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的官爵是怎么划分的?平民分为几等?

详细的介绍一下各官爵在现在相当于是个什么职位?平民是怎么划分的怎样叫,例如商人在三国是怎么叫?

汉朝实行三公九卿制,宰相权利较大。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称三公,丞相管行政,是文官首长;太尉管军事,是武官首长;御史大夫掌监察,辅助丞相掌管政治事物。而在汉朝,还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即必须做御史大夫后才能做丞相。而在御史大夫之下,还设有御史中丞,掌管宫内事务。九卿则是太常(掌祭祀鬼神)、光禄勋(掌门房)、卫尉(掌卫兵)、太仆(掌车马)、延尉(掌法律)、大鸿胪(掌礼宾)、宗正(掌皇帝族谱)、大司农(掌全国经济)、少府(掌皇室财政)。汉武帝时期,皇权开始大幅膨胀,尚书令的地位大幅抬升。汉武帝将身边重臣如严安、主父偃、朱买臣等为郎加以侍中,与尚书令共议军国大事,组成中朝。原以宰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组成外朝。汉朝的选举制度是察举制,以地方推荐为主,考试为辅,考试与推荐相辅而行。推荐过后是还要经过考试覆核;覆核合格后才能量才录用。无论是特举贤良方正,还是岁举孝廉、茂才,均须经过中央覆试。汉代察举制下的考试,在西汉时并不占主导地位,考试只是区分人才高下,授官大小的参考,这与后世以考试为主、以推荐为辅的科举制截然不同。至东汉时,为纠正察举荐人之滥,开始注重考试,形成察举与考试相结合的选士制度,而且考试成份日益增加。在推荐基础上加强考试,这是汉代察举制发展的新趋势。荐举为主,考试为辅,是两汉察举制的基本特点。汉朝早期实行征兵制度,男子廿三岁起至五十六岁之间,服役两年。一年包围京师,名为正卒;另一年戍守边郡,叫做戍卒。正卒分为两支,一支为南军,守卫宫城,另一支为北军,保卫首都其他地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25
汉朝的管理选拔是三公九卿制度,由于没有系统规范的考试制度,官员的选拔一般都靠地方官的推荐,选择地方上被公认的德才兼备的人为孝廉.一旦被选为孝廉,就有了走上仕途的机会.
   如果要进一步晋升,需要寻找更有名望的大人物宣扬,推荐自己.比如曹操,自己说:我是从孝廉起家的,后来被朝廷征为典军校尉.但是在这期间呢?他老人家是怎么样被朝廷看上的呢,曹操自己到处活动,拜访了不少名人,有个叫许子将的人对他说:你是治世之英雄,乱世之奸雄.
   二桥的老爸桥玄对曹操说:你这个人了不起,我一辈子见了不少人,没有一个象你这样,我老了,看不到你将来发达,到时候你记着我的好,给我的家人点儿好处吧.
   这两个人当时都很有名,这么一宣传,曹操立刻就成了名人,被朝廷注意了,从此走上了青云路.
二:官员分类:主要分官位和爵位
1:官位:国家公务人员,处理国家日常事物.   
   
