是滇南有名的美食,从古代生活经验总结再不断创新发展而来。云南著名特色小吃过桥米线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它的来历传说是在清朝时,滇南蒙自县城外有一湖心小岛,一位秀才常常到岛上读书,秀才贤慧勤劳的娘子就经常弄了他爱吃的米线送去给他当饭,但等出门到了岛上时,米线就已经不热了。

后来一次偶然送鸡汤的时候,秀才娘子发现鸡汤上覆盖着厚厚的那层鸡油有如盖盖一样,可以让汤保持温度,如果把佐料和米线等吃时再放,还能更加爽口。于是她先把肥鸡、童子骨等熟好清汤,上覆厚厚鸡油;

米线在家烫好,把各种配料切得薄薄的,到岛上后用滚油烫熟,之后加入米线,鲜香滑爽,非常好吃。此法一经传开,人们纷纷仿效。因为到岛上要过一座桥,大家为了纪念这位贤妻,后世就把这种米线叫做“过桥米线”了。

云南过桥米线,做法极为独特。以其制汤考究,吃法特异,滋味鲜甜清香,咸淡相宜而成为云南特色风味小吃。过桥米线主要以汤、肉片、米线再加佐料做成。汤用肥鸡、猪筒子骨等熬制,以清澈透亮为佳;将鸡脯、猪里脊、肝、腰花、鲜鱼等切成薄片,摆入小碟;

米线则以细白、有韧性者为好;同时备有豌豆尖、黄芽韭菜、嫩菠菜等。吃时,以大“海碗”盛汤,加味精、胡椒、熟鸡油,汤滚油厚,碗中不冒一丝热气。汤上桌后,将鸽蛋搕入碗内,继将肉片氽入汤中,轻轻一搅,霎时变得玉兰片似的雪白、细嫩。然后放入鲜菜、米线,配上辣椒油、芝麻油等,便可食用。碗中红白黄绿相交辉映,奇香沁人,闻着就能让人分泌唾液,使人胃口大开。

后来经过历代滇味厨师不断改进创新,云南过桥米线声誉日著,享誉海内外,成为滇南的一道著名特色小吃。云南人民的智慧、才能真是高超。过桥米线是他们的智慧结晶,它吸引着中外游客慕名而来。

心动不如行动,找机会赶紧尝尝吧。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