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秦风<蒹葭>的意境.

如题所述

蒹 葭(诗经·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抒情诗。它抒写的是怀人之情,表达了诗人某种执着的追求。在艺术上它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堪称《诗经》中的佳作。至于其追求的“所谓伊人”,有人认为是“知周礼之贤人”,有人认为是朋友,有人认为是恋人,我则更多的倾向于后一种说法。
全诗分三节,都是围绕同一中心,抒写作者对恋人的一种执着的思念和追求。这一执着的精神一直贯穿全诗的始终,在诗中有淋漓尽致的表露。
这首诗先以写景起兴,通过写蒹葭、白露两种最能渲染深秋悲凉气氛的自然景物,造成一种缥缈空灵的抒情意境,从而衬托出诗人凄清、惆怅、寂寥的心境。这种以景托情,移情于景的表现手法,不仅起到了深化诗意的作用,而且也增加了诗的艺术感染力,使全诗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最高艺术境界。
整首诗笔调含蓄委婉,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诗中所述的秋水伊人,亦给人以可望不可即之感,然而却始终使人存有希望。正因为这一份朦胧与期盼,诗人对“伊人”的那种向往、思恋和追求才更为显得强烈和执着。若说穿了,也就没有了韵味。
  这首诗以水、芦苇、霜、露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朦胧、清新又神秘的意境。早晨的薄雾笼罩着一切,晶莹的露珠已凝成冰霜。一位羞涩的少女缓缓而行。诗中水的意象正代表了女性,体现出女性的美,而薄薄的雾就像是少女蒙上的纱。她一会出现在水边,一会又出现在水之洲。寻找不到,急切而又无奈的心情正如蚂蚁爬一般痒,又如刀绞一般痛。就象我们常说的“距离产生美感”,这种美感因距离变的朦胧,模糊,不清晰。主人公和伊人的身份、面目、空间位置都是模糊的,给人以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蒹葭、白露、伊人、秋水,越发显得难以捉摸,构成了一幅朦胧淡雅的水彩画。 诗的每章开头都采用了赋中见兴的笔法。通过对眼前真景的描写与赞叹,绘画出一个空灵缥缈的意境,笼罩全篇。诗人抓住秋色独有的特征,不惜用浓墨重彩反复进行描绘、渲染深秋空寂悲凉的氛围,以抒写诗人怅然若失而又热烈企慕友人的心境。诗每章的头两句都是以秋景起兴,引出正文。它既点明了季节与时间,又渲染了蒹苍露白的凄清气氛,烘托了人物怅惘的心情,达到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地。“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开头写秋天水边芦苇丛生的景象,这正是“托象以明义”,具有“起情”的作用。因为芦苇丛生,又在天光水色的映照之下,必然会呈现出一种迷茫的境界,这就从一个侧面显示了诗的主人公心中的那个“朦胧的爱”的境界。 王夫之《姜斋诗话》说:“关情者景,自与情相为珀芥也。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蒹葭》这首诗就是把暮秋特有的景色与人物委婉惆怅的相思感情交铸在一起,从而渲染了全诗的气氛,创造的一个扑朔迷离、情景交融的意境,正是“一切景语皆情语”的体现。总之,《蒹葭》诗的丰富美感,不论是从欣赏的角度,还是从创作的角度,颇值得我们重视和予以认真的探讨。
  《蒹葭》是诗经中最优秀的篇章之一。它的主要特点,集中体现在事实虚化、意象空灵、整体象征这紧密相关的三个方面。
  一、事实的虚化
  一般说来,抒情诗的创作是导发于对具体事物的感触,因而在它的意境中,总可看到一些实实在在的人事场景。然而(蒙蒙)的作者却似乎故意把其中应有的主要人物事件都虚化了。追寻者是 什么人?他为什么而追寻?我们不知道;被追寻的“伊人”是什么 身份?为什么他那么难以得到?我们也不知道;以至于连他们是 男是女也无从确认。特别是“伊人”,音容体貌均无,一会儿在河的上游,一会儿在河的下游,一忽儿在水中央,一忽儿在水边草地,飘忽不定,来去渺茫,简直令人怀疑他是否真有实体存在。无疑,由于追寻者、特别是被追寻者的虚化,使整个追寻人物、追寻事件、追寻内容都变得虚幻愿陇起来;然而也正是由于这事实的虚化、膜犹,诗的意境才显得那么空灵而富有象征意味。
  二、意象的空灵
  实际上,诗中所描述的景象,并非目之所存的现实人事,而是一种心家。这种心象,也不是对曾经阅历过的某件真事的回忆,而是由许多类似事件、类似感受所综合、凝聚、虚化成的一种典型化的心理情境。这种心理情境的最大特点,是不粘不滞、空灵多蕴。“在水一方”,可望难即,就是这种空灵的心理情境的艺术显现。在这里,由于追寻者和被追寻者的虚化,那看来是真景物的河水、道路险阻,乃至逆流、顺流的追寻路线,以及伊人所在的“水中央”等诸种地点,也都成了虚拟的象征性意象。对它们均不可作何时何地、河山何水的深究,否则,伊人既在河的上游又在河的下游就自相矛盾,连两个人何以都不渡过河去也成了问题。《蒹葭》的成功,就在于诗人准确地抓住了人的心象,创造出似花非花、空灵蕴藉的心理情境,才使诗的意境呈现为整体性象征。
  三、意境的整体象征
  诗的象征,不是某词某句用了象征辞格或手法,而是意境的整体象征。“在水一方”,可望难即是人生常有的境遇,“溯徊从之,道阻且长”的困境和“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的幻境,也是人生常有的境遇;人们可能经常受到从追求的兴奋。到受阻的烦恼、再到失落的惆怅这一完整情感流的洗礼,更可能常常受到逆流奋战多痛苦或顺流而下空欢喜的情感冲击;读者可以从这里联想到爱情的境遇和唤起爱情的体验,也可以从这里联想到理想、事业、前途诸多方面的境遇和唤起诸多方面的人生体验。意境的整体象征,使嫌夜)真正具有了难以穷尽的人生哲理意味。王国维曾将这首诗与晏殊的〔蝶恋花〕“昨夜西风调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相提并论,认为它二“最得风人情致”,这显然是着眼于它的意境的人生象征意蕴。
  事实的虚化、意象的空灵和意境的整体象征,是一个问题的三个层面。从事实虚化到意象空灵,再到整体象征,这大致上就是象征性诗歌意境的建构过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8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经•国风•蒹葭》

