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想当然续错诗》阅读

苏轼续的诗
苏轼续的诗是什么

  王安石写"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东坡续写"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后被贬黄州才知菊花经风吹落地,确有其事。

  这诗有一个故事.不过是民间的传说,未必真实.实际上这诗的意思本身就是不连贯的,明显是两个人的口气.

  按该故事"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遍地金。"是王安石写的.

  "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则是苏东坡写的.

  该故事是这么说的:苏轼有一次去拜访王安石,见王安石题的一首《咏菊》诗中有“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的句子,不由得暗笑当朝宰相连基本常识也不懂,认为菊花是多少草本植物,花瓣只会枯干不会飘落,于是就在王安石的诗句下面题了“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于诗人仔细吟”。王安石回家后见到苏轼的题句,心里也暗笑苏轼对事物观察的不仔细、全面,《离骚》中就有“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诗句,何谓菊花无落英?这事直到苏轼在黄州和朋友饮酒赏菊时在弄清楚。

  该故事出自明代冯梦龙编的《警世通言》:

  有一篇《王安石三难苏学士》,讲的是有一天,苏轼到王安石那里拜会,恰好他不在,苏轼在安石的书桌上看到了安石一首还未有完成的诗:“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轼就想,菊花开在秋里,其性属火,敢傲秋霜,最能耐久,就是干枯,也不会落瓣,于是,就在后写到,‘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听。’

  王安石回来后看到,并没有说什么,次日上朝,暗地里告诉皇上,直接把苏轼贬到黄州,苏轼只以为王安石记恨更改他的题诗。待到菊花开的时候,一日,苏轼到花园看菊,一阵秋风吹过,菊花落了一地,苏轼方明白被贬黄州的意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1-30
王安石的《咏菊》
北宋大文学家苏轼在诗、散文方面都有较高的成就,有一次他登门拜访王安石先生,当时王安石不在家,管家便把苏轼引入主人的书房用茶、休息。
  苏轼在书房里,边品茶边欣赏主人书房里的名人字画。忽然,他发现王安石的书案上有一首尚未写完的《咏菊》诗。其中的二句是:
  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苏轼看罢,不禁嘲讽地哈哈大笑起来,心里想:“春兰秋菊,菊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素有傲雪之骨。不管风吹雨打,菊花的花瓣只会枯干,不会飘落。没想到大名鼎鼎的当朝宰相王安石竟连这点常识都没有?”他略加沉思后,便提笔在王安石的诗句下面加了二句:
  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续完诗句之后,苏轼又担心王安石回来惹出不愉快的场面,于是,他向管家告辞后,匆匆离去。
  苏轼走后,王安石回来了。管家报告说:“苏东坡来过了,等了您一会儿,就走了。”
  王安石见到书房的书案上的续诗,墨迹还没有干透,知道一定是苏东坡所为,他不由地也暗自笑起来,然后又自言自语地说道:“苏东坡呀苏东坡,你有过目成诵,出口成章的才能,但是,可惜你对事物观察得不仔细,不全面啊!《离骚》你不是背得很熟吗?那里面就有‘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诗句,该如何解释呢?难道你这名震京师的大才子、大学者,连这一点都不知道吗?看来你的知识也是有限的呀!”
  宋神宗元丰三年初,由于“乌台诗案”苏东坡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一天,正值九九重阳,苏东坡约好友陈季常来府上饮酒赏菊。当他与陈季常来到后花园时,苏轼不禁大吃一惊。昨天还开得好好的菊花,在刮了一夜的秋风之后,现在,只剩下一些光秃秃的枝杆在秋风中微微摇曳着。而枯菊杆下面铺满了金黄色的菊花落瓣。
  陈季常看到苏轼吃惊痴呆的模样,忙问他原因。苏轼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后,便把他给王安石《咏菊》续诗的事详细地说了一遍。
  陈季常听后说:“菊花,一般是不落瓣的,黄州特别,菊花是落瓣的。凡事都有它的特殊性。”
  苏轼大悟,羞惭满面地对陈季常说:“看来宰相王安石先生的‘吹落黄花满地金'没有错,倒是我续的’秋花不比春花落'错了。”
  过了几年,当苏轼被重新起用应召回京时,他曾专门为续诗一事,虔诚地找到王安石解释认错。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1-26
我不知道哦!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