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官为什么写的史书很不详细?欧洲国家对战役的每个细节,阵亡多少人都写的一清二楚?

如题所述

欧洲国家比较事实求是,力求严谨,在中国人看来属于太“刻板保守”了 关于战争,中国也有很详细的,比如明代应州大战,史书记载“小王子以五万骑自榆林入……殊死战,敌稍却。明日复来攻,自辰至酉,战百余合,敌引而西,追至平虏、朔州……斩首十六级,官军死数百人……是后岁犯边,然不敢大入。”战争结果是明军死亡五十二人,蒙古军死亡十六人。“五万骑,殊死战、自辰至酉,战百余合、追至平虏、朔州”,就打死16个蒙古军,蒙古军后来就“然不敢大入。”这也太假了吧! 中国一贯是以后朝人修前朝史的方式修撰史书,但是作为推翻前朝的后朝,不可避免的在某些问题上与前朝有冲突,有对立。获胜的统治者们想“赢得生前身后名”,所以他们想尽办法掩盖和歪曲历史。 还有《史记》感觉就像是在看小说,看传奇故事,甚至是看电影。主要原因是写得太详细了,几乎给你描绘出一个画面。比如鸿门宴,每个人物的表情动作都那么传神,就仿佛司马迁在旁边观看似的,史记的文学性太强了,简直可以直接作为电影剧本使用。难怪一般把司马迁归类为文学家。 还有孔子,春秋二百四十年间,鲁国见弑君有四(隐公、闵公、子般、子恶)见逐者一(昭公),见戕者于外者又一(桓公),这样的重大历史事件,《春秋》为亲者讳,不见其文。闵二年,“狄灭卫”《春秋》为贤者讳而该书“狄入卫”。晋侯传见周天子,《春秋》因不愿损周王之尊严,而变为“天王狩于河阳”。 说穿了,中国自古以来就缺乏认真考据,实事求是的精神,中国喜欢虚浮的东西,不会为了细节,去认真描写,同时弑君,却有书“杀”书“弑”书“及”之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8-05
中国古代史官写作史书时,主要关注的是政治、王朝更迭、重要人物的事迹以及与国家治理相关的方面。对于战争的细节、伤亡情况等,并不是史官们关注的重点,因此这些方面的描述相对较少。
另外,中国古代的史官通常是由文人或官员担任,他们注重的是道德教化和政治价值,而非纯粹的记述历史。因此,他们在写作时会有选择性地删减或简略某些细节,以符合其道德和政治价值观。
相比之下,欧洲的史官更加注重战争的细节和军事战略,因为这些对于战争的胜负和国家的安危有直接影响。此外,欧洲的史官也有更多的实地考察和参与战争的经历,这使得他们对战争的描述更加详细和具体。
需要注意的是,历史记录和写作受到时代、文化和政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不同地域的史书在内容、风格和详略程度上存在差异。
第2个回答  2013-09-01
因为每个当皇帝的都希望历史上记载自己的大事﹑好事和善事。那些神马跟皇帝自身名誉不利的统统拿掉﹑古代专治﹑皇帝老儿不高兴﹑都得死﹑另外还有当时史官不敢记的﹑因为古代很多都是禁忌﹑你敢记就得有死的觉悟。纵使汉武帝一代天骄﹑遇上司马迁这样的﹑还不是得阉了他。至于欧洲那些国家﹑这纯粹的属于和中国人所受的思想不同等方面所致。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9-01
其实因为欧洲人少,每次打仗上万人就算大仗了!当然详细啦!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