《蒹葭》是《诗经•国风》中一首怀念恋人、意境深远的抒情诗。此诗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清秋萧瑟的意境衬托主人公追求伊人而不见的空虚和惆怅,塑造了忧愁的怀人和一个只可远望而不可得的伊人的形象。清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就曾经评价说它是“最得风人深致”。因此,我将浅析一下《蒹葭》的意境。

首先,诗三节开首均以“蒹葭”托物起兴烘托人物的内心情感来创造意境之美,将读者带入了略显悲凄的情境氛围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凄凄,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等都是秋的清寒,其中似乎还有秋风的萧瑟。其次,作为诗歌,特别是爱情诗歌之所以能达到意境交融、感人至深这一高度是具有其自身的原因的,这一点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从内容上来说,整首诗是以主观抒情为主,故而有强烈的情感性和丰富的想象性,集中的表达了“日日是秋思”的怀恋和哀叹。诗中的人物形象生动、传神。台前,通过怀人的“溯洄从之”、“溯游从之”等行动描写,表现了苦苦追求恋人的心态。可是伊人却在大水的一方,道路险峻而又漫长,他又怎能到达呢?痴痴地怀人望水发呆,似乎伊人“宛在水中央”了。那始终未曾出场的伊人到底是何模样呢?无论你多想看个究竟,可是任你用尽气力,仍无济于事。你急得满头大汗,伊人却悄立水滨,依旧静静地朝你微笑,可你就是无法一览美人芳容。诗在这里是进一步将读者带入了审美意境之中,任你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任它驮回你心中或娇俏或柔媚的伊人,也无论她是肥环还是瘦燕。不过既然中的伊人则必定是神韵飘逸、风致嫣然,恍若仙子了。就是这么一个“异人异境,使人欲仙”的伊人却是咫尺天涯,隔雾观花般的若隐若现,怀人也因而惆怅了。想必读者此时的心态与怀人也相差无几了。可见,这里的意境创造是情真意切,感人至深的。

从形式上来说,诗歌语言凝练、准确、优美、富于音乐性和形象性。诗运用双声、叠韵、叠字的语词来描摹细致曲折的感情和自然景象,显得朴素生动。同时章节的复叠增加了诗歌的节奏感,进一步表达了怀人的感情和诗歌的韵味。怀人失望的心情被表达的淋漓尽致,而那可望不可即的水上伊人的形象似乎就浮现在烟波迷茫的秋水之上。从而也使诗的内容与形象获得了统一,使读者获得了审美的愉悦。
另外,《蒹葭》所叙述的爱情故事是发生在水边的。“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所谓伊人,在水之诶”,怀人寄思于 “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这种水边的爱情梦想是非常富有浪漫情怀的。水,总是很柔和、很具自然美,同时又是很叫人浮想联翩的。比如湘夫人和洛神就都是水中神话了的伊人。近一些又让人想起了“君主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但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再近些,就又如《边城》中那清甜美丽的翠翠和她同样凄美的爱情了。可以想象,所谓“伊人”,定会像翠翠般善良、单纯和美丽,也定会具有水样的温婉柔情。只可惜“柔情似水佳期如梦”这也就是此诗的造境写情。

