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张三丰这个人吗?他和武当山有什么关系?武当道观真的是他建造的吗?

详细.....?

张三丰(约元定宗贵由二年(1247)~ ???),本名通,字君实或君宝,中国辽东懿州人。元季儒者、道士。善书画,工诗词,中统元年,曾举茂才异等,任中山博陵令。游宝鸡山中,有三山峰,挺秀仓润可喜,因号三丰子。亦有因“丰”字和“丰”的简体字同形而错称为“张三丰”。他的生辰籍贯都有争议,一般认为他是元朝末年、明朝初年的武当山道士。或作全一真人。明英宗赐号“通微显化真人”;明宪宗特封号为“韬光尚志真仙”;明世宗赠封他为“清虚元妙真君”。

一些民初武侠小说根据传说称,张三丰曾师从与少林,后被逐出师门;乃自创武当派,成为一代宗师,并为太极拳的创始人。这不是完全根据真实历史而写成的。

道统师承
根据《三丰全集》、《广阳杂记》、《诸真宗派总簿》等资料,张三丰从火龙真人处授得丹诀,又师从麻衣先生李和,还得少阳派刘海蟾一系真传。《道统源流》还说张三丰师从陈致虚。而现在的研究则认为他和陈抟一派(文始派?)的渊源很深。火龙真人为贾德升,其师傅为希夷祖师陈抟。据《宋史·陈抟传》载:吕洞宾曾“数来抟斋中”。

张三丰在《蛰龙吟》中道:“天将睡法传图南,图南一派俦能继,邋遢道人张半仙。”又在《太极炼丹秘诀》中称陈抟为“希夷老祖”,称火龙先生为“吾师”,并称,火龙真人之所以没有名气,是因为他轻视浮名,仅给后人遗留一首绝句便离开了人间。其绝句云:“道号偶同郑火龙,姓名隐在太虚中。自从度得三丰后,归到蓬莱弱水东。”后来,崇奉张三丰的清代道士李西月将三丰派归为以陈抟为代表的隐仙派,并列其师承统序为:“麻衣传希夷,希夷传火龙,火龙传三丰。”

[编辑] 生平传说
根据《明史》记载,张三丰,辽东懿州人,名全一,一名君宝,三丰是他的号。因为不修边幅,又有个外号叫张邋遢。张三丰相貌雄伟特异,不论寒暑都只穿一件道袍、一件蓑衣;饭量奇大,动不动就吃完满升满斗的粮食,不过有时几天才吃一餐,有时甚至几个月都不吃。读书过目不忘,出没无常,有人说他能一日千里。喜欢诙谐嘻笑,不管别人的眼光。

张三丰曾游历武当山,并对人说:“这座山改天一定会大大地兴旺。”当时五龙宫、南巖宫、紫霄宫都毁于战乱;于是张三丰和他的徒弟在此披荆斩棘、建草庐居住,后来却又舍弃了这个地方。

张三丰后来居住宝鸡的金台观。有一天说自己应当要死了,之后留下颂歌就过世。县民集资为他买棺装殓。下葬的时候,大家听到棺材里有声音,打开一看,张三丰竟然复活了。之后张三丰到四川,见了蜀献王;又到武当山,并游历湖北各地,行踪事迹愈来愈传奇。

也有人说,张三丰是金朝时候的人,元朝初年和刘秉忠一起拜师,后来又在鹿邑的太清宫学道。不过这些都不可考。天顺三年,明英宗下旨封他为通微显化真人。终究还是没有人知道他是存是亡。

明太祖听到张三丰的名声,在洪武二十四年派人找他,但是没找到。

[编辑] 明成祖建立城堡
永乐年间,明成祖夺得帝位后,派给事中胡潆和内侍朱祥以寻访张三丰为名,实际目的是到武当山考察、建做易守难攻的城堡。后来,成祖就派工部侍郎郭琎、隆平侯张信等人,带了丁夫三十多万人,耗费了百万营建。建成后,赐名太和太岳山,并设官铸印驻守于此。这座其实是明成祖的行宫城堡。而不是道观。

[编辑] 主要思想
张三丰学贯儒释道三教, 包括理学。张三丰认为“道”为三教共同之源,道生天地人物,含阴阳动静之机,具造化玄微之妙,统无极,生太极,是万物的根本、本始和主宰。张三丰认为正邪之别比三教之分重要。他说,儒、佛、道都讲道,它们的功用都是“修身利人”,“儒离此道不成儒,佛离此道不成佛,仙离此道不成仙”,儒家“行道济时”,佛家“悟道觉世”,道家“藏道度人”,同孔子一样,老子所传的也是“正心修身治国平天下”的理论。儒家修养人道,仙家修炼仙道。张三丰以修人道为炼仙道的基础,强调无论贵贱贤愚,老衰少壮,只要素行阴德,仁慈悲悯,忠孝信诚,全于人道,离仙道也就自然不远了。他把道家的内炼思想同儒家的修正身心学说合在一起,说:“人能修正身心,则真精真神聚其中,大才大德出其中。”

他的修炼方法主张性命双修,但是又有阴阳双修的论调,为后世房中术所用。张三丰著作有《玄谭全集》、《玄要篇》、《无根树词》等。《道藏辑要》中收录的《张三丰先生全集》还对道教武术和道教音乐作了重要介绍。

明清时出现的道教派别多同张三丰有联系,宝鸡三丰派、武当三丰派、王屋山三丰派、三丰自然派、三丰蓬莱派、三丰日新派等相继出现。清道光年间李西月自称遇张三丰亲授秘诀,讲道纳徒,活跃于四川乐山一带,创立了当时最大的道派之一。

