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为何提出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半圣人呢?

如题所述

芸芸众生都要经历生老病死,一个人死后如果能被后人盖棺定论为“圣人”,那就是对他最好、最高的评价。

普通人死去会灰飞烟灭,随着时间推移,没有人再记起。而圣人不同,圣人的人格、精神、思想、修养、学识等,会超越时空而存在,完全可以做到流芳百世,永垂不朽,被千秋万代的人敬仰和膜拜。

现代著名诗人臧克家在大文豪鲁迅逝世13周年时,饱含深情,写了一首《有的人》,里边有这样的诗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圣人其实也是如此,其精神和灵魂永垂不朽,永远活在普通大众心中。

从中国5000年历史来看,能被冠以圣人的人并不多,总共超不过50人,如,大圣老子,文圣孔子,武圣岳飞和关羽,诗圣杜甫,书圣王羲之,画圣吴道子,医圣张仲景,茶圣陆羽,史圣司马迁,等等,都是各行各业的超级大咖。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这些被贴上“圣人”标签的精英,身上具备以下特点。

其一,人格非常伟大,完全是道德楷模。

其二,学识十分渊博,综合修养极高,是各自行业的翘楚。

其三,知行合一,淡泊名利,常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周边人。

综合这三点来看,凡是“圣人”必定是德高望重的大儒,几乎是完美的化身,普通人在他们跟前十分渺小,需要仰望才能观其全貌。

实际上,自孔子创立“儒家学说”以来,关于什么是“圣人”,许多先贤曾给出过不少精辟的见解,这些见解大多从“立”的角度去阐释圣人的价值和意义。就是说,圣人的人品、学识、言论等诸多方面,往往都能经得住历史的考验,可以屹立不倒,万世长存。符合这些标准就是圣人。

儒家经典著作《左传·襄公二十四年》里有一句话很有代表性,曰:豹闻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

这是春秋时鲁国士大夫叔孙豹跟晋国军事家、法家先驱范宣子,对什么是“死而不朽”展开激烈讨论后,碰撞出来的观点。

后来,这句话被浓缩为“三不朽”, 指立德、立功、立言,成为检验圣人的重要标尺,并且被不同时代的大儒当作人格信仰继承下来。北宋大儒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跟“三不朽”遥相呼应,都是表达圣人雄心壮志和人格信仰的名句。

“三不朽”中,立德是指树立高尚的道德和伟大的人格,可以用人品感化别人。立功是指拥有远大抱负,具备为国为民建立功绩的能力,可以用成果折服别人。立言是指提出真知灼见的言论,可以用学问和思想激励别人。

梁启超(1873年——1929年)先生是近代品学兼优的大儒。他在启蒙教育中,通过阅读,接触了许多古圣先贤的思想,古圣先贤那种“格物致知,修齐治平”的人生信仰,对他触动极大,使他从小就树立了远大抱负。

后来,他饱览群书,对诸子百家,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元曲,宋明理学,佛学等著作都做过深入研究,之后又深入学习西学,最终给自己建立起学贯中西的学问体系,终成一代大师。

梁启超对“立德、立功、立言”的观点十分认可,同时,他以身作则,继承儒家思想里“经世致用”的优良传统,并根据晚清的社会现状,将“经世致用”的优良传统转变成新的社会理想,并不断为之奋斗。

创办《时务报》和《清议报》,发动“戊戌变法”,深入研究国学并著书立作,完全是他“立德、立功、立言”的体现。

当然,能体现他“立言”的名句,要数《少年中国说》里的这句话: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这句话在晚清被说出,是何等的鼓舞人心,从侧面也反映出梁启超是一位顶天立地、忧国忧民的大丈夫。

在对古圣先贤的评价中,梁启超同样是以“三不朽”作为依据,他曾提出: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半圣人,一个是孔子,另一个是王阳明,半个是曾国藩。

梁启超为什么要这样说?他有自己的道理。

南宋大儒朱熹对孔子有一句评价: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可以说,这句话把孔子的作用、价值和贡献完全展现出来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