1.1  最高级官员   
 
    汉朝时候最大的官就是三公: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下面分别介绍
    大司马:主管全国征战和用兵,是最高军事长官.比如后汉开国时候光武皇帝封吴汉为大司马.这个官有时候也称"太尉",比如司马懿在诸葛亮死后被封为太尉.
    大司徒:主管国家政务,日常事物归大司徒处理,相当于现在国务院总理.
    大司空:主管国家礼仪,教化方面的事物.我们知道古代人很讲究礼仪.什么祭祀啦,拜山啦一大堆.还有国家的风气,官员操守的监督.有人说跟御史大夫差不多,其实比御史大夫权利要大.
    有人要问,那么为什么还有丞相啦,大将军啦, 太师,太傅啦之类的一大堆呢?
    这里解释一下,例如丞相,大将军这两个官职权利是非常大的,几乎主管朝廷的一切事物.这一般出现在皇帝比较弱,大臣的权利比较强的时候.
    例如诸葛亮当时是丞相,他老人家根本就不允许自己身边还摆着个大司马,大司空之类的东西来分权.政治,军事,礼仪教化都是自己管.孙权也设立丞相,比如陆逊担任过丞相,但是由于孙权比较强,这个丞相的权利当然不能跟诸葛亮比.不一而足,不能教条.
    但是大将军这个位子上坐的人一般都不是什么好人,大将军实际上也主管了国家的一切事物,表面上是管军事,实际上权利要大于太尉或者大司马.
    比如当年曹操自封为丞相,却假诏封袁绍为太尉,袁绍当然不干,发了脾气.曹操吓的只好改封为大将军,袁绍满足了虚荣心,才好受了一点儿.比如司马师,司马昭先后都封自己为大将军,总揽朝政.姜维也被封为大将军,也是全国事物一把抓.
    太师,太傅都是名誉称号,荣誉性要超过三公,没什么实权,但是实际上也不全是这样.比如董卓是太师,权利不用说。
   太傅也是名誉称号,比如当年司马懿是太尉,曹爽看着不痛快,表奏天子说司马懿德高望重,应该在往上封官,于是加为太傅.没了权利,曹爽自己当上了大将军.后来曹爽让司马给办了,但是司马并没有自己缩回去当太尉,而是在太傅的位子上抓起了兵权.
   所以说都不一定,不能教条,比如诸葛恪在孙权死后被封为太傅,不是没权力,而是权力大的很.他被搞死以后又上来了一个叫孙峻的大将军,官名不一样,权利一样.
1.2  :次一级别的官员,我草狂累啊,分分类吧
   武官:依次:车骑将军,骠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将军-------征东南西北将军---------镇东南西北将军---------安东南西北将军-----------平东南西北将军----------杂号将军(比如什么破虏,征远,镇军,讨寇,虎威,折冲之类的,听着好听,实际不高)--------校尉--------都尉
    大体上是遵循这个顺序,但是要注意,在校尉里有两种校尉是很牛叉的!-------司隶校尉和射声校尉.
    司隶校尉是主管京城附近治安的武官,虽然不大,但是非常要害.我们知道"司隶"在汉朝是地名,指的就是长安附近的地方.一般都是由比较亲近的大臣担任,比如刘备当了皇帝后不光封张飞为车骑将军,还封为司隶校尉,炸一看奇怪,实际上是非常深的信任。
2楼    射声校尉也是主控皇城的武官,带的兵管的范围虽然比司隶校尉少,但是并不归其统领.比如汉朝的班超出使西域回来后功劳那么大为什么只封了个校尉,别忘了,好好看看人家是射声校尉!代表了皇帝最充分的信任!!!
   文官:尚书令,中书令-------九卿(太仆,太常,卫尉,廷尉,他吗的实在太多,记不过来,抱歉)-------侍中,侍郎,各种大夫
    地方官:刺史(东汉后叫州牧)---------太守---------县令---------亭长
    刺史手下还有不少辅助官员,比如别驾啦,比如从事啦,比如长史啦,比如参军啦什么的.
   
