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是谁?

帅吗?
潘安帅还是他帅?
宋玉的人品怎么样?

一分钟了解宋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5-23
宋玉
开放分类: 历史人物、名人、楚国、辞赋家、官宦

【简介】

宋玉,又名子渊,湖北宜城人(也有称归州人的)。相传他是屈原的学生。战国时鄢(今襄樊宜城)人。生于屈原之后,或曰是屈原弟子。曾事楚顷襄王。好辞赋,为屈原之后辞赋家,与唐勒、景差齐名。相传所作辞赋甚多,《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十》录有赋16篇,今多亡佚。流传作品有《九辨》、《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等,但后3篇有人怀疑不是他所作。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典故皆他而来。
战国后期楚国辞赋作家。关于宋玉的生平,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载:"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记述极为简略。《韩诗外传》有"宋玉因其友而见楚相"之言。刘向《新序》则作"宋玉因其友以见楚襄王","事楚襄王而不见察",同时又有"楚威王(襄王的祖父)问于宋玉"的话。王逸在《楚辞章句》中则说他是屈原的弟子。晋代习凿齿《襄阳耆旧传》又说:"宋玉者,楚之鄢人也,故宜城有宋玉□,始事屈原,原既放逐,求事楚友景差。"总之,关于宋玉的生平,众说纷纭,至难分晓。大体上说,宋玉当生在屈原之后,且出身寒微,在仕途上颇不得志。
宋玉的作品,最早据《汉书·艺文志》载,有16篇。现今相传为他所作的,《九辩》、《招魂》两篇,见于王逸《楚辞章句》;《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 5篇,见于萧统《文选》;《笛赋》、《大言赋》、《小言赋》、《讽赋》、《钓赋》、《舞赋》 6篇,见于章樵《古文苑》;《高唐对》、《微咏赋》、《郢中对》 3篇,见于明代刘节《广文选》。但这些作品,真伪相杂,可信而无异议的只有《九辩》一篇。《招魂》颇多争议,一般认为是屈原所作。
其他如《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风赋》等篇,也有人认为不是宋玉所作,不过它们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还是相当重要的。
宋玉的成就虽然难与屈原相比,但他是屈原诗歌艺术的直接继承者。在他的作品中,物象的描绘趋于细腻工致,抒情与写景结合得自然贴切, 在楚辞与汉赋之间,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后人多以屈宋并称,可见宋玉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潘安是魏晋时期中牟人,本不叫潘安,叫潘岳,字安仁,乳名叫“檀奴”。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刘孝标注引《语林》:“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

潘岳,就是人所周知的潘安,西晋时河南中牟人氏,表字安仁,小字檀奴。其人“姿容既好,神情亦佳”。潘岳年轻时,坐车到洛阳城外游玩,当时不少妙龄姑娘见了他,都会怦然心动给他一个“回头率”,有的甚至忘情地跟着他走。因此常吓得潘安不敢出门。有的怀春少女难以亲近他,就用水果来投掷他,每每满载而归,于是民间就有了“掷果盈车”之说。以至后世文学中“檀奴”或“檀郎”也成了俊美情郎的代名词。有个叫张孟阳的相貌奇丑,也学着潘岳的样子去郊游,但每次出门,妇人就往他车上吐唾沫,扔石头,石头倒也满载而归。典型的男性版东施效颦!

潘岳不仅长了张锦绣皮囊还写得一手锦绣文章,很小就显露出文学天赋,被乡里称为”奇童”。二十来岁时,晋武帝司马炎一天来了兴趣,下乡耕田作秀,大伙纷纷写马屁文章。结果潘岳的赋作得最好。大臣们一看,这小白脸,算什么东西,马屁胆敢拍得比我们好!嫉妒得要死,立马赶他出朝廷。赋闲十年后,潘岳终于被重新录用。先后当了河阳还令的县太爷,颇有政绩。风雅县令在河阳县种遍桃树,时人号称“一县花”。此后在政坛屡升屡降,直到元康六年(296)前后,回洛阳任京官。几曾持才傲物的翩翩少年如今鬓发花白,饱尝宦海艰辛,学会了趋炎附势。

当时掌权的是丑八怪皇后贾南风。她外孙贾谧好结交宾客,组织了个文人团”二十四友”,为贾氏外戚集团进行文字煽惑。潘岳是其中最卖力的一位。精彩之笔,当数搞垮太子的阴谋。具体过程如下:潘岳写了一篇狂草,贾南风派手下的宫人将太子灌醉,哄他抄写。太子醉眼模糊,根本辨不清纸上啥内容。照着笔画胡乱描了一遍。太子的墨宝别人当然也看不懂,何况当时皇帝还是个白痴。这难不倒才子潘岳,他模仿笔迹的工夫了得,在太子的纸头上照原来风格添置笔画,成为反迹昭著的逆书。正是以笔为刀,杀人不流血!太子死后,赵王司马伦借口报仇,兵变入宫除尽贾氏一党。潘岳从前就得罪过赵王伦的boyfriend孙秀,这会儿当然死翘翘,还是满门抄斩。他一生孝顺,却连累老母丧命于东市。不亦哀哉!

