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多瑙河的创作历史背景

如题所述

在兰君空碧的帖子里提到《蓝色多瑙河》和《黄河》,同样是母亲河,风格却截然不同。

蓝色多瑙河的旋律优美流畅,很大程度得益于圆舞曲的体裁。
但是,经过几百年的流传,《蓝色多瑙河》能得到广大人民认可,同样也说明了是优美音乐主题确实暗合了人民心中的母亲河的优美形象。

每次听到《蓝色多瑙河》首先想到的就是绚丽的华尔兹和卡洛斯·克莱伯超凡脱俗的风度。
在这里赞一下克莱伯的89年音乐会,弦乐上泛着多瑙河的光芒。

而每次听到《黄河》却完全没有想跳舞的感觉。
我承认自己《黄河》听得不多,没有深入地理性研究过。
仅从感性而言,纯粹感觉到是棱骨凸现,大开大合,气势恢弘。

有人说《黄河》创作的年代带有革命的色彩,甚至有“三突出”的影子。
但是我想,《黄河》能够流传至今,而没有随着时代一起被淘汰,也有其合理的一面。
因为《黄河》作为养育中华儿女的母亲河,抓住了2个根本点:苦难和奋发。

苦难:
中华民族多灾多难,内忧外患,历史上动荡年代远大于盛世。
黄河也是多难,决堤、改道,黄河和人民共命运,甚至承载着民族的希望。有例子:“圣人出,黄河清”。

奋发:
中华民族坚韧不屈,有压迫就有反抗。
犹如黄河势不可挡的奔流。人民依靠黄河精神武装自己。有例子:“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因为没有详细了解多瑙河沿岸的历史,所以不能肯定多瑙两岸养育的是:“丰衣足食,载歌载舞”的文化。
但是有一点我自己能确信,通过《蓝色多瑙河》表现出的欢乐场景是有男有女(晕自己一下),
是一种阴阳协调的美。

而《黄河》全曲,并没有让我看到“柔”的一面,换句话说《黄河》里面没有女性。
不错,中国历史上妇女地位确实比较低,她们为男人烧饭生子,让男人快乐却被历史遗忘被战争蹂躏。

从这个视角来预测,随着真正男女平等的实现,《蓝色多瑙河》将会在未来比《黄河》走得更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