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真实中的程咬金有没有做过大德天子混世魔王?

如题所述

历史真实中的程咬金没有做过大德天子混世魔王。

程咬金原名咬金,后更名知节,字义贞隋朝末年,程咬金先后入瓦岗军、投王世充,后降唐。随李世民破宋金刚、擒窦建德、降王世充,以功封宿国公。

参与玄武门之变,历泸州都督、左领军大将军,改封卢国公,世袭普州刺史。麟德二年,程咬金去世,享年七十七岁。

扩展资料:

唐武德二年程咬金降唐后跟随秦王李世民,李世民任命其为左三统军。此后,程咬金先后击败宋金刚、窦建德、王世充,并领左一马军总管,每逢出征,常常举旗先登,因屡建战功被封为宿国公。

显庆元年八月,程咬金任葱山道行军大总管讨伐西突厥阿史那贺鲁,攻击歌逻、处月二部落,斩首千余级。

十二月,程咬金引军至鹰娑川,遇西突厥强兵二万骑,其前军总管苏定方率五百骑驰迎冲击,西突厥大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程咬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1
没有,我给你找了一下资料,你看看就知道了。

当时隋末天下大乱,唐高祖李渊做了皇帝,他的几个政敌的下场。

1,薛举父子,在枹罕(今甘肃临夏东),鄯州(今青海乐都),廓州(今青海贵德东),秦州(今甘肃秦安西)等地建立西秦政权。被李世民打败后,把他的儿子薛仁杲押送长安,高祖下令斩首。

2,李轨会宁川(今甘肃永登东南)自称河西大凉王,与妻子一同活捉,押送长安被杀。

3王世充占据洛阳建国号 郑,押送长安,李世民答应不会杀他,但是唐高祖还是找了个理由把它杀了,看见了吧,即使李世民保他,可是高祖还是得让他死。

4窦建德,建国号 夏 ,兵败押送长安斩首。

5萧铣后梁宣帝的曾孙,建立梁朝,投降后送入长安,高祖下令处死。

6杜伏威,帮助过唐军,被骗到长安,史书记载是 暴死。其实也就是被害。

7李密,瓦岗军。李密投降唐朝后,他的旧部如:魏征,秦叔宝,程咬金,等等都归降了唐。李密被唐高祖安排担任了光禄卿一职,就是皇帝设宴时,指挥下属进送酒食的一种官,李密感到这是罪的耻辱,就逃跑了。后来以叛国罪被抓回,被斩,传首长安。