潘安的悼亡妻文
悼亡诗三首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帏屏无髣髴。翰墨有余迹。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怅怳如或存。回遑忡惊惕。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春风缘隟来。晨溜承檐滴。寝息何时忘。沉忧日盈积。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


皎皎窗中月。照我室南端。清商应秋至。溽暑随节阑。凛凛凉风升。始觉夏衾单。岂曰无重纩。谁与同岁寒。岁寒无与同。朗月何胧胧。展转盻枕席。长簟竟床空。床空委清尘。室虚来悲风。独无李氏灵。髣髴覩尔容。抚衿长叹息。不觉涕沾胸。沾胸安能已。悲怀从中起。寝兴目存形。遗音犹在耳。上惭东门吴。下愧蒙庄子。赋诗欲言志。此志难具纪。命也可奈何。长戚自令鄙。


曜灵运天机。四节代迁逝。凄凄朝露凝。烈烈夕风厉。奈何悼淑俪。仪容永潜翳。念此如昨日。谁知已卒岁。改服从朝政。哀心寄私制。茵帱张故房。朔望临尔祭。尔祭讵几时。朔望忽复尽。衾裳一毁撤。千载不复引。亹亹朞月周。戚戚弥相愍。悲怀感物来。泣涕应情陨。驾言陟东阜。望坟思纡轸。徘徊墟墓间。欲去复不忍。徘徊不忍去。徙倚步踟蹰。落叶委埏侧。枯荄带坟隅。孤魂独茕茕。安知灵与无。投心遵朝命。挥涕强就车。谁谓帝宫远。路极悲有余。

八王之乱中政治一锅粥,潘岳偏要凑热闹,落了个为虎作伥的恶名。好歹在文学史上占了一席之地,这辈子过得不算太衰。其文风华美却不失于雕琢;描写细致,尚不致于繁芜。善写清绮哀艳的悲情文章,是一个很忧郁的美男子。

在生活中潘岳绝对是个好男人,十余岁定婚,对发妻杨氏一往情深。杨氏不幸于元康八年(298)去世,潘岳的悼亡词写得缠绵悱恻,情真意切,是中国此类题材中最早的名篇。可惜功名心太重,躁急干进,不知满足,终落得身首分离。

潘岳为何成为潘安
潘岳的名字怎么由潘安仁变成潘安的?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利锁说:这是古代的文章比如骈体文和诗歌,为了对仗押韵、省字造成的。民间也有一种说法是,潘岳(字安仁)因为其曾经侍奉中国历史上最丑最荒淫最无耻的皇后贾南风,德行操守实在当不起这个“仁”字,因此后人省略一字,乃有潘安之名。

潘安无疑是美男中佼佼者,人们也常用“貌似潘安”来夸赞一个男人的美貌。那么他又美到什么程度呢?史书上直接说潘安长得漂亮的就三个字——“美姿仪”。他自然是外貌又好,气质又好。虽说书上并没有详细记载潘安到底五官如何、身高几尺,他的美貌却是件毋庸置疑的事情,因为在那时候他就已经有了一批死忠的“粉丝”了。《世说新语》中记载,潘安每次出去游玩的时候,总有大批少女追着他,那绝对就是个追星的架势。追着潘安的一批批少女又是给他献花,又是给他献果。潘安每次回家的时候,都能够满载而归,这也就成为了“掷果盈车”这个典故的由来。

潘安的长相是没得说,也算得上是个感情专一的好丈夫,但他的人生道路却并不像他的外貌一样令人欣羡,反而带有些悲剧色彩。他的政治道路还是很坎坷的,早年不被重用,后期投靠了贾南风和她的侄子贾谧为首的贾氏集团。那个时候正是贾氏集团呼风唤雨的时候。贾南风想废掉太子,潘安不幸被搅入了这场阴谋之中。一次太子喝醉了酒,潘安就被安排写了一篇祭神的文章,并让太子抄写。太子早已醉得神志不清,依葫芦画瓢地写了一通。潘安拿到太子写的文章以后,再勾勒几笔,把它变成了一篇谋逆的文章,导致太子被废,太子的生母被处死。虽不是策划者,但潘安在这起阴谋中显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虽然这次奸计得逞,潘安终也不得善果。八王之乱后,赵王司马伦夺权成功,他立刻抓了潘安,并判了他一个灭三族。

