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的别称和在风俗习惯中的用途

如题所述

筷子起源於中国,古代叫 箸(箸者,助也,意思是帮助吃饭的工具),也叫筯,还叫棶,因为 箸 和 住 是谐音字,有停住、不吉利的意思,后来就用停住的反义字”快“加个竹字头,就成了现在筷子名称的由来。(清朝赵翼曾引用明朝陆容的《菽园杂记》说:「起於吴中。凡舟行讳住讳翻,故呼箸为快子」)
筷子是中式餐桌上必备的日常饮食民俗实物,它是象征中式餐饮文化的一种指符。
1.谐音
谐音象征是筷子融入民俗文化最主要的一种连接方式。所谓谐音象征,是根据谐声、假借原理,言此而即彼,实现意义的传递、转换和扩张,使两个本来毫不相关的事物之间建立联系,成为文化创造与发展的重要途径。谐音象征是隐喻象征中运用得最多、最广泛的一种象征方式。筷子名称的由来就运用了谐音象征。陆容《菽园杂记》卷一:“民间俗讳,各处有之,而吴中为甚。如舟行讳住,讳翻,以箸为快儿,幡布为抹布。”快,就谐声为筷,这才有了现在的“筷子”,筷子的谐音象征也就是取“快”之意,如快乐,快速等。而这种象征往往在喜庆的日子表现得特别突出,如婚嫁、宴客等。
2.形态
筷子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成双成对、长短一致才能发挥其作为餐具的作用。很多风俗是依照筷子成双成对的形状或者使用筷子时的形态来表达其中的民俗内涵的,将筷子与相应的民俗事项连接。
因此,忌一双筷子长短不一。杂色筷,一双筷子两种颜色,预兆家庭不和睦,因此应避忌。断筷,室内用餐忌讳把筷子折断,因为它预示凶事降临。
还有使用筷子的动作与某些动作相似而产生的禁忌,比如,截筷,即两个人用四支筷子接取食物,这与收纳骨灰时的动作一样,应避免。供筷,办丧事、供奉死者时,筷子直插在上供的饭碗中,被视为供筷。因此做客时,禁忌将筷子直插。葬筷,出席丧葬活动时吃饭用的筷子是白色的,以表示对死者的尊敬,也意味着不希望这种白事再次重演。
3.功能
筷子在功能方面的象征意义超出了谐音象征的范围。谐音象征主要反映的是汉语文化圈之内。而功能上的象征意义,除中国以外还可以体现在使用筷子的其他国家。作为日常餐具,筷子的最基本的用途就是运送食物,起到了一个连接的作用。这种连接功能被认识以后,通过连接功能筷子就被赋予了很多象征意义,与很多风俗联系在一起。
在婚俗中,筷子无论是作为陪嫁还是用作求婚,其中都暗含了连接的意思。作为陪嫁之用的筷子表示了未婚与已婚两种状态的连接。用于求婚的筷子表示了男方与女方的连接。“当我们使用象征符号(言语表达的和非言语表达的)来区分不同类别的事物时,就在某一自然延续的领域创造了一个认为的界限。”“跨越界限和‘门槛’总是与仪式结伴,从一种社会地位向另一种社会地位的转变也同样如此。”在这里两种状态之间的“界限”就用筷子来作为象征符号来跨越,而筷子的作用是融在一些相应的仪式中的。
筷子不仅仅是一种有特色的餐具,而是能够传达民众的生活智慧作的民俗文化象征符号。“符号与其对象之间联系一定是自然的联系而不是约定的联系“,筷子与其所能传达的民俗内涵之间的联系就是自然而然的,是民众日常生活经验智慧的一种积淀。由于谐音、形态和功能的特点,筷子在民俗中可以表达成双成对、快快活活、早生贵子的美好愿望,还表达出各种状态的一种连接。于是人们就开始利用筷子这一简单的符号来传达韵味实足的民俗内涵。本来筷子是没有这些民俗内涵的,它们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而是一种隐喻的关系。由于筷子与这些含义之间的类似,“依靠人类的想象”它们被连接在了一起。这样简单的筷子就与一些风俗、礼仪一起构成了一个文化象征体系。了解这种连接的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有关筷子的风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5-20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