耰而不辍(《微子第十八》)

“不辍”在句子的作什么成分,是动词“耰”的补语?还是与”耰“一起做谓语,构成转折关系?还是做其他的成分?原因各是什么?

“耰”有二义,一为“古代弄碎土块、平整土地的农具”,名词,二为“播种后翻土、盖土”,动词。
耰而不辍,译:(桀溺)用农具翻土,不停下来。

“不辍”在句子的作什么成分,是动词“耰”的补语?还是与”耰“一起做谓语,构成转折关系?还是做其他的成分?原因各是什么?

不辍,不是“耰”的补语,如果说“耰之甚勤”,则“甚勤”为“耰”的补语。

从整体上讲,这是一个递进复句,(桀溺)用农具翻土,(并且)(桀溺)翻个不停。

“耰”,“不辍”,是一种递进关系,而不是转折,不是因果,不是让步,不是条件等关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5-03
(一)判断动词。
1 I2 a3 k/ n0 _$ I, Z% p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论语•为政》)siyu.tech.topzj.com4 N6 R4 T2 U6 `/ I- S% j
这里的“为”就是先秦常用的判断动词。而“是”,只是指示代词。
) U! U8 B8 v: ~6 U. d. s②此必是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
) z. R* d B& v. J$ z, @& s思语坛到了两汉,“是”才开始作判断词。
5 L; C: R! i N1 A) p. _思语坛先秦作为指示代词的“是”,翻译常作“这是”,故渐渐演变为了判断词。
0 o/ R5 W0 q% y《论语•微子》:+ j) V! |6 S( C: f; b) W& J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 K% {$ ~! Y+ n! o! C) C, [% U*这段话中有多个“是”,如果都解释成“这是”恐怕不是很合适的。所以看来,有些“是”在先秦的文章里,其实也就只是单纯的判断词而已。这也是正常的,需要我们注意。

参考资料: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