诗中那种秋意秋思、迷离怅惘的意境始终让人回味无穷。它使读者由实境诱发和开拓出审美的想象空间,可谓韵味无穷。其实,怀人又何尝不是在借景寓情,幻想着“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之伊人。而这种可遇不可求更给伊人蒙上了一层迷雾似的纱,让人总觉意犹未尽。且诗中一唱三叠,层层递进怎不让人动容。方玉润就曾对此颇有感叹,“首章已成绝唱”。这也无怪乎此诗能流传千古、引人至胜了。

综上所述,在苍苍、凄凄、采采的蒹葭和白露、水边这三重组合里,诗人创造出一种秋水情思的境界,从而也就虚化出了更美的意境。此意境也正是《蒹葭》之美的灵魂所在。
第2个回答  2015-12-11
  首先,诗三节开首均以“蒹葭”托物起兴烘托人物的内心情感来创造意境之美,将读者带入了略显悲凄的情境氛围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凄凄,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等都是秋的清寒,其中似乎还有秋风的萧瑟。其次,作为诗歌,特别是爱情诗歌之所以能达到意境交融、感人至深这一高度是具有其自身的原因的,这一点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从内容上来说,整首诗是以主观抒情为主,故而有强烈的情感性和丰富的想象性,集中的表达了“日日是秋思”的怀恋和哀叹。诗中的人物形象生动、传神。台前,通过怀人的“溯洄从之”、“溯游从之”等行动描写,表现了苦苦追求恋人的心态。可是伊人却在大水的一方,道路险峻而又漫长,他又怎能到达呢?痴痴地怀人望水发呆,似乎伊人“宛在水中央”了。那始终未曾出场的伊人到底是何模样呢?无论你多想看个究竟,可是任你用尽气力,仍无济于事。你急得满头大汗,伊人却悄立水滨,依旧静静地朝你微笑,可你就是无法一览美人芳容。诗在这里是进一步将读者带入了审美意境之中,任你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任它驮回你心中或娇俏或柔媚的伊人,也无论她是肥环还是瘦燕。不过既然中的伊人则必定是神韵飘逸、风致嫣然,恍若仙子了。就是这么一个“异人异境,使人欲仙”的伊人却是咫尺天涯,隔雾观花般的若隐若现,怀人也因而惆怅了。想必读者此时的心态与怀人也相差无几了。可见,这里的意境创造是情真意切,感人至深的。
  从形式上来说,诗歌语言凝练、准确、优美、富于音乐性和形象性。诗运用双声、叠韵、叠字的语词来描摹细致曲折的感情和自然景象,显得朴素生动。同时章节的复叠增加了诗歌的节奏感,进一步表达了怀人的感情和诗歌的韵味。怀人失望的心情被表达的淋漓尽致,而那可望不可即的水上伊人的形象似乎就浮现在烟波迷茫的秋水之上。从而也使诗的内容与形象获得了统一,使读者获得了审美的愉悦。
  另外,《蒹葭》所叙述的爱情故事是发生在水边的。“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所谓伊人,在水之诶”,怀人寄思于 “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这种水边的爱情梦想是非常富有浪漫情怀的。水,总是很柔和、很具自然美,同时又是很叫人浮想联翩的。比如湘夫人和洛神就都是水中神话了的伊人。近一些又让人想起了“君主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但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再近些,就又如《边城》中那清甜美丽的翠翠和她同样凄美的爱情了。可以想象,所谓“伊人”,定会像翠翠般善良、单纯和美丽,也定会具有水样的温婉柔情。只可惜“柔情似水佳期如梦”这也就是此诗的造境写情。
  诗中那种秋意秋思、迷离怅惘的意境始终让人回味无穷。它使读者由实境诱发和开拓出审美的想象空间,可谓韵味无穷。其实,怀人又何尝不是在借景寓情,幻想着“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之伊人。而这种可遇不可求更给伊人蒙上了一层迷雾似的纱,让人总觉意犹未尽。且诗中一唱三叠,层层递进怎不让人动容。方玉润就曾对此颇有感叹,“首章已成绝唱”。这也无怪乎此诗能流传千古、引人至胜了。
  综上所述,在苍苍、凄凄、采采的蒹葭和白露、水边这三重组合里,诗人创造出一种秋水情思的境界,从而也就虚化出了更美的意境。此意境也正是《蒹葭》之美的灵魂所在。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