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分封在北部边疆的诸王有哪些,封地及兵力如何?

如题所述

明太祖朱元璋建国伊始,因为有患于功臣在内而皇族孱弱,故而决定广建宗室,大举封建。朱元璋摆出一副天下至公的面孔来给封建定调子,他说:“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朕非私其亲,乃遵古先哲王之制,为久安长治之计”。(《明太祖实录》卷五一)群臣自然不敢反对,逢迎朱元璋是“封建诸王,以卫宗社,天下万世之公议”。

元朝的宗室分封制度,实际上是取自蒙古时期对战争中俘获的人口、财产的分配。元代诸王主要是从投下封地领取赋税收入,并非单纯的裂土为王。明太祖继承元朝旧制而有所损益,明代藩王“列爵而不临民,分藩而不锡土”(《明史稿》列传三,诸王)。诸王虽分封各地,拥有爵位,但藩府之外,不领有封地和臣民。由朝廷颁给“宗禄”。除明朝初期分封的宁王、燕王、晋王拥军防边外,其余诸王只能掌握少数的护卫军。在朱元璋看来,分封皇室子孙控驭各地,防止外姓臣僚跋扈,便足以“外卫边陲,内资夹辅”,使国家固若金汤,算得上长久之计了。

明太祖有子二十六人,长子朱标封皇太子。第九子朱杞及幼子朱楠早亡。其余诸皇子及侄孙一人先后封为藩王。

一三七○年分封诸皇子为王:朱樉封在西安,为秦王;朱朱棡封在太原,为晋王;朱棣封在北平,为燕王;朱橚先封吴王,后改封在开封,为周王;朱桢封在武昌,为楚王,朱榑封在青州,为齐王;朱梓封在长沙,为潭王;朱檀封在兖州,为鲁王;明太祖侄朱文正之子朱守谦,减亲王一等,封在桂林为靖江王,共九人。受封的藩王每年得禄米万石,可在藩王府置相傅和官属,拥有护卫军少者三千人,多者至一万九千人。

一三七八年第二次分封诸王:朱椿封在成都,为蜀王,朱柏封在荆州为湘王,朱桂先封豫王,后改封在大同为代王,朱楧封在甘州,为肃王,朱植封在广宁,为辽王,共六人。

一三九一年第三次分封:朱栴封在宁夏,为庆王,朱权封在大宁,为宁王,朱楩封在岷州,为岷王,后改云南,朱橞封在宣府,为谷王,朱松封在开原,为韩王,朱模封在潞州,为沈王,朱楹封在平凉,为安王,朱桱封在南阳,为唐王,朱栋封在安陆,为郢王,朱檥封在洛阳,为伊王,共十人。

明初封建诸王除了内巩皇权,还要外抗北元(元朝残余政治势力)。所以,朱元璋赋予了某些藩王统军之权,特别是分封在北边军事要地的诸王,皆预军务,故称“塞王”。晋王、燕王,皆受命指挥边防大军,筑城屯田,大将军冯胜及傅友德,都曾受其节制,军中大事,二王可直接奏闻。宁王受封后,也拥有军队,号称“带甲八万、革车六千”。其余诸王中,秦、代、肃、辽、庆、宁、谷、安等王,大体上都分布在东北、北方和西北的一条边防线上。他们中间的诸如燕王朱棣等人在长期的军事活动中得到应有的锻炼,军事指挥才能日益提高,而政治野心也随之萌发。

朱元璋虽然分封诸王,但是,对他们的要求一直是很严格的,他在给次子秦王的分封诏书中指出:“关内之民,自元氏失政,不胜其敝。今吾定天下,又有转输之劳,民未休息。尔之国,若宫室已完,其不急之务悉已之。”而后秦王没有能够完全达到乃父的目标,因而在死后被朱元璋责备说:“夫何不良于德,竟殒厥身。”朱元璋在万里之外对诸王的生活小节也异常关注,晋王朱棡因为责罚厨师不当,朱元璋竟然亲自写信相告:“吾帅群英平乱,不为姑息。独膳夫徐兴祖,事吾二十三年未尝折辱。怨不在大,小子识之。”严父兼君王的一番关爱之情跃然纸上。所以,诸王尽管权力较大,然而对于朱元璋则敬畏有加,朱元璋作为他们的父亲和皇上也自然很难站在另外的角度来考虑诸王对于国家的某种潜在的威胁。

然而,有识之士对此却是洞若观火,明初著名能臣卓敬、叶伯巨等就先后上书指出分封的弊端所在。卓敬说:“京师,天下视效。陛下于诸王不早辨等威,而使服饰与太子埒,嫡庶相乱,尊卑无序,何以令天下?”而叶伯巨的论证就更加理论化了。他严正的说道:“秦、晋、燕、齐、梁、楚、吴、蜀诸国,无不连邑数十。城郭宫室亚于天子之都,优之以甲兵卫士之盛。臣恐数世之后,尾大不掉,然后削其地而夺之权,则必生觖望。甚者缘间而起,防之无及矣。”而在上书之前,叶伯巨就料到可能会遭到不测,他慨然的对朋友说:“纵无明诏,吾犹将言之,况求言乎?”他还预见封王这件事是“难见而患速。”果然,朱元璋以离间骨肉的罪名下叶伯巨于监狱,而后死于狱中,但是,叶伯巨的远见在后来得到了充分的证实。

其实,就朱元璋自己而言,他也不是不知道分封的利弊所在,然而由于他地位的特殊,所以,他并没有把这件事看的如何之大,直到卓敬等人一再指出后,他也不得不承认“尔言是,朕虑未及此”。可是,他说归说,并没有付诸于事实和行动,由于他的拖延不觉,直接导致了诸王的尾大不掉,酿就了靖难的苦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09
朱樉 (1356——1395)。明太祖第二子。洪武三年【1370】封秦王。十一年【1378】就籓西安。
朱棡(1358年-1398年),男,濠州钟离(今安徽省凤阳县)人,生于元至正十八年十一月,是明太祖朱元璋与马皇后马秀英所生嫡三子,明成祖朱棣之兄。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封晋王,十一年(1378年)就藩太原。
朱棣,(1360--1424).明朝第三位皇帝。朱元璋第四子。初封燕王,镇守北平。
朱檀 (1370——1389),明太祖第十子。洪武三年【1370】受封鲁王。十八年【1385】就籓兖州。
朱桂  (1374-1446),安徽凤阳人,明太祖第十三子,初封豫王。洪武二十五年(1392)改封代王。是年就藩大同府。
朱植(1378~1424)朱元璋十五子,洪武十一年封卫,二十五年改封辽,就藩广宁州。永乐二年迁荆州府。
朱松1382——1407)安徽凤阳人。明太祖朱元璋第二十子。 洪武二十四年【1391】受封韩王,建藩国于辽东开原【今辽宁开原】。
朱橞  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九子,朱橞自幼聪颖好学,少年得志,深得朱元璋的器重,年方17岁册封为谷王,21岁时统领上谷郡地和“长城九镇之一宣府镇”。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