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世嘉水浒传修改器

要能用的20分好的我再多给!

没有专用的修改器,不过EC里有专门的作弊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5-17
用EC看看吧
第2个回答  2009-05-17
教育科研简报二00九年第1期(总第45期)

--------------------------------------------------------------------------------
发表时间:2009-4-15 8:31:18 点击 34 次

不要一味去迎合别人的口味

——一点听课体会

侯艳馨

菜,好不好吃,要看一个人的口味。有的人喜清淡,有的人喜味浓,有的喜辣,有的喜甜,众生各异,口味也各异。要想符合所有人的口味,也真难为了那些厨师。你做得再好,总能挑出个甲乙丙丁来。课也是如此。语文课难上,难进了骨髓。骨干教师怎么啦?学科带头人怎么啦?谁都怕有人听课,怕上公开课,尤其是语文课。对于我自己来说,,怎样上好语文课是囫囵的,很难说出个子丑寅卯来,要评价一节课的好坏也是混沌的,要评出一些道道来更是一筹莫展的。说出来自己都有些汗颜。因为为了让我们的课给别人留下好印象,我们总在迎合别人的口味,搞得自己都是一团雾水,有时课都不成课了。上自己的课,上出自己的个性,上出学生真正能获得长效实效发展的课,才是我们最最需要的。

一、教,实实在在最有效

往往我们总是想把自己的课设计得天衣无缝,力求完美;而我们的课堂也总是按着自己设计的教案按部就班,力求给听课的老师一个完整的印象,不让课留有遗憾,可是往往事与愿违。重点的内容有时为了求全也只做到了蜻蜓点水,课堂上生成的问题却没让它喷射出火花,留下瞬间的精彩。但是刘春林老师的课堂却让我感受了那份有条不紊,从容不迫,宁缺勿滥,朴实无华。他选择的授课内容本身就面临着挑战。一幅距离学生生活较远的战争图要让学生来观察,透过图浮想开去,这是难啃的一块骨头。课堂上老师没有急于求成,而是耐心地指导学生观察、说话、写话。一部分一部分地指导,由画面的内容到思前想后,先说再写,说一部分练习写一部分,一步一个脚印,力求让每个同学都有话可写、会写。可是,课堂上出现了意外的插曲——少部分同学竟然觉得要感谢日本侵略中国,认为那样才能激发中国人的斗志,提高中国人的警惕,在应对中促使自己及国家不断强大起来。当发现学生的认识存在偏颇,进入了一个思想的误区时,刘老师没有置之不理,没有怕自己的课上不完而避开这个话题,而是义正词严地努力把学生的思想拔出认识的沼泽。尽管在这个问题上绕了很大的弯子,尽管因此而教学任务没能完成,尽管这个问题处理得并不那么完美,但是起码来说,学生从老师的处理中捕获了正确的信息,他们不致于在这样的大是大非问题上再糊涂,再生出那样难以置信的念头来。

也许刘老师在对学情的把握、对学生课前关于日本的侵略战争资料收集上还不够充分,而且这节课的任务未能圆满完成,习作的精彩并未充分展示,但从刘老师课的设计思路上、课的质朴实在上我们不难看出,学生在课堂上是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发展的。立足学生的实际、课堂的实际,课才不会是花架子。

二、教,从学生的学出发

学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学生的学习存在哪些问题,我们就去解决这些问题——这是章迎老师说课时的开场白。我深有同感,这才是教到了正处。针对学生习作难以描写细腻的问题,章老师的作文课就去攻这个堡垒。整个课堂,由学生的片断赏析到学生发现并总结出细致描写的方法到细致描写的现场练习,可谓张驰有度,一气呵成,对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是大有帮助的,学生在如何进行细致描写上是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发展的。再比如胡宗敏老师的课,选择了学生习作中普遍存在的标点问题——说话时的标点进行指导,我觉得是十分必要且行之有效的。这类标点的用法在学生习作中是个难点,但掌握了,却有着长远的效益。从学生的学出发去教,教在点子上,教在学生的薄弱环节,对学生才是真正受用的。