    另:丞相府也有自己的办事人员:长史,参军.诸葛亮出师表里写的长史,参军都是在他府里办事的人.
2:爵位:这跟官位不同,是根据功劳给大臣的赏赐,主要是封地,跟具体的待遇挂钩.
     我们知道刘邦曾经杀白马宣誓不允许封异姓王,所以我们不说王
     除了王以后就是:公-------侯-------伯--------子--------爵
     汉魏对爵位控制的非常严格,封公的都很少,几个著名的"公"都不是什么好东东,比如曹操封-----"魏公",司马昭封--------"晋公".还有皇帝被废了封公:汉献帝封"山阳公".非常少.
     侯-------封侯比较多,侯分:县侯,乡侯-------亭侯.一般以地名来为侯冠名.
     比如非常典型的:关羽封汉寿亭侯,这样读:汉寿+亭侯,汉寿是个地名,在陕西汉中,亭是地方级别的划分,就是汉朝最小的地方建制.整个封号意思说:汉寿那个亭归你了,以后那里交上来的赋税作为对关羽的酬劳,一般一个亭有几千家吧,收上来的租子就不少.
     诸葛亮为武乡侯,就是说:武乡这个地方的税收归你了,汉朝一个乡相当于一个县,就是说诸葛亮吃一个县的赋税,一个县一般有几万家,这可相当不少了.
     曹操也被封为县侯过,当时他吃四万家的赋税,后来自己高姿态,做了个样子,主动减掉了一半,吃两万家.
     伯:比侯低,汉朝有名的封伯的不多.差不多都封了侯,要不出门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子:一般吃几百户的赋税吧,比如南北朝的王镇恶被封为当阳县子,吃五百户赋税.
     爵:不多,不多,混到这个份上很少有知名的人物.
尚书有时候还分为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也是处理机密大事的要职.
此外汉朝还设立了关内侯,骑都尉这样的官职,可能比较类似于杂号侯,杂号都尉,用于封赏大臣.
各个官职的设定常常不满员,而且很多官职的功能重叠,有相互的替代关系.
魏建国后逐渐完善了官吏制度,并且首先提出了九品中正制.
第2个回答  2013-08-25
汉朝的商人叫贾人,地位低下,所谓“贾人不得衣丝乘车、不得仕宦为吏”。
第3个回答  2013-08-25
西汉官僚机构的设置,基本上沿袭秦制而有所更新。中央政府的官员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外朝官。包括自丞相以下至六百石官,在丞相府中有个百官朝会殿,皇帝有时也亲临朝会殿与丞相商议国事,或由丞相主持廷议,然后领衔上奏。

第二,内朝官。或称中朝官。包括大司马和左、右、前、后将军,以及侍中、散骑、诸吏、诸郎、博士等。所谓内朝官或中朝官就是由皇帝直接差遣,而不专任行政职务的,与行政性质的正规官称的外朝官相对而言的。

第三,宫廷官。包括詹事、内侍等。宫廷官依其职守是专门处理皇帝家庭事务的,但在皇权专制时期,这些官员实际上已介入了政治活动,掌握了部分权力,所以应该包括在中央政府的官僚机构中。

由此可见,西汉官制的重要特征之一是:行政性质的与宫廷服务性质的两套并立,而其间又有互相交叉互相关联。关于这个问题,可以作如下的说明:

第一,中央最高政务机构掌握在丞相(相国)、太尉、御史大夫三人手中。丞相是最高行政长官,丞相有所请求,皇帝无不应允。由于丞相权位太重,威协了皇权,皇帝很不放心,所以自武帝以后,章奏的拆读与审议,转归尚书。丞相若有过失,反由尚书问状劾奏。从此,丞相的权力逐渐缩小,但是还保留着领衔上奏的形式。例如霍光以大将军领尚书事,总揽朝政,但在廷议废昌邑王时,还是以丞相杨敞领衔上奏。其后只有领尚书事才是掌握实权,不领尚书事,虽位至三公,也无实权。这是西汉政治重心转移的一种趋势。太尉是最高的军事长官。御史大夫一方面为丞相之副贰,一方面供内廷的差遣,同时又握有监察行政官吏的权力。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虽然都是政权实际的负责人,但三者品秩并不相同。丞相、太尉秩万石,月俸六万钱,率以列侯为之。御史大夫秩中二千石,月俸四万钱。御史大夫秩级在三者之中为最低。武帝元狩四年,(前120年),罢太尉,置大司马。成帝绥和元年(前8年),更名御史大夫为大司空,其官俸提到与丞相同等。哀帝元寿二年(前1年),更名丞相为大司徒。这时外戚王氏(皇后王政君诸弟)以大司马秉政,地位反在大司徒之上。

第二,中央行政机关本身兼有业务。例如大司农是国家财政总汇,所管的有仓储、水利、货运及官卖的各种事业,甚至管治安的中尉(执金吾)也管造船,管祭祀的太常也管医药。这种相互交叉的关系在当时是怎样调节,就不清楚了。

