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这句话在哲学上是否正确?

如题所述

只能说有一定的道理. 孔子周游列国时,潦倒到没得吃,一弟子拿讨来的一点米熬粥,孔子在旁看到其先吃了一口,等到该弟子把粥送上时,孔子说:弟子没让师傅先吃是一种不遵重.弟子说:我刚刚熬粥发现里面有个小虫,扔了可惜,所以就吃掉了.孔子才发现自己错怪了他,就教育众弟子说:经目之事未必真,更何况是耳朵听到的呢. 所以眼见的也未必是真的,因为你看到的只是表象的东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23
(1) 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必经阶段和必要前提。占有感性材料的根本途径是参加实践,就个人而言,也可以使用他人提供的资料。他人提供的资料可以是对事物的如实反映。因此,耳听未必为虚。
  (2) 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可以凭人们的感官直接感知。事物的现象有真象与假象之分,假象不是对事物本质的如实体现。所以,眼见不一定为实。
  现象包括真象和假象的哲学道理.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它是说听别人讲和自己看到是不同的,看到的可以是真实情况,而听人讲往往是虚假的,道听途说,没有亲眼所见就不要相信。但眼见是不是一定为实呢?其实不一定。因为事物有真象和假象之分,如果眼睛看到的是假象,把假象误认为是真象,就会把虚误认为实了。
  (1)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感觉器官与客观事物相接触,形成的对事物现象的认识。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和必经阶段,但感性认识所认识的事物现象中有大量的还是零乱、片面、乃至虚假的东西,因此感觉器官所感到包括见到的不一定都是真实的。同时,现象有真象和假象,假象以否定的方式歪曲表现本质,并掩盖本质。仅凭感性认识或被假象所迷惑是不能正确认识事物的。所以“眼见未必实”
  (2)人们的认识活动有两类,其中学习性认识活动,是学习别人总结出来的东西,虽然是听来的,但也可能是真实的。所以“耳听未必为虚”
  (3)对于见与听、实与虚应作具体分析,眼见的可能是实,也可能不实;耳听的可能为虚,也可能不虚。不能笼统地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