三、教,是为了更好的学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按我的理解就是,教,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授学生于渔,学生便能自己捕鱼;给学生一点提示,他们便能殊途同归,成功地到达目的地。在朱老师的课堂上,我惊叹于她的指导艺术。为了让学生注意“游”,理解“游”,她故意将题眼“游”写成了“画”,让学生在纠正老师的错别字的同时,牢牢记住了课题中的“游”字,并体会到了“游”字的含义及其用得巧妙之处。

在引导学生探究课文内容时,朱老师紧紧围绕两个问题“为什么说鱼游到了纸上?”“他是怎样让鱼游到纸上的?”,让学生读书、体会,感受青年画的逼真,看鱼看到忘我的境界,从而理解“鱼游到了我的心里” 和“鱼游到了纸上”的含义及之间的关系。在老师的点拨下,学生读得起劲,学得兴味盎然,学习的主动权真正掌握在学生手里。我想,有了老师画龙点睛的教,才会有学生兴味盎然的学。

在教学的问题上,只有逗号,没有句号。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拆掉那些不必要的花架子,实实在在地教,实实在在地学,上出真我的风采,课堂才会别开生面,才会符合学生的口味。

精心经营 建构和谐

——听品德与社会《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有感

陈敏

前不久,听了一轮骨干教师示范课,受益非浅。许多课中的精彩之处都给予我启迪,让我对和谐课堂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现就彭崎华老师执教的品德与社会(五下)《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谈谈自己对和谐品德课堂教学策略的几点认识。

一、营造一个生活的课堂

彭老师在执教之前,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如课前对学生进行了“和父母沟通程度”的调查,并制成了表格。新课伊始出示给同学们,一下子引出了“生活中和父母之间的沟通问题”这样一个富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又通过再现学生和父母在一起的生活照,让孩子们迅速进入自己生活的情境等等,为教材与学生的真实生活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进入”的通道,实现了教材与生活的有机融合,为本节课的教育实效作下了深厚的铺垫。

二、营造一个感动的课堂

和谐的品德课堂需要感动,正像寂寞的空山需要鸟鸣,平静的大海需要浪花。什么是感动,有位作家曾说:“感动就是让感情动起来了。”而现在的孩子们感情要动起来,是需要老师颇费心思和周折的,但彭老师做到了。

因为她自己是一个会感动的教师。我曾听过彭老师的很多课,五十多岁的她在课堂上总是那么投入,和孩子们一起因兴奋而振臂,因激动而流泪,因悲痛而扼腕,因惋惜而唏嘘,用自己的情感感染着每一个学生,这正是一个品德教师应有的美丽情愫和人格魅力,是和谐品德课堂的独特神韵。

因为她善于引人“感动”的源头活水。如让家长给每位孩子写一封感人至深的书信,现场拆开,孩子们读着读着便两眼潮湿、鼻子发酸、喉头发哽,一切以前的误解、抱怨、诸多的“不和谐音符”顷刻间冰雪消融。于是就有了麦苗拔节的天籁,鲜花开放的粲然。那句句真情表白,让我们课中的每个人都无法置身世外,所有的人都湿了眼,动了心,这一刻的心灵共鸣和情感的升华不正是我们品德课堂追求的“道德和内心和谐的最高意境吗?”

三、营造一个对话的课堂

彭老师不仅仅满足于师生的对话,追求的是心灵交汇,现场亲情流露,最大限度实现本课德育实效的对话效果,因此她邀请了部分家长一同和孩子学习。为孩子和父母搭建了一个对话的平台,在一系列的巧妙引导中:如“让学生谈不愿和父母沟通的原因”之后,用“我们应不应该和父母沟通?”来激发学生的思考,然后再用一封书信催动学生“不吐不快”。一时间,母女之间、父子之间、各自敞开心扉,以真实面目示人,孩子们说出了平时不愿说的,父母听到了不曾听到的心声,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和一些方法的不当。看到坚强的父亲流着泪承诺“要做世上最好的爸爸!”看到倔强的孩子情不自禁地叫着“爸爸、妈妈,我爱你!”时,无不让人震撼深思,这不正是对话后引发的我们品德课堂中“耀眼的生成和谐”吗?

