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魏晋民间多名士,唐宋名士皆在朝廷?

如题所述

因为唐宋政治清明,才子在朝廷皆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也能报效祖国;但魏晋时期皇帝昏庸民不聊生,文人才子对朝廷都失去了信心,一心归隐。魏晋的名士,比如竹林七贤和陶渊明等人,在历史上赫赫有名,但在当时都是隐居一方不问世事的人。而唐宋时期的名人,李白杜甫,王安石苏轼等,皆辗转与朝堂,不管自身是否收到重视,这些人一生都在追逐进入朝堂。

唐朝时国力强盛,皇帝基本上都是有能力的人,对外驱赶匈奴,对内体恤民情。不仅国库充足,人民生活安居乐业,朝廷中的政治也是一片清明。但凡是有点才干的人,都想进入朝堂为祖国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抱负理想,而且那时候科举制在逐渐完善,吸引了一大批读书人。人们都对朝堂抱有很大的希望和信心,这是关键因素。

宋朝时期,由于开国皇帝赵匡胤夺得皇位的特殊性,他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奠定了整个宋朝重文轻武的传统,防止武将夺权。也正是因为这个政策,国家重视文人,掀起了读书之风,在朝廷中,读书人受到极大的重视,待遇也很好。在这种背景下,宋朝的文人自然是一股脑的往朝廷跑,只要取得一官半职,一辈子的生活也就不愁了。

和唐宋相比,魏晋时期则有很大不同。整个魏晋时期几乎没有什么政治清廉的时候,人民生活也一直过得很艰难,朝廷的统治者无作为不说,还剥削人民,在朝的官员正直者得不到重用,因此造成了魏晋时期的才子基本上都彻底对朝廷失去信心,选择归隐山林这一条路。这其实完全就是无奈之举,是身处如此朝代下为求自保和坚持心中理想的做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8-15
因为魏晋时期朝政多被士族把控,这些士族的意志有时候凌驾于国家之上,所以大多数名士不愿意出仕,而唐宋相对而言政治比较清明,而且对于名士非常看重。
第2个回答  2020-08-15
因为魏晋时期流行九品中正制,只有官宦子弟才能入朝为官,唐宋时期流行科举广纳天下名士。
第3个回答  2020-08-15
魏晋时期处于分裂状态,国家并没有达到大一统的局面,很多有才能得名人异士未能得到国家的招揽,而唐宋时期国家大一统,百姓安居乐业,选择出仕的人比魏晋时期的多
第4个回答  2020-08-15
是因为唐宋时期政治十分清明。才子才有机会去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报效祖国。但魏晋时期本就民不聊生,文人才子对朝廷也彻底失去了信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