以上找的是,山西人民出版社的《开国定鼎帝王传》

从这你就能看出来,李渊对政敌向来是不宽恕的,不分战俘还是投降者,统统处死,就是像杜伏威这样帮助过唐朝的人,也得死。 如果程咬金真是做过大德天子混世魔王,根本活不到李世民执政的时期。(写的很累,希望能审核过关)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05-31
中级会员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1#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8-6-23 09:10 只看该作者
历史故事--混世魔王,大德天子--程咬金程咬金(593-665)济州东阿(今山东东阿西南)人,原名咬金,后更名知节,字义贞,唐朝大将,封卢国公,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生于隋文帝开皇十三年(593),卒于唐麟德二年(665)二月七日,享年七十二岁。隋末,程知节入瓦岗军,投王世充,后降唐,成为秦王李世民之骨干成员。贞观十七年(643),唐太宗命将开国功臣肖像,图画于皇宫凌烟阁,程知节即其中之一。程知节乃世家大族之后,其曾祖名程兴,是北齐兖州司马,其祖名程哲,是北齐晋州司马,其父名程娄,是北齐济州大中正,唐赠使持节瀛州诸军事、瀛州刺史。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程咬金的三板斧”这两句俗谚,中国人耳熟能详。估计提起程知节,除研究历史的学者以外,肯定会面对茫茫然的脸,几乎没有人知道是谁。所以,通俗演义小说的民间力量,可以把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涂改(或美化或丑化)得与本来全非。 据史书记载,程咬金“少骁勇,善用马槊。”(《旧唐书·程知节列传》)隋朝末年,隋炀帝杨广统治残暴,骄奢荒淫,连年大兴土木,不断对外用兵,繁重的徭役、兵役使得田地荒芜,民不聊生,最终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起义后,义军相继发展到百余支之多,每支义军少则数百人多至10余万,但规模都不是很大,同时也没有政治目标,基本上是流动作战,四处抢掠。程咬金为此聚集乡里豪杰共保乡里,以备义军。由此可见他的出身应是地主阶级。 经过七个年头战争磨练,农民起义军由小到大、由弱变强,逐渐克服地域观念,散而复聚,走向联合。至大业十三年左右,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三支强有力的起义军,即:翟让、李密领导的瓦岗军,窦建德、刘黑闼领导的河北义军和杜伏威、辅公祏领导的江淮义军。到了此时,程咬金这种地方的自保势力已经无法维持下去,最后投奔了瓦岗军李密部。 瓦岗军原为东郡韦城(今河南浚县东南)人翟让所创,曾多次粉碎隋王朝的进剿。大业十二年(616年),曾参加杨玄感起兵的隋贵族后裔李密来到瓦岗寨,李密长于谋略,使瓦岗军取得了一系列胜利,翟让遂主动推李密为主,上其号魏公。李密掌握大权之后,政治野心逐日暴露。为保住个人独揽大权,他拉拢程咬金、秦叔宝等新归附的人,以二人为“内军”骠骑。“内军”是李密从军中挑选的8000个“勇士尤异者”,隶属四位骠骑将,又分为左右两队,主要任务是保护李密。李密对内军十分满意,常说:“此八千人可当百万。”(《旧唐书·程知节列传》)此后程咬金改名为程知节,大业十三年(617年)十月,正在瓦岗军新老势力矛盾逐渐尖锐化之际,李密抢先下毒手,设计斩杀了翟让,独掌大权。 唐武德元年(618年)九月,隋洛阳守将王世充挑选精锐兵马2万余人,马2000余匹,屯兵通济渠(今河南孟县境内)南,在渠上架起三座桥,以便与瓦岗军决战。李密在邙山南麓摆阵迎战王世充,程知节领内马军,与李密安营在北邙山(今河南洛阳市北)上,单雄信则领外马军,安营在偃师城(今河南偃师东)北。王世充部队到达后,立即派出数百骑兵攻打单雄信。李密遂派程知节和裴行俨前去支援。裴行俨率先冲向敌阵,结果中流矢坠马。程知节前去营救,立杀数人,王世充军稍退,他乘机抱起裴行俨撤退。由于载了两个人,程知节的战马负担过重,被王世充军追上。程知节不忍将裴行俨丢下,结果被一槊刺中,“刺槊洞过”,程知节回身折断其槊,将执槊之敌斩于马下,王世充军不敢追赶,二人这才返回本军。此战,由于李密指挥不利,瓦岗军包括程知节和裴行俨在内,共十余员骁将遭受重创,实力大损。不久,李密战败降唐,瓦岗义军失败。
附件
第3个回答  2009-06-05
做过。

