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刘邦的问题

汉高祖刘邦手下,和他一起打下江山的著名武将都有哪些人??

张良、萧何、韩信 说起汉朝的建立就离不开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这三个人的名字。汉高祖刘邦曾问群臣:“吾何以得天下?”群臣回答皆不得要领。刘邦遂说:“我之所以有今天,得力于三个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位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但细分析一下,可以各自独当一面的汉初三杰里却是可以分出高下的。最下者可以说是有勇无智的韩信了。从军事统帅的角度来说,韩信可以算得上是千古难得的帅才了,他能够把弱小的军事力量的潜能发挥到极致,以至于最后在垓下设下十面埋伏将不可一世的楚霸王项羽彻底击败,一举奠定了建立汉王朝的基础,这是与他超人的军事指挥天赋分不开的。他曾经在与刘邦的闲谈中认为刘邦只有指挥十万军队的能力,而就他自己指挥军队的能力而言,却没有数量限制,指挥的军队越多越好(这就是“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成语的来历)。韩信作为一位军事统帅勇有余,是合格的;但作为一位权力中枢的谋臣来讲显然是智不足,是不及格的。说句难听的话,韩信的权谋技巧只相当于小学生水平。他身处手握重兵、功高震主的极易招来杀身之祸的境地却毫无自我保护意识,多次受到猜疑诬陷却从不在意、不思改进,终于在未央宫阴谋中死于吕后之手,真可谓“英雄一世真豪杰,辜负胸中百万兵”!这里顺便说一句,史书里或多或少影射韩信有谋反的倾向,我认为这是天大的千古奇冤。从韩信的条件来看,他若真想造反,一百次也反成功了,可是他却始终没有反,直至被害死。   汉初三杰里的萧何却是一个很复杂的人物。若硬要用一句话来概括他,只能勉强说他智有余而仁不足。萧何的治理国家的行政才能我就不用说了,刘邦说的“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这句话就是对他的最确切的评价。尤其令人拍案称奇的是,他的卓有成效的施政方针不但没有随着他的辞世而重蹈人亡政息的惯例,甚至他的继任者曹参对萧何生前制定的各项法规、方针政策一字不改而自己只管吃喝玩乐,竟然也能政绩斐然、国泰民安。以至于这段脍炙人口的典故成了流传至今的成语“萧规曹随”。由此可见萧何的治理国家的行政才能是多麽卓越!说起来萧何对汉朝的建立所作的最大贡献莫过于现在家喻户晓的“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典故了---韩信这位旷世帅才由于被刘邦大材小用地当作仓库管理员使用,被气得不辞而别,后被年老体弱的萧何星夜追回拜为元帅的千古美谈。但令人极为遗憾的是,在韩信问题上名扬后世的萧何在后来却因为韩信问题而为后人所诟病,那就是萧何明明知道韩信不会谋反,却在个人进退利害(可能包括避嫌)的考虑下与吕后一起设下圈套谋害了韩信。这就是令人感慨万千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成语的来历。虽然纵观萧何的一生,这个不仁不义的污点也许可以算作瑕不掩瑜,并不能动摇萧何作为一代名相的历史地位,但污点毕竟是污点,与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的完人标准相比较,还是有相当距离的。   在汉初三杰里唯有张良可以算得上仁、智、勇三者皆备的完人了。张良的智在刘邦说的“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这句话里可以得到最好的诠释,就不赘言了;张良的勇从他敢于和志同道合的力士一起在博浪沙刺杀由大批卫队护卫的暴君秦始皇的大无畏的行动中即可看出,也用不着多说;我认为张良的仁是值得大书一笔的。孟子认为理想的完人的气质应该是“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张良完全作到了这一点。