可怜了潘安这位第一美男,他集才情、美貌、专情和政治上的罪恶于一身,是个复杂矛盾的生命个体。如若后人只记得他的美貌,那无疑是把他简单化了。在灿若星辰的芸芸美男当中,潘安能够在千百年岁月的洗礼之后,仍然作为一个美男子的符号被现代人所熟知,他英俊的外表和横溢的才华都是其流芳百世的原因。

中牟县史志办的王曜卿考证说,历代诗词中,首次使用“潘安”者是唐代杜甫的《花底》诗:“恐是潘安县,堪留卫�车。”卫�(公元285年—312年)是和潘岳同时代的另一个美男子,可以断定这里的“潘安”就是指潘岳;说唱文学里首次出现“潘安”这个名字的是唐代的《敦煌变文》;戏剧中使用“潘安”更晚。

参考资料: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8-04-07
【简介】

宋玉,又名子渊,湖北宜城人(也有称归州人的)。相传他是屈原的学生。战国时鄢(今襄樊宜城)人。生于屈原之后,或曰是屈原弟子。曾事楚顷襄王。好辞赋,为屈原之后辞赋家,与唐勒、景差齐名。相传所作辞赋甚多,《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十》录有赋16篇,今多亡佚。流传作品有《九辨》、《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等,但后3篇有人怀疑不是他所作。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典故皆他而来。
战国后期楚国辞赋作家。关于宋玉的生平,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载:"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记述极为简略。《韩诗外传》有"宋玉因其友而见楚相"之言。刘向《新序》则作"宋玉因其友以见楚襄王","事楚襄王而不见察",同时又有"楚威王(襄王的祖父)问于宋玉"的话。王逸在《楚辞章句》中则说他是屈原的弟子。晋代习凿齿《襄阳耆旧传》又说:"宋玉者,楚之鄢人也,故宜城有宋玉□,始事屈原,原既放逐,求事楚友景差。"总之,关于宋玉的生平,众说纷纭,至难分晓。大体上说,宋玉当生在屈原之后,且出身寒微,在仕途上颇不得志。
宋玉的作品,最早据《汉书·艺文志》载,有16篇。现今相传为他所作的,《九辩》、《招魂》两篇,见于王逸《楚辞章句》;《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 5篇,见于萧统《文选》;《笛赋》、《大言赋》、《小言赋》、《讽赋》、《钓赋》、《舞赋》 6篇,见于章樵《古文苑》;《高唐对》、《微咏赋》、《郢中对》 3篇,见于明代刘节《广文选》。但这些作品,真伪相杂,可信而无异议的只有《九辩》一篇。《招魂》颇多争议,一般认为是屈原所作。
其他如《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风赋》等篇,也有人认为不是宋玉所作,不过它们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还是相当重要的。
宋玉的成就虽然难与屈原相比,但他是屈原诗歌艺术的直接继承者。在他的作品中,物象的描绘趋于细腻工致,抒情与写景结合得自然贴切, 在楚辞与汉赋之间,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后人多以屈宋并称,可见宋玉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作品】

登徒子好色赋并序
大夫登徒子侍於楚王,短宋玉曰:“玉为人体貌娴丽,口多微辞,又性好色,愿王勿与出入后宫。”王以登徒子之言问宋玉。玉曰:“体貌娴丽,所受於天也;口多微辞,所学於师也。至于好色,臣无有也。”王曰:“子不好色,亦有说乎?有说则止,无说则退。”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登徒子则不然。其妻蓬头挛耳,齞唇历齿,旁行踽偻,又疥且痔。登徒子悦之,使有五子。王孰察之,谁为好色者矣。”
是时,秦章华大夫在侧,因进而称曰:“今夫宋玉盛称邻之女,以为美色。愚乱之邪臣,自以为守德。谓不如彼矣。且夫南楚穷巷之妾,焉足为大王言乎?若臣之陋目所曾睹者,未敢云也。”王曰:“试为寡人说之。”大夫曰:“唯唯。”
臣少曾远游,周览九土,足历五都。出咸阳,熙邯郸,从容郑、卫、溱、洧之间。是时,向春之末,迎夏之阳,鸧鹒喈喈,群女出桑。此郊之姝,华色含光,体美容冶,不待饰装。臣观其美丽者,因称诗曰:“遵大路兮揽子祛,赠以芳华辞甚妙。”于是处子恍若有望而不来,忽若有来而不见。意密体疏,俯仰异观,含喜微笑,窃视流眄。复称诗曰:“寤春风兮发鲜荣,洁斋俟兮惠音声,赠我如此兮,不如无生。”因迁延而辞避。盖徒以微辞相感动,精神相依凭。目欲其颜,心顾其义,扬诗守礼,终不过差。故足称也。

