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的年代背景,作者简介

如题所述

年代背景:

《孔雀东南飞》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间发生在庐江郡(今安徽怀宁、潜山一带)的一桩婚姻悲剧。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因诗的首句为“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故又有此名。

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的那套伦理纲常,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并发展到了相当完备严密的程度。在婚姻制度方面就规定有“七出”、“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等清规戒律。

作者:

《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诗发展史上的高峰之作。纵观东汉的历史文坛和文坛历史,东汉末,桓、灵之际,五言诗作者有秦嘉、蔡邕、郦炎、赵壹、辛延年、宋子侯等。

这几位作者的诗作,风格各异,惟辛延年逼近乐府民歌的诗作风采,其诗与《孔雀东南飞》酷似。这种酷似以他的作品《羽林郎》与《孔雀东南飞》诗相较,可见一斑。

扩展资料:

角色介绍

仲卿为了自己的爱情,为了自己和兰芝的幸福生活,面对封建宗法礼教、封建家长专制制度的迫害,一直在勇敢地、一步一步地反抗着。

只因为他是一个从小就知书达礼、受过良好的儒家文化教育,成年后又在仕途上进取的封建士子,也因为他还是一个寡母家长哺育大的儿子,他的这种身份和经历,使他的反抗形式与刘兰芝不同罢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孔雀东南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5-03
《孔雀东南飞》最早收辑在《玉台新咏》里,题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作者无名氏。这首诗的诗前小序,将诗中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都交代得了了分明,“时人伤之,为诗云尔”,因此人们都认定《孔雀东南飞》为建安时期的作品。宋刘克庄著《后村诗话》,却认为该诗为六朝人所作。1924年,梁启超先生在北京作过一次演讲,他说:“《孔雀东南飞》向来都认为是汉诗,但我疑心是六朝的,我别有考证。”但他只是说说而已,却未见其“别有考证”的文章问世。附和这种看法的人指出“新妇入青庐”的“青庐”是北朝时的婚姻习俗,而“四角龙子幡”则是南朝时的风尚。实际上,南北朝刘宋宗室的刘义庆(公元403——444)所编的《世说新语》乃集汉魏至东晋传闻轶事之作,刘义庆比编《玉台新咏》的徐陵还要早百余年。在《世说新语·假谲篇》中有这样的记载:“魏武少时,尝与袁绍好为游侠,观人婚礼,因潜入主人园,中夜,呼叫云:有偷儿贼!青庐中人皆出现。魏武乃入,抽刃劫新妇,与绍还出。”可见汉末的新婚已经用上了“青庐”,而非北朝时的婚姻习俗。至于“龙子幡”,《三国志·吴志》卷之九《周瑜传》云:“至战日……其中灌以鱼膏,赤幔覆之,建旌旗龙幡与舰上……”而《三国志》作者陈寿(公元233——297),其生活的年代比徐陵(公元507——583)要早200多年。因此在长诗《孔雀东南飞》中用上“龙子幡”一词,可以认为是正常的;不能认为婚嫁时用上“龙子幡”只是六朝时独有的习俗。因此,我们认为,《孔雀东南飞》写于建安时代是无可置疑的。   胡适在《白话文学史》中,对《孔雀东南飞》的成诗做了十分精辟的论述:  “我以为《孔雀东南飞》的创作大概去那个故事本身的年代不远,大概在建安以后不远,约当三世纪的中叶。但我深信这篇故事流传在民间,经过三百多年之久(230——550年)方才收在《玉台新咏》里,方才有最后的写定,其间自然经过了无数民众的减增修削,添上了不少的‘本地风光’(如‘青庐’、‘龙子幡’之类),吸收了不少的无名诗人的天才与风格,终于变成一篇不朽的杰作。”  关于《孔雀东南飞》的成诗过程,综合前贤的论述,笔者认为,大约经过了从口头讲述、撰写成诗、加工修改到收入定本广为流传这么四个阶段:  1.口头讲述阶段。焦、刘殉情的悲剧故事在汉末建安(196—219)年间发生后,在小吏港一带引起了轰动,在当初那两三个月,或一年半载,周边的人几乎是家家户户说焦刘。有的人在讲述这个故事时,还会把它描绘得很形象、很生动,听者无不流下同情、伤心的泪水。