回答者: cxd276151843 - 秀才 三级 2009-5-31 16:14
的确做过

回答者: 今生you你 - 举人 四级 2009-5-31 16:18
中级会员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1#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8-6-23 09:10 只看该作者
历史故事--混世魔王,大德天子--程咬金程咬金(593-665)济州东阿(今山东东阿西南)人,原名咬金,后更名知节,字义贞,唐朝大将,封卢国公,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生于隋文帝开皇十三年(593),卒于唐麟德二年(665)二月七日,享年七十二岁。隋末,程知节入瓦岗军,投王世充,后降唐,成为秦王李世民之骨干成员。贞观十七年(643),唐太宗命将开国功臣肖像,图画于皇宫凌烟阁,程知节即其中之一。程知节乃世家大族之后,其曾祖名程兴,是北齐兖州司马,其祖名程哲,是北齐晋州司马,其父名程娄,是北齐济州大中正,唐赠使持节瀛州诸军事、瀛州刺史。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程咬金的三板斧”这两句俗谚,中国人耳熟能详。估计提起程知节,除研究历史的学者以外,肯定会面对茫茫然的脸,几乎没有人知道是谁。所以,通俗演义小说的民间力量,可以把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涂改(或美化或丑化)得与本来全非。 据史书记载,程咬金“少骁勇,善用马槊。”(《旧唐书·程知节列传》)隋朝末年,隋炀帝杨广统治残暴,骄奢荒淫,连年大兴土木,不断对外用兵,繁重的徭役、兵役使得田地荒芜,民不聊生,最终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起义后,义军相继发展到百余支之多,每支义军少则数百人多至10余万,但规模都不是很大,同时也没有政治目标,基本上是流动作战,四处抢掠。程咬金为此聚集乡里豪杰共保乡里,以备义军。由此可见他的出身应是地主阶级。 经过七个年头战争磨练,农民起义军由小到大、由弱变强,逐渐克服地域观念,散而复聚,走向联合。至大业十三年左右,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三支强有力的起义军,即:翟让、李密领导的瓦岗军,窦建德、刘黑闼领导的河北义军和杜伏威、辅公祏领导的江淮义军。到了此时,程咬金这种地方的自保势力已经无法维持下去,最后投奔了瓦岗军李密部。 瓦岗军原为东郡韦城(今河南浚县东南)人翟让所创,曾多次粉碎隋王朝的进剿。大业十二年(616年),曾参加杨玄感起兵的隋贵族后裔李密来到瓦岗寨,李密长于谋略,使瓦岗军取得了一系列胜利,翟让遂主动推李密为主,上其号魏公。李密掌握大权之后,政治野心逐日暴露。为保住个人独揽大权,他拉拢程咬金、秦叔宝等新归附的人,以二人为“内军”骠骑。“内军”是李密从军中挑选的8000个“勇士尤异者”,隶属四位骠骑将,又分为左右两队,主要任务是保护李密。李密对内军十分满意,常说:“此八千人可当百万。”(《旧唐书·程知节列传》)此后程咬金改名为程知节,大业十三年(617年)十月,正在瓦岗军新老势力矛盾逐渐尖锐化之际,李密抢先下毒手,设计斩杀了翟让,独掌大权。 唐武德元年(618年)九月,隋洛阳守将王世充挑选精锐兵马2万余人,马2000余匹,屯兵通济渠(今河南孟县境内)南,在渠上架起三座桥,以便与瓦岗军决战。李密在邙山南麓摆阵迎战王世充,程知节领内马军,与李密安营在北邙山(今河南洛阳市北)上,单雄信则领外马军,安营在偃师城(今河南偃师东)北。王世充部队到达后,立即派出数百骑兵攻打单雄信。李密遂派程知节和裴行俨前去支援。裴行俨率先冲向敌阵,结果中流矢坠马。程知节前去营救,立杀数人,王世充军稍退,他乘机抱起裴行俨撤退。由于载了两个人,程知节的战马负担过重,被王世充军追上。程知节不忍将裴行俨丢下,结果被一槊刺中,“刺槊洞过”,程知节回身折断其槊,将执槊之敌斩于马下,王世充军不敢追赶,二人这才返回本军。此战,由于李密指挥不利,瓦岗军包括程知节和裴行俨在内,共十余员骁将遭受重创,实力大损。不久,李密战败降唐,瓦岗义军失败。
附件

回答者: ♂查无此名№ - 江湖新秀 五级 2009-5-31 16:25
没有,我给你找了一下资料,你看看就知道了。

当时隋末天下大乱,唐高祖李渊做了皇帝,他的几个政敌的下场。

1,薛举父子,在枹罕(今甘肃临夏东),鄯州(今青海乐都),廓州(今青海贵德东),秦州(今甘肃秦安西)等地建立西秦政权。被李世民打败后,把他的儿子薛仁杲押送长安,高祖下令斩首。

2,李轨会宁川(今甘肃永登东南)自称河西大凉王,与妻子一同活捉,押送长安被杀。

3王世充占据洛阳建国号 郑,押送长安,李世民答应不会杀他,但是唐高祖还是找了个理由把它杀了,看见了吧,即使李世民保他,可是高祖还是得让他死。

4窦建德,建国号 夏 ,兵败押送长安斩首。

5萧铣后梁宣帝的曾孙,建立梁朝,投降后送入长安,高祖下令处死。

6杜伏威,帮助过唐军,被骗到长安,史书记载是 暴死。其实也就是被害。

7李密,瓦岗军。李密投降唐朝后,他的旧部如:魏征,秦叔宝,程咬金,等等都归降了唐。李密被唐高祖安排担任了光禄卿一职,就是皇帝设宴时,指挥下属进送酒食的一种官,李密感到这是罪的耻辱,就逃跑了。后来以叛国罪被抓回,被斩,传首长安。

以上找的是,山西人民出版社的《开国定鼎帝王传》

从这你就能看出来,李渊对政敌向来是不宽恕的,不分战俘还是投降者,统统处死,就是像杜伏威这样帮助过唐朝的人,也得死。 如果程咬金真是做过大德天子混世魔王,根本活不到李世民执政的时期。(写的很累,希望能审核过关)
第4个回答  2009-05-31
的确做过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