于是楚王称善,宋玉遂不退。

九辩

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憭栗兮,若在远行。

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泬寥兮,天高而气清;寂寥兮,收潦而水清。

憯凄增欷兮,薄寒之中人;

怆怳懭悢兮,去故而就新;

坎廪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

廓落兮,羁旅而无友生;惆怅兮,而私自怜。

燕翩翩其辞归兮,蝉寂漠而无声。

雁痈々而南游兮,鹍鸡啁哳而悲鸣。

独申旦而不寐兮,哀蟋蟀之宵征。

时亹亹而过中兮,蹇淹留而无成。

悲忧穷戚兮独处廓,有美一人兮心不绎;

去乡离家兮徕远客,超逍遥兮今焉薄!

专思君兮不可化,君不知兮可柰何!

蓄怨兮积思,心烦憺兮忘食事。

原一见兮道余意,君之心兮与余异。

车既驾兮朅而归,不得见兮心伤悲。

倚结軨兮长太息,涕潺湲兮下沾轼。

慷慨绝兮不得,中瞀乱兮迷惑。

私自怜兮何极?心怦怦兮谅直。

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廪秋。

白露既下百草兮,奄离披此梧楸。

去白日之昭昭兮,袭长夜之悠悠。

离芳蔼之方壮兮,余萎约而悲愁。

秋既先戒以白露兮,冬又申之以严霜。

收恢台之孟夏兮,然欿傺而沉藏。

叶菸邑而无色兮,枝烦挐而交横。

颜淫溢而将罢兮,柯仿佛而萎黄。

萷櫹椮之可哀兮,形销铄而瘀伤。

惟其纷糅而将落兮,恨其失时而无当。

揽騑辔而下节兮,聊逍遥以相佯。

岁忽忽而遒尽兮,恐余寿之弗将。

悼余生之不时兮,逢此世之俇攘。

澹容与而独倚兮,蟋蟀鸣此西堂。

心怵惕而震荡兮,何所忧之多方。

昂明月而太息兮,步列星而极明。

窃悲夫蕙华之曾敷兮,纷旖旎乎都房。

何曾华之无实兮,从风雨而飞飏!

以为君独服此蕙兮,羌无以异於众芳。

闵奇思之不通兮,将去君而高翔。

心闵怜之惨凄兮,原一见而有明。

重无怨而生离兮,中结轸而增伤。

岂不郁陶而思君兮?君之门以九重!

猛犬狺狺而迎吠兮,关梁闭而不通。

皇天淫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漧?

块独守此无泽兮,仰浮云而永叹!

何时俗之工巧兮?背绳墨而改错!

郄骐骥而不乘兮,策驽�台而取路。

当世岂无骐骥兮,诚莫之能善御。

见执辔者非其人兮,故驹跳而远去。

凫雁皆唼夫梁藻兮,凤愈飘翔而高举。

圜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鉏铻而难入。

众鸟皆有所登栖兮,凤独遑遑而无所集。

原衔枚而无言兮,尝被君之渥洽。

太公九十乃显荣兮,诚未遇其匹合。

谓骐骥兮安归?谓凤皇兮安栖?

变古易俗兮世衰,今之相者兮举肥。

骐骥伏匿而不见兮,凤皇高飞而不下。

鸟兽犹知怀德兮,何云贤士之不处?

骥不骤进而求服兮,凤亦不贪餧而妄食。

君弃远而不察兮,虽原忠其焉得?

欲寂漠而绝端兮,窃不敢忘初之厚德。

独悲愁其伤人兮,冯郁郁其何极?

霜露惨凄而交下兮,心尚幸其弗济。

霰雪雰糅其增加兮,乃知遭命之将至。

原徼幸而有待兮,泊莽莽与野草同死。

原自往而径游兮,路壅绝而不通。

欲循道而平驱兮,又未知其所从。

然中路而迷惑兮,自厌按而学诵。

性愚陋以褊浅兮,信未达乎从容。

窃美申包胥之气晟兮,恐时世之不固。

何时俗之工巧兮?灭规矩而改凿!