纵观全课,彭老师就是这样精心经营着自己的课堂:处处彰显对孩子心灵的呵护,体现着睿智的引导,流淌着真诚的期待,学生们在如此宽松、自由的情境中不断敞亮自己、奔涌真情,一切显得那么从容与自然,那么舒心与妥贴,正是在这“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诗意地完成了化人化心的教育任务。

学习并快乐着

叶晓燕

前不久,我听王宏莲老师执教了《大鹿》这一节音乐课。课后,“快乐”这两个字一直在我脑子里萦绕。整节课,学生都是带着快乐的情绪。在孩子们的眼中,音乐教师是“愉快”的代名词,是他们的“快乐天使”。学生在“乐”中学,在“乐”中懂。

一、燃点快乐之火

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情绪带随意性,学习的强度、稳定性、持久性都表现得较差,上课时有意注意的时间不能持久,所以既要把控好课堂纪律,又要圆满完成上课的内容,就要运用一定的心理教育的方式,寻找一种能引发学生兴趣的方法,使课堂教育能顺利开展下去。因此王老师采用了以故事引入歌曲的方法,有趣的故事情节、精美的动画、美妙的音乐都紧紧地吸引着学生,使他们在上课一开始就萌生出快乐的火花,课堂教学在快乐的气氛中开始。

案例一

师:知道同学们都喜欢听故事,今天,王老师要带大家一起去看看发生在大森林里的故事,看看你能听到些什么,看到些什么?

(课件播放森林的早晨,大鹿救小兔子的动画,并配有好听的音乐。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了。)

二、创设快乐空间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他们的思维、创造力、表现力都不同,而音乐恰恰是能反映他们这些特点的一门学科。那么,如何在课堂中使学生更好地发展自我、创造自我,找到学习的快乐呢?在王老师的这节课中,我找到了答案。

思维的空间

学生的思维是各种各样、无穷无尽的,而他们又热切地渴望着思维有“用武之地”。所以王老师在设计这节课的各个环节的时候,都紧扣学生这一特点,注重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并且不用教师的思维定势去约束学生,尊重学生对音乐的独特感受及理解。

案例二

师:你们觉得我们应该怎样唱才能表现出小兔子的紧张与慌张以及大鹿的轻松与镇定呢?

生:我们应该把“大鹿大鹿快开门,林中猎人追来了。”这句小兔子的话唱得快一些。

生:我觉得大鹿的话也应该稍微快一点,但不能感觉慌张,而应该让人感觉平静,稳重。

后来,王老师还请同学们大胆地把这个故事改编或发展,有的同学说“应把大鹿的家布置在一片美丽的大森林里,并且要有一条弯弯的小路”;有的同学说“现在都提倡保护小动物不能随便捕杀,我们不如把猎人改成恶狼吧”,还有的同学说“大鹿虽然把小白兔救到屋里,可是大灰狼还在外面呀,我们想什么办法把大灰狼赶跑呢?”于是就这一问题学生又开展了激烈的讨论,有的同学说“大狗熊跑来帮忙了,大象也来帮忙了,还有可爱的小刺猬”,学生们边说边表演着。由于赶走了恶狼,大家都拍手叫好,最后以所有动物都高兴地跳起了舞作为这个音乐剧的结尾。这样一来,老师只是充当一根“火柴”,学生的思维就熊熊地燃烧起来了!他们心理得到满足,情感也充分表达出来了,为课堂创设了一个自由、轻松、和谐的环境,学生在玩中学,在动中学,在乐中学。

选择的空间

在教学中尝试多角度开辟学生选择性学习的空间,让学生享受自主选择的权力,经历一个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表现的过程,无疑是十分有意义的。

案例三

师:现在我们要表演这个故事,谁愿意在黑板上来画大森林的背景呢?你们想画什么?

生1:我想画蓝天。

师:那请你来画吧。(老师递给该学生一根蓝色粉笔。)

生2:我想话大树。

师:那请你来画吧》(老师递给该声绿色的粉笔。)

生3:我还想画花和小鸟。

师:哦,真想看到你画的美丽的小花!