[编辑] 著作
张三丰著述丰富,如《大道论》、《玄机直讲》、《玄要篇》、《无根树》,被后代收集成《张三丰先生全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7
  历史上有张三丰这个人,是武当门派始祖。
  张三丰(1247或1264—1458),文始派传人,武当派祖师,传说生于南宋理宗淳佑七年(1247年)。名君实,字全一,(此为一说,另一说法为君宝)别号葆和容忍。元末明初儒者、武当山道士。善书画,工诗词。另有一说其为福建邵武人,名子冲,一名元实,三丰其号,1264年出生于今福建邵武市和平镇坎下村,卒年1458.
  《清·地方志·岷州志》载:“自称张安忠第五子,生于元癸酉年(1333年)六月十八日。名君实,字全一,别号葆和容忍。张良之后。”《明史·方伎传》载:“张三丰,辽东懿州人,名全一,一名君宝,三丰其号也。”有一说,因其不在意衣着穿戴,衣服鞋子很破烂又号张邋遢。
  张三丰为武当派开山祖师,明英宗赐号“通微显化真人”;明宪宗特封号为“韬光尚志真仙”;明世宗赠封他为“清虚元妙真君”。张三丰是丹道修炼的集大成者,主张“福自我求,命自我造”。张三丰所创的武学有王屋山邋遢派、三丰自然派、三丰派、三丰正宗自然派、日新派、蓬莱派、檀塔派、隐仙派、武当丹派、犹龙派等至少十七支。
  清代大儒朱仕丰评价张三丰说,古今练道者无数,而得天地之造化者,张三丰也。
第2个回答  2013-08-13
首先,古代武当根本没有什么掌门的说法,武当山道观众多,也有不少佛寺,但没有一个统一的组织和派别。其实过去很多门派都是比较松散的组织,大部分都没什么掌门的说法,是现代的武侠小说中出现的掌门,后来很多门派也都随便搞个什么掌门了。比如武当山只有道观的观主,少林寺也只有住持的称呼。

其次,张三丰到武当山修道之前,史书中也有一点武当山有人修仙炼道的记载,武当山原本就有道观,张三丰不是第一个去武当山的人。

第三,史书中没有明确的关于张三丰会武功的记载。只有清代晚期的王征南的文章中才提到张三丰会武功。时间太久远了,没有历史依据,只能作为传说来看待。当然他会武功还是比较有可能的。

第四,史书中更没有记载张三丰创建武当派的事情。应当说,武当山的武功绝不可能是一个人所创,它必然是经过武当山各佛寺道观在吸收民间各流派武术的基础上,经过许多人的改进锤炼才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武术。

第五,武侠小说只是小说,小说就允许情节的虚构。也就是说,小说的情节大多数是与现实不符的,年轻人不要把虚构的故事和事实混为一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8-13
  张三丰(生卒不详),据道教界推测,其活动时期约由元延佑(1314~1320)年间到明永乐十五年(1417)。《明史·列传第一百八十七 方伎》称,元﹑明著名道士。名通﹐又名全一﹐字君实(一作“君宝”)﹐号玄玄子。以其不修边幅﹐人称张邋遢。在各种张三丰的传记或有关他的材料里,还有全弌、玄玄、三仹、三峰、三丰遯老、通、玄一、君实、居宝、昆阳、保和容忍三丰子、喇闼、邋遢张仙人、蹋仙等诸多名号。
  辽东懿州(今辽宁彰武西南)人。自称张天师后裔。传说其丰姿魁伟﹐大耳圆目﹐须髯如戟。无论寒暑﹐只一衲一蓑﹐一餐能食升斗﹐或数日一食﹐或数月不食﹐事能前知。游止无恒。居宝鸡金台观时﹐曾死而复活﹐道徒称其为“阳神出游”。入明﹐自称“大元遗老”。时隐时现﹐行踪莫测。洪武二十四年(1391)朝廷觅之不得。永乐年间﹐成祖遣使屡访皆不遇。天顺三年(1459年)诏封通微显化真人。 张三丰认为古今仅正邪两教﹐所谓儒﹑释﹑道三教仅为创始人之不同﹐实则“牟尼﹑孔﹑老皆名曰道”﹐而“修己利人﹐其趋一也”﹐又称“一阴一阳之谓道﹐修道者修此阴阳之道也﹐一阴一阳一性一命而已矣﹐《中庸》云﹕修道之谓教。三教圣人皆本此道以立其教也”。他还认为:“玄学以功德为体﹐金丹为用﹐而后可以成仙。”后人编有《张三丰先生全集》。收入《道藏辑要》。
  清乾隆十一年《南召县志》卷二中有这样记载:南召县太山庙乡口子河里有“张三丰故里石碑”一通,碑后有其草庵遗址。1917年此处立“张三丰初居此地,而道成于天宝观”石碑一通。(一说辽东懿州人)由于张三丰的神名噪起,明朝皇帝又给他三个赐号。即明英宗赐他为“通微显化真人”;明宪宗特封为“韬光尚志真仙”;明世宗赠封他为“清虚元妙真君”。史书记载张三丰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髯如戟,寒来暑往仅一纳衣,雨雪天气蓑衣着身。1258年,宗教界爆发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佛道大辩论。蒙古大汗蒙哥亲临主持,嵩山少林寺长老福裕和全真教高道张志敬分别率队参加舌战,结果道教遭到惨败。从此,道教日渐衰沉。但一个世纪后,张三丰在武当山创立一个新的道派——三丰派,掀起了中国道教发展史上的最后一波,并成为武当武功的创立者。
第4个回答  2013-08-13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