独耿介而不随兮,原慕先圣之遗教。

处浊世而显荣兮,非余心之所乐。

与其无义而有名兮,宁穷处而守高。

食不偷而为饱兮,衣不苟而为温。

窃慕诗人之遗风兮,原讬志乎素餐。

蹇充倔而无端兮,泊莽莽而无垠。

无衣裘以御冬兮,恐溘死不得见乎阳春。

靓杪秋之遥夜兮,心缭悷而有哀。

春秋逴逴而日高兮,然惆怅而自悲。

四时递来而卒岁兮,阴阳不可与俪偕。

白日�宛晚其将入兮,明月销铄而减毁。

岁忽忽而遒尽兮,老冉冉而愈弛。

心摇悦而日幸兮,然怊怅而无冀。

中憀恻之凄怆兮,长太息而增欷。

年洋洋以日往兮,老嵺廓而无处。

事亹亹而觊进兮,蹇淹留而踌躇。

何氾滥之浮云兮?猋痈蔽此明月。

忠昭昭而原见兮,然霠曀而莫达。

原皓日之显行兮,云蒙蒙而蔽之。

窃不自料而原忠兮,或黕点而污之。

尧舜之抗行兮,了冥冥而薄天。

何险巇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之伪名。

彼日月之照明兮,尚黯黮而有瑕。

何况一国之事兮,亦多端而胶加。

被荷裯之晏晏兮,然潢洋而不可带。

既骄美而伐武兮,负左右之耿介。

憎愠惀之修美兮,好夫人之慷慨。

众踥蹀而日进兮,美超远而逾迈。

农夫辍耕而容与兮,恐田野之芜秽。

事绵绵而多私兮,窃悼后之危败。

世雷同而炫曜兮,何毁誉之昧昧!

今修饰而窥镜兮,后尚可以[穴鼠]藏。

原寄言夫流星兮,羌儵忽而难当。

卒痈蔽此浮云,下暗漠而无光。

尧舜皆有所举任兮,故高枕而自适。

谅无怨於天下兮,心焉取此怵惕?

乘骐骥之浏浏兮,驭安用夫强策?

谅城郭之不足恃兮,虽重介之何益?

邅翼翼而无终兮,忳惛々而愁约。

生天地之若过兮,功不成而无嶜。

原沉滞而不见兮,尚欲布名乎天下。

然潢洋而不遇兮,直怐□而自苦。

莽洋洋而无极兮,忽翱翔之焉薄?

国有骥而不知乘兮,焉皇皇而更索?

甯戚讴於车下兮,桓公闻而知之。

无伯乐之相善兮,今谁使乎誉之?