……

评价的空间

过去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依赖老师,主要评价结果,而把学生自己的看法和学习过程中一些好的做法忽略了。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在这节课中,王老师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和手段对学生自主学习行为给予积极的肯定。把单纯的评价结果与评价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相结合,注重对学生独立思考的成果和参与讨论程度的评价;把个人间竞争的评价面向小组合作性评价;引导学生渗入到自主学习的活动中,就自己的学习结果作评价。这样一来,结果的裁判者不再是老师,而是学生本身,大家都从心里面为有这样的权利而欢呼雀跃起来。

案例四

(学生一齐唱歌曲。)

师:你们觉得刚才自己唱得怎么样?

生1:有的同学唱的声音很小。

生2:我们还唱得不够紧张。

……

三、分享快乐之果

课堂音乐教学,实际上是学生在自主基础上的一种合作、创造学习,既尊重个性,又注重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以此而出的合作表演,必是孩子们自己设计的精品。他们心里渴望着自己的成果被注意,被赞赏,他们也乐意与大家一起分享。于是王老师在这节课中设计了一个小组合作表演故事的环节,让学生们把自己创编的故事搬上“舞台”,把小组的合作成果展示在“观众”眼前。孩子们跳呀、唱呀、舞呀,仿佛自己就是小兔子、大鹿、猎人……大家似乎都在课堂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小天地,能不快乐起来吗?

总的说来,一节生动活泼的音乐课,能使每个学生都亲身参与活动。在快乐的教学活动中,他们都能轻轻松松地学到知识,既促进了思维的发展,也培养了创新意识和良好的情操。我相信,我们的教学只要坚持“学习并快乐着”这一个教学理念,我们的学生就最终得到和谐的整体性发展。

让心灵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舒展

杨群慧

和谐,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字眼,与改革的浪潮一道荡涤着人们的思想。和谐是社会的追求,也是我们教育的追求,因为唯有和谐有效的教育活动,才能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困禁的情愫,才能为孩子提供自主、全面、和谐发展的平台。

在最近学校开展的三课活动中,有幸聆听了几位骨干老师的语文课,真是受益匪浅,似有所悟:所谓和谐的课堂,便是通过多元互动的教学活动,在 “亲、助、乐”的师生人际情境和“美、趣、智”生动的学习情境中,激发学生主动感受、体味,想象和思考,在多向互动中表达、交流,质疑并创造,使学生在生动的活动情境中获得心灵的滋养,能力的生成,情感的濡染,心性的陶冶,使每个学生的个人潜能得以发掘和超越。

一、设置情景,让学生心灵在和谐氛围中潜移默化

课堂中老师应根据文本内容,巧设情境,使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之中,去体验,去感悟,从而内化文章内涵,形成情感价值观。侯老师在执教《顶碗少年》一课时,她通过设置一连的问题,将学生到了杂技表演的现场——“当你看到少年头上的婉忽然砸下来时,你会有什么感受?观众是什么样的表现?少年心里会怎么想?”“第二此表演又失败了,如果你就是那位表演的少年,此时心情会怎样?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第三次表演终于成功了,观众的掌声仅仅是为少年精彩的表演吗?假如你是在场的一位观众,你会在观众留言板上写下什么呢?”随着一个个问题的化解,一个沉着冷静、不怕失败、坚持不解的鲜活少年形象已深深烙印在学生的心灵中。

二、巧妙激趣,让心灵在愉悦的氛围中自由舒展

正如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身,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要关注全体学生的学习全程,让孩子始终处于愤悱的状态,适时地点拨,热情地鼓励,让每个孩子乐于尝试,乐于探究。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学会知识,掌握知识,让他们的心灵在和谐的氛围中舒展。朱老师在执教《鱼又到了纸上》一课时,教学的各环节都趣味盎然:开课:

智在灵动 美在和谐

——《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评课

邓玲

和谐课堂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与老师之间营造的一种民主、平等、愉快、积极的课堂氛围。构建和谐课堂,旨在为学生创造一种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当学生在轻松快乐的课堂中以一种愉快的心情学习时,学生接受信息的能力就可以得到强化,促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主动发展。彭崎华老师在执教《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一课时,就充分体现了和谐课堂的基本特征,现谈谈自己的听课感受。

