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王安石变法遇到大阻力,他们是如何化解问题的?

如题所述

商鞅,王安石变法遇到大阻力,他们是如何化解问题的?(一)商鞅与秦孝公四次谈话奠定商鞅改革的基础

而孝公在重用商鞅之前,两人一共谈了四次话。

从一开始的"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让孝公怒斥其为胡说八道的妄人;

到第二次两人见面时的"益愈,然而未中旨。"虽然情况稍微好一些,但是显然没有说到重点,孝公仍然啧有烦言。


第三次见面时,则已渐入佳境,双方谈话有了交集,"孝公善之而未用也。⋯⋯汝客善,可与语矣。"这一次商鞅终于抓对了孝公的胃口,也等于是敲开了自己晋身仕途的大门。

我们先来解析这三次的见面,孝公固然是心有定见,因此对于商鞅在前二次说之以帝道和王道时,他就觉得对秦国的帮助是缓不济急的,他要的显然是速成式的富国强兵之道,和能够及其身就享有的霸王尊荣;而不是无谓地等待百数十年后,操之于后人评价的帝王之业。

因此对于商鞅在前两次的议论,他表现的不是昏昏欲睡,就是故意充耳不闻。由此亦可知,孝公此时根本没有取周室而代之的意思,贾谊在〈过秦论〉中的批评,对其似乎有失公允。


至于商鞅则一开始因为不知孝公的真正心意,所以在谈话当中并没有马上讲出其内心所要表达的意见,而是多了几分的试探。他先以帝王之术游说孝公,及见秦孝公无动于衷,他立即改弦易辙,说之以霸王之道,果然深中君心,双方遂有了第四次的决定性会谈。

《史记》"公与语,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语数日不厌。"来形容两人这次会谈相谈甚欢的情景;由此可见商鞅此次西进秦国,确实是有备而来的。这次会谈不但揭开了秦国变法图强的序幕,确立了君臣两人,往后长达二十年的密切合作关系,也奠定了秦国日后王霸天下的基础。

(二)秦孝公与商鞅御前辩论唱双簧

孝公既得商鞅,亟思变法图强。但改革之路漫漫长长,此去前途成败难卜,心中不免惴惴!又怕天下人议论,因此颇为踌躇。我们看秦国新法在推行之前,力主改革的商鞅,还有秦国守旧势力的代表人物甘龙、杜挚,曾经在孝公面前进行了一场精彩的政策大辩论,希望能够先凝聚内部的共识,以作为变法的根本。


首先,商鞅心中明白,孝公虽有变法的心意,但是决心不够坚定。
除了害怕天下有不利于自己的言论之外,秦国国内亦有坚持传统守旧的保守势力掣肘,让身为国君的孝公投鼠忌器,颇感为难!

因此商鞅力劝孝公要从"强国"和"利民"的角度出发,就不必顾虑天下人的非议,要赶快坚定变法的决心,否则,瞻前顾后的结果,必会造成改革的契机稍纵即逝。商鞅说:



这段话基本上是在力促孝公要强化其个人变法的决心,不要迟疑多虑,免得夜长梦多,导致改革无功。而且从中也不经意地流露出商鞅个人的政治思想与其人格特质。

在这段话中,商鞅开宗明义地提出"茍可以强国,不法其故;机可以利民,不循其礼。"作为变法的理论基础。由此可以看出商鞅只问目的,而不择手段的强悍作风。

这样激越的言辞,当场遭到保守派重臣甘龙的反击,他认为:

“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


御前辩论

他们这些老臣当然是极力地反对改变秦国的旧法,以免造成社会的动荡不安。对于这种墨守成规,不思进取的陈腐之言,商鞅毫不客气地直斥其为"世俗之言也"。

他进一步提出"三代不同礼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的历史事实,来打动孝公的心。他对眼前这些拘泥旧习、等因奉此的老旧官僚,毫不掩饰他的蔑视之情,并且用强烈的言词攻击他们,暗讽这些人根本不足以讨论国家大事。其天性凉薄如此,实在令人浩叹!

在商鞅强烈言辞的步步进逼之下,反改革的保守派大老似乎无力招架,杜挚最后不得不祭出当时最盛行的"功利说"来力挽狂澜,所谓"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臣闻法古无过,循礼无邪。"果然,这样微弱的反改革呼声,马上招来商鞅更强烈的反驳,他立刻反唇相讥地回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25
商鞅是说服秦王才得以实施变法的,王安石就没那么好运气了,他们被保守派弄的被贬了,王安石还因此得了一场大病。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