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为什么要三迁,分别迁移什么地方

如题所述

孟母为了使儿子成才,为孟子选择良好的学习环境,创造有利的学习条件而三次搬家。第一次:孟家住在乡下。第二次:孟母把家从乡下搬到城里。第三次:孟母把家从闹市区搬到城东的学宫对面。

孟子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他常常玩筑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

孟母认为不好,就举家搬迁到了集市附近。可是孟子这智商真是没法说了,有嘛学嘛,他又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的游戏。 

孟母又认为不好,就举家搬迁到了学堂旁边。 

终于在孟母的战略方针下,孟子终于走上了正轨。孟子一战成名,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标志性的人物。同时,孟母三迁的故事引为佳谈。 

扩展资料

孟母教子的影响特别深远,早在西汉时期韩婴的《韩诗外传》中,就用有关孟母的故事来解释诗义,刘向的《列女传》中,首次出现了“孟母”这个专用名词。 东汉女史学家班昭曾作《孟母颂》,西晋女文学家左芬也作《孟母赞》。

南宋时的启蒙课本《三字经》引证的第一个典故就是“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一普及于封建社会后期的启蒙读物,虽经明、清学者陆续修订补充,而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的故事始终冠于篇首。

山东监察御使钟化民《祭孟母文》赞扬道:“子之圣即母之圣”、“人生教子,志在青紫。夫人教子,志在孔子。古今以来,一人而已。”

随着孟母故事的广泛流传,封建统治者也竭力将其塑造成符合其需要的偶像,封建皇帝对其屡加封谥,直到乾隆二年(1737年)加封孟母为“邾国端范宣献夫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孟母三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5

其实“孟母三迁”这个成语典故只是点缀。实际上主要说的是孟子小时候的事情。孟子可不是一般人,他是战国时期伟大的学问家。但孟子小的时候非常顽皮。妈妈为了让他受到好的教育,也花了很多心血。这个成语典故,实际上就是孟子的妈妈为了教育好孟子屡次搬家的故事。

孟母第一次搬迁,主要原因是因为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经常有人去祭拜墓地。于是孟子也学会了这些,经常玩起办丧事的游戏。孟的母亲觉得孟子在这种环境下成长是不好的,于是就搬离这里。

父孟母第二次搬迁,这次搬迁到了一个集市旁边。因为孟子比较喜欢模仿,临近集市又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本领,孟母觉得自己的孩子学习这些很不好,于是又搬到了其他的地方。

孟母第三次搬迁,迁到了一栋学校门口,孟子因此学会了朝廷上的一些礼节,也顺道学习了很多知识,孟母深感欣慰,认为这才是孟子该待的地方。于是就在这里定居下来。果不其然,孟子长大成人后学成六艺,获得大儒的名望,而这一切都是其母亲的功劳。

这则故事之所以受人关注,主要原因是因为孟子长大成人后成为了大儒,而他小时候经历的一些事情也就被世人所知,实际上这种做法不一定真的对孩子有帮助。就拿现代的孩子来说,哪怕我们迁址100次,如果孩子不去学习,也不是那块材料,也是白费。但这则故事还是有些寓意的,正因为孟母从小的引导和教导,让孟子能够接触到的只有“学宫文化”,这才成为大儒,与孔子齐名。

实际上,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故事是好故事,但这种方法并不适合所有的孩童,也不是所有的孩子按照这种方式培养就会成为如孟子般的人物。而且在那个时代,大环境与现在无法比拟,权当听个故事就好。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7
孟母为了使儿子成才,为孟子选择良好的学习环境,创造有利的学习条件而三次搬家。第一次:孟家住在乡下第二次:孟母把家从乡下搬到城里。第三次:孟母把家从闹市区搬到城东的学宫对面。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1-07
孟母三次搬家是因为她发现了环境对孟子的影响,之前搬家去的地方对孟子的影响都不是好的,只有后来到了书院旁边,才觉得到了对的地方。
第4个回答  2020-11-07
因为小时候的孟子学知识老是被周围的环境所打扰,所以孟子的母亲才选择三次搬迁。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