一、关注生活,营造多维互动的课堂

多维互动是创新教育理念的核心之一。“多维”是指改革过去教师独点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的单一的教学信息传递方式,促志课堂教学多向互动局面的出现。“互动”是指通过教学中师生认知互动,师生情感互动等活动,使课堂成为生命的课堂、流动变化的课堂。彭老师的课堂上,从生活入手,首先出示了课前的调查表,让学生读调查表发表自己的的看法,充李蓓丽

通过听课,我受益非浅,对品德这门课程的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特别是听了彭老师《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一课,我感觉在课堂上彭老师没有太多华丽的词语,没有太多的煽情动作,却让教室在座的许多人包括家长及听课老师泪流满面,彭老师以良好的课堂气氛造成一种具有感染力的催人向上的教育情境,使学生受到感化和熏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是我在听完课后最大的感触。

教师让学生反思和父母之间形成隔阂的原因,认识到与父母交流、沟通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主动把父母作为自己的倾诉对象,拉近学生与父母之间的距离,和父母之间建起沟通的桥梁。达到学生能初步掌握一些与父母交流沟通的方法,努力消除与父母之间的冲突和矛盾的教学目标。教师教态亲切,能够吸引学生,调动全体学生参与活动,教师课前准备充分,引导学生完成每一个环节的问题。从生活出发,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授课教师课前的小调查全面真实地了解学生学情,设计了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并制作调查统计表。教师有效开发教学资源,从情境入手,有效创设适宜情境。如:1、学生自身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并把学生温馨的全家福照片制作成课件,丰富了教材内容将教材中静态的文本材料转化为鲜活的富有教育意义的素材,因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凸显了品德学科的特点和实效性。2、家庭教学资源。授课教师请学生家长在课前为自己的孩子写一封信,把家长请进课堂,让学生与家长面对面交流,创设了良好的沟通的桥梁,有效的创设了生活化的品德课堂,让学生在较真实的情境和状态下,达到了活动目标。又迸发了感人的父子、母子之情,使本节课的德育目标水到渠成。3、社会教学资源。哲理小故事《一个孩子对爸爸的看法》、心理学家的分析资料卡。这些资源的应用,较好的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即:我们心中的烦恼该不该对父母说。充分调动了学生、家长、教师的真情。为学生、家长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使课堂鲜活,让学生在这种面对面的倾述中升华感情,拉近了家长和子女之间的距离。

课堂上教师始终以平视的眼光环视全班,语速适中,富有亲和力和感染力,就像个大朋友,和学生心与心的沟通,充分体现教师引导者的身份。谈心式的教学设计了良好的师生沟通氛围,学生能敞开心扉在课堂上倾述真实的声音,整个课堂体现了师生和谐、家庭和谐,真正是一节和谐的课堂。设计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推进,使学生的生活经验在不知不觉中被唤醒,从不愿把心里话讲给父母听到敞开心扉给父母回信,并在不知不觉中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真正达到了育人无痕的教育最高境界。品德课堂的实效性四维目标的有机整合被充分体现。朴实、真实、真情的教学风格,是一种美的享受,也是我们所追求的教学境界。

听了黄老师的《天有不测风云》一课,我感受到教师在课前也做了精心的准备,同样也是从学生生活出发,有效开发课程资源,从情境入手,通过风和日丽的照片与地震后的照片作对比,巧妙的播放去年发生的汶川地震,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对自然灾害有更贴切的感观,有效的创设适宜情境,触动学生心灵。教学环节设计合理,层次分明,有条有理,使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新知。

陈老师的《节约用水》一课中,虽然没有用到多媒体教学,但是在课堂上采取的关于水资源缺少的演示实验,方法新颖,让学生直观的了解水资源的宝贵,并结合学生课前的调查我国的水资源情况,让学生自己感受水的重要性,激发了学生的节约用水意识,从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达到了教学目标。

听了三节品德课,使我认识到品德来源于社会生活,是“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教育。品德的内化不是凭空实现的,要以一定的内容作为载体。实践证明:教学内容越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道德观念越易被学生认同、接受。教育家赞科夫说:“如果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教室的天地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