第三,汉代有一种无职务、无官署、无员额的官名,不在正规编制之内,而直接与皇帝接近,能起相当的政治作用。这些人都属于郎的一类。郎是殿廷侍从的意思,其任务是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皇帝顾问及差遣。有议郎、中郎、侍郎、郎中之别。中郎、郎中的首脑称将。中郎分别属于五官中郎将,左中郎将,右中郎将,统谓之三署。郎中则有车、户、骑三将。在此以上又有大中大夫、中大夫(光禄大夫),谏大夫等,则纯以议论政事为职。又有博士,为学术顾问官性质,也有参加政事讨论的义务,这些都可以作为中朝官或内朝官的成员。

这些都说明西汉官制是有系统的,但也是不很明确的,在西汉二百余年间(前206——公元8年),官制是不断变革的,其中重大改革大约有四次:

第一次,在西汉建立之初,刘邦在萧何、叔孙通等的辅佐下,制定了新官制,大体沿用秦制,但有所增减。这次改革是开国的草创阶段,机构简单,官员不多。

第二次,在汉景帝时,更改一些官名,如改“奉常”为“太常”;改“卫尉”为“中大夫令”;改“廷尉”为“大理”;改“典客”为“大行令”;改“治粟内史”为“太农令”等。更重要的改革是在平定吴楚七国叛乱之后,《汉书·百官公卿表》载:“景帝中五年令诸侯不得复治国,天子为置吏,改丞相曰相,省御史大夫,廷尉、少府、宗正、博士官、大夫、谒者、郎诸官长丞皆损其员。”这是一次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诸侯势力的重大改革。

第三次是在武帝时,这次改革的要点有:

(一)对一些官名作了更改,如改“中尉”为“执金吾”,改“大行令”为“大鸿胪”,改“郎中令”为“光禄勋”等。

(二)增设一些官员,《汉书·百官公卿表》云:“元狩四年,初置大司马,以冠将军之号。”设立十三部州刺史;设立大批的郎官;设立掌管水利(“水衡都尉”),山林、铁官等掌管生产部门之官;设五经博士等。

(三)加强京城的军事防卫力量,设司隶校尉和城门校尉,又设京城八校尉(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等八校尉),这些校尉品秩都很高(皆为二千石)掌握驻京武装力量。

(四)设立管理边疆地区及少数民族之官(如在“典属国”之后,设都尉、丞、侯、千人、九泽令等)。

这次的改革面比较广,加强了朝廷对州郡的控制,也注意到生产部门。但有些官吏的设置较滥,改变也较频繁。

第四次,在成帝、哀帝时,改革了一些官名。如哀帝时改“丞相”为“大司徒”;成帝时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改州“刺史”(秩六百石)为州“牧”(秩二千石),这时各地人民起义渐多,故提高州官品秩、加强州官之权,以镇压起义的群众。

汉代机构的名称,除丞相府、御史大夫府外,一般只以其官署所在称为“寺”,不象后代先有一个机构名称,然后设一个主官。所以往往官名即是机构之名。大概每一主官都有一个事务长,如丞相则有长史,御史大夫及其他则有丞。至于内部的属官则不立专名,由长官自行征辟任用,一般统称掾属。

汉代高级军职多以校尉称呼。如城门校尉、屯骑校尉等,各有所统之兵,皆隶于中央,而地方则无正式常设之兵。因此也就没有地方之军职。最高级的统帅称将军。将军有两种,一是常设将军,如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将军等,于掌军之外兼参预政事。一为临时派遣出征之将军,多在其上特加名号,如伏波将军,度辽将军之类,战争结束,名号随之撤销。

校尉中比较特别的是司隶校尉,本来也是一种督察官,职在察举官吏的不法行为,后来逐渐变成了京畿地区的高级行政督察官。

西汉官制不断改革的原因有二:第一,由于商人地主与贵族地主的矛盾不断加深,西汉政府为了加强贵族地主的实力,所以不断改革,增设某些官称,变动官员机构的职权,以巩固中央集权。尤其是武帝时,为了重用外戚贵族,便废弃太尉而以大司马,大将军的名义为事实上的执政,丞相府就逐渐变成了只能奉行既定政策的机关。从此以后,外戚之权日重,而商人地主的实权日受侵夺;第二,西汉政府为了镇压农民的反抗,就多次调整军事设施,增强武装力量。所以,西汉官职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加强武官和州官的实权,如以大将军执政,改州刺史为州牧,秩由六百石提高到二千石。

