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什么把帝位传给朱允炆却不传给朱棣?

rt

一、原因:
1、嫡长子继承制在中国延续几千年,朱元璋依然遵循,朱棣可能不是马皇后生的,所以朱元璋不会选朱棣接班。
朱棣可能是一个妃子生的,或许这个妃子还是少数民族。有可能是高丽人,究竟是北方高丽民族,还是来自朝鲜半岛,很多人都弄不清楚。也有人称朱棣的妈妈是元顺帝的妃子,甚至可能是蒙古人。
根据管理宗庙祭祀、礼乐的官方机构太常寺的记载(现已丢失),淑妃李某生了朱标、秦王和晋王,跟马皇后没什么事儿。而另外一个妃子生了朱棣,这个妃子就是石页妃。
2、文官们拥护朱允炆,因为他是文人,是大孝子又是大好人,上台后能实行文明德化之治,而不是军事化的高压独裁。朱元璋的统治太过猛烈,官员暗地叫苦,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长久下去没人吃得消,国家客观上需要一位阴柔、仁爱的皇帝,让人民歇歇脚、喘口气。
朱允炆非常有孝道。而在争夺皇位的斗争中,“孝”就是夺取皇位继承权的秘密武器。所以,朱允炆一定要将“孝”进行到底。
二、简介:
1、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明朝开国皇帝。
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后先平定西南、西北、东北等地,最终统一中国。
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享年71岁,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葬明孝陵。
2、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明朝第二位皇帝,汉族,1398年6月30日-1402年7月13日在位,年号建文,故后世称建文帝,又作朱允文、朱允汶。
明洪武十年(1377年)12月5日,朱允炆出生于应天府(今南京),为明兴宗朱标次子,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继皇帝位,朱允炆在位期间增强文官在国政中的作用,宽刑省狱,严惩宦官,同时改变其祖父朱元璋的一些弊政 ,史称“建文新政”。
朱允炆于靖难之役后下落不明,时驸马都尉梅殷在军中,从黄彦清之议,为发丧,追谥孝愍皇帝,庙号神宗,壬午以后谥不行。至南明弘光元年七月,以与显皇帝庙号复,改庙号惠宗,后世称为明惠帝,谥号为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清乾隆元年上谥号为恭闵惠皇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5-12
朱元璋为何把皇位直接传给了孙子建文帝? 怎么没传给儿子呢?建文帝朱允炆是明朝的第二代皇帝,其父朱标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长子,早年立为太子,不幸中年早逝。朱元璋按封建礼法传统,明既奉礼教名学,当然讲究嫡长尊卑,懿文太子以长子得立,死后立嫡孙,这是天经地义的。加上朱元璋也十分喜爱朱允炆,遂立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元璋死时,他已21岁了。继位后改“洪武”为“建文”,史称“建文帝”。但在位仅仅四年,即被他的四叔燕王朱棣用武力推翻,而下台后的建文帝下落,却又成了千古疑案,众说纷坛。他的老婆太狠了!因为他大儿子(太子)应年早逝,大儿子的儿子朱允文得到朱元章喜爱,切年龄合适,因此传位于他。因为他很喜欢这个孙子,而且这个孙子的年龄正合适!我觉得朱元璋应该把帝位传给朱棣.他心地不是那么的善良,知道该舍的舍.因为没有直接传给儿子因为朱元璋大儿子死了,所以要传给长孙朱允文,可能是唐朝是长子继承皇位,长子没了,自然是长孙了。明朝是长子继承制,长子死了,就传长孙。民间的奉祀也是如此,长孙叫承重孙,还见过重承重孙的情况。次子是不能奉祀的。明朝后来,就不那么严格了。兄死弟承的也有。明世宗甚至是远房的。
第2个回答  2013-05-12
明惠帝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是明朝第二位皇帝,年号“建文” 明代的第二个皇帝朱允炆生于1377年12月5日,即他祖父时代的洪武十年。这个年幼的皇孙被描述为早慧、孝顺和正直,据说他的祖父很钟爱他。如果不是遇到意想不到的事变,他可能会一直默默无闻地下去。 1368年2月,洪武帝开始为王朝定下传统,即立朱允炆的父亲朱标为太子,朱标在他的盛年37岁时即于1392年5月17日死去皇帝只好找朱标一系的次孙朱允炆——即朱标的活着的最年长的合法儿子——为储君。这个未经过考验的男孩被立为皇嗣时不足15岁,他绝不能与他的祖父或他的叔辈相比肩, 他的指定只不过是长子继承制原则的体现而已。 虽然朱棣后来声称,他本人可能被入选为嗣君,只是因为那些儒士们的横加干预才未成功,但洪武帝事实上没有考虑把他的其他儿子立为太子。 祖制不可废!若废长立幼,以后的争夺皇位的兄弟间厮杀会更多!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