张良在汉朝建国后的封赏会上的表现使包括刘邦在内的所有人都感到吃惊:他谢绝了刘邦对他的万户侯的封赏(包括属地随便挑选的特权),在刘邦的一再劝说下,他只挑了一个没人要的偏远贫穷的小县城留县。张良说:“陛下实在要封赏我,就把我和陛下相识的地方留县封给我做个纪念吧,我哪里当得起万户侯。我昔日刺杀暴君秦始皇,天下震动;现在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得到封万户侯的荣誉,这对我这个平民百姓来说太过份了,我真心地愿意放弃人间的富贵,过老百姓的日子。”而且张良说到作到,不但不作万户侯,连这个小小的留县县令也找了个机会放弃了。历史学家司马迁对张良赞誉有加:“运筹帷幄之中,制胜于无形;子房计谋其事,无知名,无勇功,图难于易,为大于细。”连轻易不肯赞誉他人的心高气傲的大文学家苏轼也专门为张良写了一篇著名的《留侯论》,文中对张良的品德感叹道:“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04
首先说明一下,汉代乃至三国,文臣和武将并没有严格的区别,只是担任的职务不同。比如张苍,他因军功被封为北平侯,但年轻时是跟随荀子学习的。在秦末和楚汉之际,他主要是作为战将。当和平时期,因为他精通历法和数学,因此长期担任萧何的副手。汉文帝时他又出任丞相。
刘邦手下的功臣主要有:
1、萧何:长期担任刘邦根据地的大总管,刘邦登基后被拜为相国(不是丞相,职能一样,但地位比丞相尊崇。),他制定的制度基本上成为之中国2000多年帝王社会所有制度的兰本。萧何是中国历史有名的丞相之一。
2、曹参:刘邦手下有名的战将,他曾长期担任韩信的副手。刘邦封儿子刘肥作齐王后,由于作为刘邦的老朋友之一,他被任命为齐国的丞相。萧何死后,曹参继任相国。他在齐相和相国任内,奉行道家学说,使社会经济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恢复和发展。是为汉初名相之一。
3、韩信:韩信是有名的军事家。关于他的故事和事迹太多了,兹不赘述。
4、郦商:《高帝功臣表》排名第四,仅次于曹参。他的儿子郦寄也是汉初名将之一。成语“郦寄卖友”中的郦寄就是他的儿子。
5、樊哙:刘邦的连襟,老婆是吕后的妹妹。他是汉军最为勇敢的将军。刘邦登基后,他被封为舞阳侯。
6、灌婴:刘邦手下的大将,与刘邦是老朋友。他因功被封为颖阴侯。惠帝吕后时期曾出任太尉一职。汉文帝时曾出任丞相。
7、周勃:刘邦的老朋友,年轻时是个吹鼓手。后追随刘邦起义。因功被封为绛侯。他在汉文帝时曾出任过丞相。他的儿子周亚夫也是汉代名将,曾于汉景帝时期出任丞相。
8、张苍:曾参与平定燕王的造反,因军功被封为北平侯。长期担任计相(相当于现在国家审计总署的署长)。他年轻时受业于荀子,与李斯、韩非师出同门。但他精于阴阳历法。他晚年的有个学生大大有名,那就是汉文帝时期政论家贾谊。贾谊从他那儿学习了《左传》
9、王陵:他开始并不愿意跟刘邦干。后来才加入到刘的队伍中。在汉军中,他也是少数几个能与项羽过招的人。王陵后因功被封为安国侯。刘邦临死之前,当吕后问刘邦萧何之后人事安排时,刘邦说他可以继任曹参为丞相。汉惠帝时期,他出作出任右丞相,但由于反对吕后封诸吕为王,被吕后架空,不久抑郁而死。
10、陈平:他没有参与具体的军事行动。主要是邦刘出谋划策。汉惠帝、吕后、汉文帝时期曾先后出任左丞相、右丞相和丞相一职。参与了平定诸吕之乱。
11、张良:在《史记》《高祖功臣表》中排名第62。主要是因为他发挥作用的地方基本上在幕后,很少参与斩将夺旗的战斗。

刘邦的功臣武将还有很多,如韩王韩信、棘蒲侯柴武、滕公夏侯婴、申屠刚(汉景帝时出任丞相)、傅宽、靳歙、蒯成侯周緤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9-04
楚王韩信、长沙王吴芮、越王彭越、淮南王英布、燕王臧荼、赵王张敖、韩王韩公子信
还有功成身退的张良-张子房,萧何,这两个人和韩信一起,被称为初汉三杰!
第3个回答  2013-09-04
既然楼主问的是武将,像萧何、张良之类应该不算。
曹参、韩信、樊哙、夏侯婴、灌婴、周勃、彭越、英布这些人应该是纯爷们的 ··~
第4个回答  2013-09-04
韩信、樊哙、、、、、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