汉代官员是以俸禄多少来表明其职位之尊卑,所以官称往往叫若干“石”(音d4n)《汉书·百官公卿表》颜师古注:

汉制三公称“万石”,其俸月各三百五十斛谷。其称中二千石者月各百八十斛,二千石者百二十斛,比二千石者百斛,千石者九十斛,比千石者八十斛,六百石者七十斛,比六百石者六十斛,四百石者五十斛,比四百石者四十五斛,三百石者四十斛,比三百石者三十七斛,二百石者三十斛,比二百石者二十七斛,一百石者十六斛。所谓“谷”是指原粮,每石重约一百二十斤,如果以数量言,一石相当于一斛,一斛有十斗,一斗相当于现在的二千毫升。汉以石数为官秩名,应是根据秦制而来的。一般说来,九卿是中二千石,郡守次一等,是二千石,其他再次一等的是比二千石。

西汉的中央政府,组织甚为庞大,皇帝之下,内分三公、九卿、列卿、宫官四大部门。其中三公地位最高,九卿次之,列卿又次之,宫官为皇帝御用的家奴。中央政府本为最高的行政机关,但在汉初,因为前有异姓诸侯王,后有同姓诸侯王的割据,中央政府的权力并不甚大。直至武帝时,由于集权政治的建立,才成为最高的权力机关。

所谓三公,就是指总理庶政的丞相(又称大司徒),总理军政的太尉(又称大司马),主司纠察弹劾的御史大夫(又称大司空)。

丞相,又称相国,秦官,为天子之丞,助理万机。《汉书·百官公卿表》云:“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秦有左右。高帝即位,置一丞相,十一年更名相国,绿绶。孝惠高后置左右丞相,文帝二年,复置一丞相。有两长史,秩千石。哀帝元寿二年更名大司徒。”汉王元年(前206年),以萧何为丞相,二年(前205年)以曹参为假左丞相,屯兵关中。刘邦即帝位后,任命樊哙以相国名义出击卢绾。《史记·萧相国世家》载:汉十一年(前196年),“上已闻淮阴侯诛,使使拜丞相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率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惠帝二年(前193年),萧何死,以曹参为相国。五年(前190年)曹参死,此后置左、右丞相,以右丞相为首。文帝二年(前178年),再改丞相为一人。武帝征和二年(前91年)。以刘屈氂为左丞相,分丞相长史为两府,意欲重择一右丞相,但最终未能实现。

汉本以列侯为丞相,而公孙弘以布衣为御史大夫,后擢升为丞相,武帝特封之为平津侯。此后,便有先为丞相后再封侯的惯例。凡丞相必为列侯,故称丞相为君侯。因武帝封公孙弘为列侯,食邑为高成县平津乡,此乡范围很小,仅六百五十户,从此有丞相封侯不过千户的惯例。

皇帝对丞相礼遇隆重。凡拜相,天子临朝,六百石以上的官员皆得朝会。凡丞相进见,皇帝得离坐;丞相病重,皇帝得亲临问疾,并遣使送药;丞相死后,移归私第,皇帝车驾往吊,并赐棺,赐葬地,赐冥器等。由此可见丞相地位之尊崇了。

丞相掌握选举、任官、黜陟刑赏之权。如武帝时,田蚡为相。他入朝奏事,皇帝言听计从。文帝时,申屠嘉为相,入朝,见邓通在文帝旁边礼节怠慢,他返回相府,立即写檄文召通。邓通至相府,免冠赤足,顿首谢罪。但申屠嘉还是不放过,说他戏弄殿廷,准备杀他,后来还是皇帝出面说情,邓通才免于一死,可见丞相权力之大。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