罔流涕以聊虑兮,惟著意而得之。

纷纯纯之原忠兮,妒被离而鄣之。

原赐不肖之躯而别离兮,放游志乎云中。

乘精气之抟抟兮,骛诸神之湛湛。

骖白霓之习习兮,历群灵之丰丰。

左朱雀之茇茇兮,右苍龙之躣々。

属雷师之阗阗兮,通飞廉之衙衙。

前轻辌之锵锵兮,后辎乘之从从。

载云旗之委蛇兮,扈屯骑之容容。

计专专之不可化兮,原遂推而为臧。

赖皇天之厚德兮,还及君之无恙。

【简析】
九辩是一篇优秀的抒情长诗。王逸在《楚辞章句·九辩序》中说:“宋玉,屈原弟子也。闵惜其师忠而放逐,故作《九辩》以述其志。”但宋玉未必是屈原弟子,《九辩》也不纯为闵惜屈原之作,实际上有更多的自闵意味。如教材所说,《九辩》主要“抒发自己落拓不偶的悲愁和不平,在一定程度上也揭露和批判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如教材107页引诗:“众躞蹀(xie die)而日进兮,美超远而逾迈。……世雷同而炫耀兮,何毁誉之昧昧”,写出了小人当道,黑白颠倒的污浊现实。 “处浊世而显荣兮,非余心之所乐;与其无义而有名兮,宁处穷而守高”, 表现了他身处浊世的做人原则。长诗虽然有模拟屈原之处,但艺术上亦有独创性。主要是特别善于写景抒情,如教材108页引用的开头一段: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将肃杀的秋景与悲怆的心境融为一体,很能引起人的凄凉感,引起失意的封建文人的共鸣。全诗语言清新,想象丰富,手法细腻,主观客观和谐统一,所以,很受人推崇,“悲秋”也成为后世文学作品中不断重复的主题。
楚辞文学家 宋玉
著名的楚辞文学家——宋玉,约生于公元前三OO年,卒于公元前二三O年,战国时楚国郢中人,今湖北省钟祥市为他的出生地。宋玉是楚国继屈原之后的第二大诗人,是中国先秦时期的重要作家,文学史上往往“屈宋”并称。宋玉出身低微,天资聪颖,善于巧辩,精通音律,师承屈原,才华出众,具有正义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宋玉又是历史上著名的美男子,古代笔记、小说、戏曲、话本中往往以“美如宋玉,貌若潘安”形容男子之俊美。宋玉仕途坎坷,政治上终不得意,仅在楚襄王时期作过文学侍从、大夫之类的小官,后遭诋毁,被王疏远,悲愤满腔,抑郁而亡。
宋玉的文学创作成就很高,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相当显著的地位。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三年版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中国文学史》为宋玉立了专节,指出:“宋玉是屈原以后著名的楚辞作家。……宋玉是屈原艺术的优秀继承者,他的作品对后世文学曾发生不小影响”。宋玉的作品,《汉书·艺文志》著录十六篇,现在尚存有《九辩》、《招魂》、《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笛赋》、《大言赋》、《小言赋》、《讽赋》、《钓赋》、《舞赋》、《对楚王问》十三篇。《九辩》是他的代表作,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篇悲秋文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比对、夸饰、双声、迭韵等影响后世。宋玉辞赋中的“阳春白雪”、“曲高和寡”、“巫山云雨”等精彩词句已成为历代人们引用的典故。历代诗人、作家对宋玉十分尊崇,将他与屈原同称为“辞赋之祖”。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对宋玉评价极高:“宋玉含才,颇亦负俗,始造对问”,“自对问以后,东方塑效而广之,名为《客难》。托古慰老,疏而有辩。”(《杂文篇》)“相如好书,师范屈宋”(《才篇》),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更称宋玉“风流儒雅亦吾师”。
关于宋玉的生平事迹,历史上的直接记载不多,最可征信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只肯定了宋玉为楚国人:“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汉书·艺文志》也只称宋玉为“楚人,与唐勒并时,在屈原后也。”楚国之大,幅员数千里,宋玉究竟是楚国哪个地方的人?又怎么能断定宋玉就是楚国郢中人?本文所要阐述的线索和依据有四:史典的记载和评述;宋玉的政治活动和文学创作活动;古迹铭刻;宋玉自己在作品中的表露。
