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戚戚焉”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意思为“夫子说的话,我深有感触。”戚戚:感动、触动的样子,指心中产生了共鸣。出自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

原文为:王说,曰:“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扩展资料:

《齐桓晋文之事章》是孟子的代表作品之一,颇能反映孟子散文结构严谨、中心突出、论点明确、说理充分、感情激越、气势磅礴这些基本特色。本文是对话体议论文,孟子要在与齐宣王的对话中,使他接受自己的政治主张,他就必须揣摸对方的心理,诱使对方顺着自己的思路来谈话。因此本文在写作上比较曲折委婉,层层深入,而且说理既逻辑严密,又注意形象生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心有戚戚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7-08

    释义:深有感触的样子。

    注音:xīn yǒu qī qī yān。

    出处:出自《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原文:“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原文释义:夫子说的话,我深有感触。

扩展资料:出处全文

    王说,曰:“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 百钧’,而不足以举 一羽;‘明足以察 秋毫之末’,而 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 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曰:“挟 太山以超 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 太山以超 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 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参考资料来源:《语文》九年级  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8-26
“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意思是说夫子说的话,我深有感触。戚戚,感动、触动的样子,指心中产生了共鸣。于:在 戚戚:同感。意思是:在我心中产生了同感(共鸣)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