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下出孝子,慈母多败儿这句话错了吗?如何解释?

如题

以原典故看错了一部分,其出处可见《增广贤文》,原话为:“严父出孝子,慈母多败儿。”

详解一:先说严父出孝子。何为严父?

《淮南子·人闲训》有言:

原文:仁者,百姓之所慕也;义者,众庶之所高也。为人之所慕,行人之所高,此严父之所以教子,而忠臣之所以事君也。

大意:仁德是百姓向往的,正直是黎民推崇的。行事作风以黎民百姓所期望为准,这即是严格教育子女的父亲应该做的,也是忠臣用以面对君王的功绩。

由此可见,“严父”的最初本质,对子女并非私心求其孝,以尊长挞其身,更不可能是以棍棒为准。但是此后为何会有棍棒、棒下一说?仍源于《淮南子》。

原文:沉湎耽荒,不可教以道,不可喻以德,严父弗能正,贤师不能化者,丹朱、商均也。

大意:那些沉迷惑乱于错事、无法接受社会道德观念、不能以品行德操来约束的人,就是严父也无法让他重回正途,再好的老师也不能教化这种冥顽不灵,但是这样的存在也不过只有如丹朱、商均这样极少数的人了。

注:丹朱不孝,故尧禅让于舜;商均无德,故禹建夏后。

这样看,丹朱、商均的无能体现了自身贤明如尧舜的教子无方,使尧舜的身后名出现了污点。所以如今的“棍棒、棒下”更多地是所谓的“严父”在担心自己的脸面名声及身后事,而对于真正的孝道、贤明等对大众有益的严父本质毫不在意,这样的棒打不孝根本是在要求子女愚孝。


详解二:何为慈母多败儿。

这句话源于一个典故。《后汉书》中有记仇览为亭长时,有母告子不孝一事。而后这则故事在《太平御览·孝经》中被记为:“孤犊触乳,骄子詈母。”

原文:谢承《后汉书》曰:仇览字季智,一名香,陈留考城人也。为县阳遂亭长。有羊元者,凶恶不孝,其母诣览告之。览呼元,责哨元以子道,与《孝经》一卷使诵读之。元深改悔,至母前谢罪曰:“元少孤,为母所骄,谚曰:‘孤犊触乳,骄子詈母’。乞今自改。”卒成佳士。

大意:仇览做亭长时,有一个叫羊元(陈远)的人凶恶不孝,其母欲诉。仇览便招来羊元,问责其人伦之道,并授其孝经一卷。羊元读后悔改向母亲谢罪说:“我少年失父,因被母亲骄纵才落得今日下场。听闻民间说用犄角顶母亲的小牛都会被杀掉,而我的行为也已经成了同样的反面教材,这很不好,我以后会改的,请您原谅我。”于是此后便成了人人传颂的正面教材了。

虽然“孤犊触乳,骄子詈母。”的真实令人质疑,可慈母多败儿却从此流传了下来。总体而言,这是由于当时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分工造成的。女性由于过多操持家务,对外界事物变化不甚敏感,且过于重视子女的感受,所以才会得到这样的评价。


总结:于今时今日,也有人开始说“慈父严母多忠孝,严父慈母多败儿。”的话了。只不过无论父母严慈于谁,本质上都是要让子女懂得分辨是非三观正确,日后可以在社会立足,甚至成为一名他人眼中的优秀典范,并非是要求一起对子女无分青红皂白的混合双打。


如果不知其错而受到鞭挞,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无法成为一个令父母自豪的孩子,这恐怕才真的是最不孝表现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3-30

一些不听劝告的孩子,怎么对他教育都没有用,那也只能严格教育了,而慈母因为太宠孩子了,孩子就因为母亲太溺爱他了,而为所欲为。

出处:

以原典故看错了一部分,其出处可见,原话为:“严父出孝子,。”,各类古代书籍中也提到类似的观念,然后一直流传至今。

    :强家无恶奴,慈母有败子。

    旧约 - 箴言: 第22章15节:愚蒙迷住孩童的心,用的杖可以远远赶除。

    旧约 - 箴言: 第13章24节:不忍用杖打儿子的,是恨恶他。疼爱儿子的,随时管教。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8-16
“慈母多败儿”是正确的。“棒下出孝子”这句才错,因为有可能把孩子引入歧途,产生报复心理!
第3个回答  2013-08-16
棒下出孝子:这种教育方式实在太暴力了
慈母多败儿:这也不一定,“凶母”更容易让孩子变得叛逆
第4个回答  2013-08-16
这有两种可能。
(1)有道理,一些不听劝告的孩子,怎么对他教育都没有用,那也只能棍棒伺候了,而慈母因为太宠孩子了,孩子就因为母亲太溺爱他了,而为所欲为。
(2)没有道理,有些孩子比较乖,不用家长来督促他,孩子可以自己来处理。像这种孩子,就不用棍棒伺候了,而有些孩子会认为母亲很爱自己,将来要要好好报答她。像这样的慈母,就不会败儿。
所以,对于这种问题,要看孩子是怎样的,才有不一样的观点。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