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电影为什么日本的票房超过了中国?

如题所述

日本人有很深的三国情节。 众所周知,日本的“三国文化”来自中国,那是“中学东渐”。

当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以下简称《三国演义》)于元末明初问世时,三国的故事在中国大陆民间已经流传了近千年。但是故事有没有传到日本,此前没有纪录。日本真正第一个与中国的“三国”故事有关的作品,据邱岭与吴芳龄所著《三国演义在日本》一书所研究,是一部叫做《太平记》的作品。它的诞生,大约也相当于中国的元末明初时期。

《太平记》是讲述日本南北朝时期历史的小说,其中的作品卷二十,引述了三国故事,从刘备三顾茅庐开始讲,到诸葛亮病逝五丈原,“死孔明走生仲达”结束。故事的主角,竟然不是刘备也不是曹操,而是诸葛亮。

在中国人心目中,诸葛亮是智慧的象征。但是在《太平记》中,诸葛亮的主要表现是“忠诚”与“仁义”。他对主人公刘备的鞠躬尽瘁,一直延续到他死后,还可吓退敌人,给蜀国做贡献。还有,他“出师未捷身先死”,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个人悲剧,也都是日本人津津乐道的内容。不过,《太平记》中的三国故事,还不是来自《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真正进入日本,是在《三国演义》的嘉靖本问世167年后。其时正是中国刚刚完成明清交替,一批明朝遗民避居日本,带去大量中国书籍。而日本恰逢多年战乱结束,进入江户时代,对中国文化有了浓厚兴趣和需求。1689年——明亡之后40余年,《三国演义》的第一个日译本《通俗三国志》出版,译者署名“湖南文山”。

江户时代的日本,知识分子和上层武士是可以直接读汉语原文的,也就是说,其实他们可以看中文的《三国演义》。但庶民阶层却不行。所以说,湖南文山的这个《通俗三国志》,很大的意义是使“三国”在日本全社会各阶层中,尤其是中小学生中普及。不过,从那个时候起,日本译家们已经在搞“编译”,按自己对内容的理解开始对原著改编。120回的小说变成了50卷,每回末尾必有的说唱套话也都抹去,实现了由说唱故事到读本的转换。

日本人对于三国的执着热情与认真,简直近乎自虐。至今,他们仍会写出无数本书来,考查三国里的史实,三国里的谜团,收集三国名言,绘制三国地图,编制三国大词典。有一个日本职员,就是因为喜欢三国,利用假期到中国来考察三国故地,已经坚持了20多年。至今,到网上搜索,关于三国的购书网页有30多页,每页都包含十几本书。仅就三国人物评价而言,在光荣公司做三国的电脑游戏的同时,日本一家“新人物往来社”推出《三国英雄资料编》,对169个三国人物的统率能力、决断能力等8个方面进行打分,买了书的人都可参与进去,花样无穷。

而日本的文学,从最早接受三国故事时起,就已经开始走上了与中国文学不同的道路。邱岭与吴芳龄为日本文学总结的三大特点是:追求真实;非社会化而强调个人;悲美。所谓“悲美”,一代日本动画迷和游戏迷恐怕早已在日本动漫中领教。那种满天飞着血红的箭雨的悲怆与凄美,英雄人物经历生离死别时,心碎之处的典雅伤感,都隐隐地在打动着一代年轻的游戏迷们。这些来自东瀛的“三国”,千百年前曾经从中国传过去,不知充盈了多少日本人的内心,现在它们又转回到发源地母国,又会在这边酿出什么样的果实?

日本大手前大学校长川本皓嗣,曾写下这样一段话:“在日本,以前常听到‘同文同种’的说法。日本人相信自己和中国人没有多少不同的地方……以为学习同‘文’者就具有相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直到近代以后这种错觉仍然存在着。

另一方面,中国人虽然一点也不认为自己像日本人,但就像美国人多觉得加拿大是美国的一部分或者一个‘准州’似的,中国人不也觉得日本文化像是中国文化浮浅的模仿或者派生物吗?

当然,这两方面都是很大的错觉。”

观察日本的“三国文化”与中国的“三国文化”之不同,似乎让我们突然得到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国文化、中国的历史观的某些清晰镜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26
赤壁电影也是讲述三国题材的故事,而日本一直都很喜欢三国之类的这种
第2个回答  2019-12-27
赤壁日本为什么电票电影票房超过了中国,因为在日本一直有三国热,日本对中国的这种古代文化是很追捧的。
第3个回答  2019-12-26
因为日本人很喜欢三国演义的故事,诸葛亮在日本有超高的人气,日本游戏公司出的有关三国的游戏也很多。
第4个回答  2019-12-24
三国题材的艺术作品在亚洲还是挺受欢迎的,赤壁电影在国内的口碑一般。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