记载和评述宋玉生平事迹的史书典籍,除《史记》、《汉书》而外,西汉刘向的《新序》、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西晋陆机的《文赋》、梁刘勰的《文心雕龙》就是重要依据了。《新序》中载:“楚辞章句说:“《九辩》者,楚大夫宋玉之所作也。”《文赋》说:“缀下里于白雪,吾亦济夫所伟。”《文心雕龙》对宋玉的述评有十四条之多,最能说明问题的如《时序》中言:“唯齐、楚两国,颇有文学,齐开庄衢之第,楚广兰台之宫。……屈平联藻于日月,宋玉交彩于风云,观期艳说,则笼罩雅颂。”《杂文》中说:“宋玉含才,颇亦负俗,始造对问,以申其志,放怀寥廓,气实使之。”《知音》中说:“然而俗监之迷者,深废浅售,此庄周所以笑《折扬》,宋玉之所以伤《白雪》也。”《诠赋》中说:“荀况《礼》、《智》,宋玉《风》、《钓》,爱锡名号,与诗画境。”“宋发巧谈,实始淫丽”。所言《见》、《钓》,即为宋玉的《风赋》、《钓赋》,而《风赋》卷首说道:“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以上文中,有四层线索须特别注意:第一,“宋玉为楚人”之“楚”,实际内容就是宋玉从事政治活动和文学创作活动的地方;第二,宋玉事楚襄王,活动地方的中心在兰台之宫;第三,宋玉成才于兰台;第四,宋玉与“兰台”、“阳春”、“白雪”的故乡即是宋玉的故乡。四层线索,层层归一,层层具体,而兰台位于楚别邑郊郢,“阳春白雪”的入歌传唱完成于郊郢,“阳春白雪”青石巨碑今尚存于钟祥博物馆,古《乐府》又有吟兰台泮水和宋玉井泗泉水“冉冉水上云,曾听屈宋鸣;涓涓水中月,曾照莫愁行”的诗句,所以宋玉确为楚国别邑郊郢人,即今湖北省钟祥市郢中人。
人从地成才,地以人传名。兰台自为楚宫,东侧有宋玉宅、宋玉井。因“阳春白雪”,郢中名胜阳春台、白雪楼驰誉千古。从战国到今天,时过二千多年,固然年深久远,但遗址仍然保存到了现在。郢中城内兰台巍巍雄峙,城北阳春台花树掩映,仍为胜景大观;白雪楼遗址下的石壁上仍清晰可见当年汉水沧浪拍过的痕迹;宋玉宅旧址今为市实验小学校园,宋玉井的甘冽清泉今天仍可饮用。古迹的存在,自然就是宋玉为郢中人的有力证据。
在文学史上,考察一个作家的生平,他自己的作品是绝对不能忽视的。今日尚存的宋玉十三篇作品,有些篇尽管有伪托之疑,但世人公认,其内容的确表现的是宋玉的生平故事。况且,《九辩》已在文学史上定评为宋玉的代表作。那么,宋玉在其作品中是怎样描写自己的生世遭遇的呢?《风赋》和《对楚王问》,本来就是兰台、郢中故事。《对楚王问》中,“客有歌于郢中者,……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数十人而已也。”这里的“客”,系宋玉自托,而郢中则指家乡郊郢。其他作品,在《登徒子好色赋》中,宋玉自称故里“南楚”。这就告诉我们,他本是楚之南邑人。而楚别邑郊郢当时又称为“南郊”(见《钟祥沿革》),楚之南即楚别邑南郊之谓。为什么称为“南楚”?盖指楚都迁陈(今河南省淮阳县)而言,郊郢恰在陈郢的南边。在其代表作《九辩》中,宋玉对自己生世的表述,清楚地显露了与郢中的关系。宋玉作《九辩》,游国恩先生在《楚辞概论》中考证,玉“至楚幽王时,年逾六十,因秋感触,追忆往事,作《九辩》以寄意。”楚幽王登位于公元前二三六年,为楚襄王迁都陈郢后四十三年,宋玉此是时六十开外,称自己为“去乡离家兮来远客”。他的政治活动和文学创作活动分前后两期,前期为迁都前,后期为迁都后。既然他把后期活动的地方称“去乡离家”,那么他前期活动的地方就一定是他家乡了。在《九辩》中,有“窃悲夫蕙华之曾敷兮,纷旖旎乎都房”之句,屈宋素将兰蕙并提,蕙华旖旎的都房就指的兰蕙繁盛生长的宫殿华屋,“曾敷”为层层开放。《文心雕龙》“楚广兰台之宫”为佐证,此地形正合乎郢中兰台的情势,“都房”显即兰台之宫。在第七辩中,宋玉还说:“窃美申包胥之气盛兮,恐时世之不固。”“无衣裘以御冬兮,恐溘死不得见乎阳春。”申包胥与伍子胥因“兴楚”、“覆楚”,曾在郢交锋,留下子胥台的古迹。宋玉为郢中人,自然才用郢中典故自况。“不得见乎阳春”,除了见不到春天的意思外,还有见不到家乡的阳春台之意。综观楚辞的本质,“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引)。以上数证,概而言之,宋玉这个“楚人”在作品中表露生世和申述志向时,用的郢中典故,写的郢中情势,述的郢中风俗,自以郢中之为况。勿庸置疑,在宋玉的笔下,楚别邑郊郢——郢中即是他的家乡。