当地人去外地探亲访友,便把这个故事带到外地去讲述;外地亲友和商家来小吏港,小吏港人也会把焦、刘爱情故事讲给他们听,他们又把这个故事向外地传播,一传十,十传百……  2.撰写成诗阶段。焦、刘爱情故事在社会上口头流传了一段时间,当地无名氏文人同情其不幸,感叹其忠烈,心里受到感动,灵感亦随之而来,认为这的确是一个好题材,于是便按照其哀切动人的故事情节,用民歌体写成了一首长诗。这位无名氏,先是在心中默默地打着腹稿,接着便写定成文,这就有了这首名诗的雏形。 3.在民间转抄、传阅、文化人不断修改加工阶段。无名氏将长诗写成后,由于诗的内容好——歌颂了人类最为纯正的爱情;情节好——故事情节完整,哀切动人,于是便有人将其抄录下来,拿给别人看。你也抄,他也抄,手抄本便在社会上流传开来。一些文化人,他们聚集在一起,推敲段落,斟酌字句,加工润色,将诗句改得更加流畅生动,读起来也就更富有韵味。诗稿在民间传抄若干年后,即被当地乐府机关择其善者收集保存下来。  4.被徐陵收进《玉台新咏》阶段。徐陵,南北朝时代陈朝人,公元507年生,583年殁,活了77岁。一般说来,文人从事著述特别是为别人编纂文集、诗集,大都是到了他们的晚年、在社会上已经很有名气时干的事。我们姑且认定徐陵是在50岁时开始编纂《玉台新咏》,他50岁时,也就是公元557年。胡适在《白话文学史》第六章《故事诗的起来》中,也直言“到六世纪下半叶徐陵编《玉台新咏》始被收录”。而焦、刘爱情故事发生在公元196年到220年之间。这就是说,从焦、刘爱情故事发生,到长诗《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被收入《玉台新咏》成为定本,这中间相隔了300多年。  问题就在这里,这么漫长的三百多年,这个悲剧故事是如何流传下来的呢?是靠口头流传?还是靠文字流传?如果真的是口头流传了这么长的时间,会有这样的事吗?那也只能是因为焦、刘爱情故事太感人了。否则实在不好解释。在我们身边发生的真情故事,能有隔代相传而完美无缺的吗?实际上,在广大民间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生动感人的爱情故事,新的故事会淹没旧的故事,使人们将先前的故事淡忘。笔者认为,不管多么感人的爱情故事,想在民间口头流传三百多年,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因此,焦、刘爱情故事口头流传讲述阶段的时间可能很短,不会超过亲历其事的当代人,不会超过几年十几年时间。只能是在故事发生不久,即被一位富于激情的无名氏文化人,将其撰写成篇。从诗句中的大量方言土语,至今仍然存活在小吏港民间的情况看来,这首诗肯定是故事发生地——怀宁县小吏港周边地区目睹其事的无名氏文人写的。只有亲历其事者才会有激情,才能写得这样逼真传神。我们还可以推测到,他是一个读书不多,但却十分聪明的文化人,“我手写我口”,他不会使用文言,便用当时民间的口头语言来写。笔者特意将这首诗读给只读过几个月书、年过九旬的老母亲听。她说:“听得懂,听得懂。”因为诗的情节生动感人,写得好,有着很高的艺术魅力,而且运用了当时的民间口语,读起来琅琅上口,这样,诗稿便受到人们的普遍传诵。你也抄,我也抄,一代一代相传。书面流传比口头流传的效果要好。传了三百多年,这中间当然经过多个文化人的加工润色。徐陵为编纂《玉台新咏》去社会上采风,从民间或者乐府机关里得到的《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肯定不会只有一种版本。他会从多种版本中,择善而收录。在《乐府诗集》里,这种情况时有可见,其中有些乐府民歌,竟大同小异地保存在集子里。另外,也许还有另一种可能,就是在收进《玉台新咏》之前,就有文人将这首名诗编进另一种诗集里,在社会上流传着,只是由于后来收进了《玉台新咏》,先前那个不出名的集子也就失传了。  清陆心源《仪顾堂续跋》卷一四跋元刻本《乐府诗集》云:“……茂倩字德粲,(郓州)东平人。通音律,善篆隶。(北宋)元丰七年(公元1077年),河南府法曹参军……嘉祐二年(公元1050年)进士。”离徐陵年代又过了五百多年,才被郭茂倩编入《乐府诗集》,置于《杂曲歌辞》部分里,改题为“《焦仲卿妻》”,并为诗前小序作注:“《焦仲卿妻》,不知谁氏之所作也。”终于使这首长诗得以广为流传。  我们真的要感谢徐陵。如果不是他及时将这首名诗编入《玉台新咏》,这首诗能在民间流传六百多年,再被郭茂倩收进《乐府诗集》吗?  (作者李智海出生于《孔雀东南》故事发生地——怀宁县古镇小吏港,著有《孔雀东南飞故园拾穗》一书,该书2008年5月安徽大学出版社出版,全国新华书店发行。)
第2个回答  2013-05-03
没有作者。年代背景也有很多说法,说的最多的是:建安时期。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