对宋玉的故里,北魏人郦道元《水经注·沔水篇》中也有载述:“宜城县南有宋玉宅,玉邑人,隽才辩给,善属文而识音。”显然,宋玉故里在北魏时地处宜城县之南。玉邑人,宅在邑中,北魏时宜城县南之邑,定为故楚郊郢无疑。战国后秦置郡县,郊郢——郢中隶属南郡,在西汉为郢县,东汉郢省县,无县名专称,至刘宋明帝泰始六年始立长寿县,以《马良传》旁证,中经四百余年郢县的一部分并入了宜城县。《水经注》中说宋玉“邑人,隽才辩给,善属文而识音”,则分明说的宋玉在郢中的生活事迹,尤其所言“识音”,更分明是以歌“阳春白雪”作的标志。至石才儒《郢州风土考古记》说:“宋玉之宅两石竞秀。”宋人王象之《舆地纪胜》于“长寿县人物”内称:“宋玉,郢人。”《古迹》内称:“宋玉石二,唐李 守郡,日得之榛莽间,今移在白雪楼前。”又载:“楚贤井在城东,旧传即宋玉宅,俗名琉璃井,亦名宋玉井。”又载:“兰台在州城龙兴寺西北,旧传即玉侍楚襄王当风处。”中国地域署名,自秦置郡县以后,隶划常异,综合上述记载,完全可以肯定,宋玉的故里和籍贯,旧中国时为楚别邑郊郢——郢中,西汉时为郢县,东汉时为宜城县南,刘宋时为苌寿,南宋时为长寿,在今日为湖北省钟祥。
关于宋玉的故里和籍贯,因宋玉宅墓之故,魏晋南北朝以后有四属之说:江陵、秭归、宜城、钟祥。江陵、秭归二地除庾信、杜甫、陆游的诗赋中有“宋玉宅”文字外,再没有其它的力证,现今也没有持定说,其它大量史料绝大部分对称宋玉为郢人之说均无驳论。只是,就中还有三点疑窦尚须辩证:第一,宋玉为楚鄢人;第二,宜城县南有宋玉宅;第三,宜城、泌阳等地有宋玉墓。据此三条,于是便提出了宋玉为郢人之疑。其实,这种怀疑论据是不足的。
关于“玉为鄢人”说。鄢为鄢郢,为楚国纪郢之后的第三都城,与第二都 郢相距不远。当楚威王至楚襄王间,楚都朝班则经常在纪郢、 郢、鄢郢、郊郢(即郢中)之间流动,而楚襄王时,据《史记·楚世家》载为“郢中立王”,鄢在当时只是外交好会的城邑。《史记·楚世家》:(顷襄)“十六年,与秦昭王好会于鄢。”可是十八年楚人巧谏“王 缴兰台,饮马西河”,即指挥四方于郊郢兰台,显然楚襄王是在郊郢理政。宋玉事楚襄王,可能随从去过鄢邑,也可能在鄢邑住过,“枕头玉鄢人”实乃“宋玉郢人”之误。因为在汉后有一种普遍现象:汉承秦制,袭楚风,汉时地名往往为春秋战国时地名的袭用。于是,汉魏以后便出现了鄢、 、郢的混称。如《天下郡国利病书》:“承天府春秋时鄢郢名都,在晋则石城重镇也,近扼襄邓,远控黄鄂,汉水濒郡之西。”这是把郊郢、鄢郢合一了,因为春秋时的郊郢,就是明朝嘉靖十年后的承天府(即钟祥),而不是鄢郢。这足以说明把承天府址为钟祥城址(即郊郢)误传为鄢郢了。由于历史有误传,故而也便伴随出现了将“玉为郡人”误作“玉为鄢人”的传说。
关于“宜城县南宋玉宅”之说。钟祥恰恰正好伐处宜城县南。《水经注》已经对宜城县南宋玉宅她他宋玉其人作了明确记述,内容全是宋玉在郢中——即今钟祥的事迹。所以,不能从宜城县南有宋玉宅的记载,而怀疑“玉为郢人”。同时,地域沿革经常随朝代的更替而变异隶属,地域内的古迹属处称谓也往往随变而变,今日的某地并不就是古时的某地,要准确地记述必须从古至今进行系统考察之后才能定断。如明代尚书孙交墓在流水沟,明时流水沟属钟祥县,故史称“孙交墓在钟祥城北”,而今日流水沟属宜城县管,今天的记载则应为“孙交墓在今宜城县东境”了。今日钟祥,东汉时或属宜城县管,或在宜城县南,但今钟祥必竟是战国时的郊郢,兰台之宫旧址毕竟在今钟祥。故而,宋玉之生平皆可考之。
关于“墓冢碑铭”说。墓冢碑铭可以作为考察人之生平的力证。然而,光凭墓冢是不能断故里的。如钟祥原有屈原墓,唐代女诗人鱼玄机过郢州诗中有“折碑岭下三闾墓”句,但这不能否定屈原故里为秭归人的事实。况且,墓冢有葬身墓和衣冠冢之分,据史料载,全国有宋玉墓五处,究竟哪一处为宋玉葬身墓?再说碑铭,即如鄢郢(今宜城)之宋玉墓,清嘉庆二十一年的重修墓碑,碑文的关键内容“阳春白雪千人废,暮雨朝云万古疑”等句,却分明说的郢中故事和宋玉侍楚襄王的事迹,今钟祥还有“阳春白雪”巨碑和嘉靖皇帝之父兴献王亲制的“阳春台赋”汉白玉石巨碑。若以此而定,则宋玉确实是故楚郊郢—郢中人,即今钟祥人无疑了。
纪念名人,宣传古迹,是为了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由于名人足迹所涉之处甚多,留下的古迹也就决非一处,所以四处宋玉宅、五处宋玉墓,都是应该肯定的客观历史遗迹。宋玉是我国历史上仅次于屈原的楚辞文学家,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影响很大,这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而决非一县一地所私有。

参考资料:

第3个回答  2014-06-14
宋玉相貌十分地丑,和潘安根本就是两个极点,但是人品不错,经常做好事
第4个回答  2008-04-08
按现在话说 就是偶像明星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